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從悲天憫人的詩人到一代酷吏,李紳的人生觀為何會扭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的傳誦度可以說是能夠與《靜夜思》相比。對於這首《憫農》的作者李紳,廣大勞動人民可能覺得親近的,畢竟他小小年紀就能體貼民心疾苦啊。那麼,真實的李紳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可能有點讓你失望。

從悲天憫人的詩人到一代酷吏,李紳的人生觀為何會扭曲?

從悲天憫人的詩人到一代酷吏,李紳的人生觀為何會扭曲?

從悲天憫人的詩人到一代酷吏,李紳的人生觀為何會扭曲?

從悲天憫人的詩人到一代酷吏,李紳的人生觀為何會扭曲?

從悲天憫人的詩人到一代酷吏,李紳的人生觀為何會扭曲?

從悲天憫人的詩人到一代酷吏,李紳的人生觀為何會扭曲?

官場咱看不明白,我們能明白的是,錦繡詩文不一定能代表本人的思想和信仰,憐惜農民未必不是他本人當時心境使然,指望由一首詩確定他就是個救世主、思想家,未免太望文生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