09.16 从悲天悯人的诗人到一代酷吏,李绅的人生观为何会扭曲?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的传诵度可以说是能够与《静夜思》相比。对于这首《悯农》的作者李绅,广大劳动人民可能觉得亲近的,毕竟他小小年纪就能体贴民心疾苦啊。那么,真实的李绅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可能有点让你失望。

从悲天悯人的诗人到一代酷吏,李绅的人生观为何会扭曲?

从悲天悯人的诗人到一代酷吏,李绅的人生观为何会扭曲?

从悲天悯人的诗人到一代酷吏,李绅的人生观为何会扭曲?

从悲天悯人的诗人到一代酷吏,李绅的人生观为何会扭曲?

从悲天悯人的诗人到一代酷吏,李绅的人生观为何会扭曲?

从悲天悯人的诗人到一代酷吏,李绅的人生观为何会扭曲?

官场咱看不明白,我们能明白的是,锦绣诗文不一定能代表本人的思想和信仰,怜惜农民未必不是他本人当时心境使然,指望由一首诗确定他就是个救世主、思想家,未免太望文生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