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從“出醜”到出彩

從“出醜”到出彩

從“出醜”到出彩

圖為:萬潤公司位於鄖陽區的總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揚燦 攝)

圖為:萬潤公司位於張灣區的新廠房正在建設中。(視界網 徐春曉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姬廷順 庹海波

9月6日,看著手中薄薄的一份統計報表,十堰市張灣區經科局局長餘傳英心中五味雜陳:2018年1月至7月,湖北萬潤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萬潤)產值3.2億元。

萬潤,是在張灣區一步步發展起來的。餘傳英說:“當初他們出走到鄖陽區,可讓我們不大不小地出了一回‘洋相’。”

一家企業,兩個城區,這裡面的故事,要從兩年前說起。

張灣忍痛“交棒”

萬潤是一家集新能源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民營高科技企業,2010年在十堰市中心城區張灣區成立,先後被省科技廳列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重點培育企業”“湖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等,一直是張灣區的重點企業。

2016年9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為貧困地區企業開闢“IPO綠色通道”:對註冊地和主要生產經營地均在貧困地區且開展生產經營滿三年、繳納所得稅滿三年的企業,或註冊地在貧困地區、最近一年在貧困地區繳納所得稅不低於2000萬元且承諾上市後三年內不變更註冊地的企業,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適用“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

一直在謀劃上市、但苦於排隊等候時間太久的萬潤,看到了機會。“張灣區企業不能享受‘綠色通道’,萬潤有了搬家的念頭。”餘傳英回憶,當時區裡一些部門、幹部接受不了,“對全區的稅收、財政影響很大,而且大家擔心,這麼大一個企業走了,會不會影響外界對我們的看法,會不會說我們的服務做得不好?”

一邊是企業的發展,一邊是地方的利益與顏面,如何抉擇?

從大局出發,從企業角度出發,張灣區決定,全力配合萬潤。區領導主動聯繫鄰近的竹山、鄖陽等貧困縣市區,為萬潤尋找合適的“下家”。在區政府內部,協調會開了不下50次,統一思想。“當時我們區提了一個觀點:只要有利於企業發展,無論去哪個貧困縣市區,我們都要支持。”餘傳英回憶,有一次會談,區領導當著萬潤負責人的面,打電話到省上市辦,瞭解相關政策,“這樣的態度,讓萬潤都感到出乎意料”。

鄖陽完美“接棒”

接力棒,落到了鄖陽區手中。

2016年11月7日,鄖陽區與萬潤初次接觸,當月14日,雙方簽約,過了不到10天,萬潤完成在鄖陽區的註冊。隨後,鄖陽經濟開發區用3個月完成廠房改造、建設。2017年5月24日,萬潤年產萬噸磷酸鐵鋰裝置生產線試投產,這也是十堰市首條新能源材料生產線。該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可達12億元,新增就業100多人。“整個過程可以用‘飛速’來形容。”鄖陽區副區長陳茹表示,這是為了配合萬潤申報IPO,他們需要儘早投產、取得在鄖陽區的繳稅記錄。

據介紹,萬潤已進入上市輔導期,相關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張灣區也獲得了“補償”:萬潤近3年上繳的利稅,由張灣、鄖陽兩區按7比3的比例分成。此外,萬潤在張灣工業新區投資建設產業基地,項目預計今年年底建成,開工後可年產磷酸鐵2萬噸、磷酸鐵鋰5000噸,年銷售收入10億多元,新增就業600多人。

一次可能導致兩敗俱傷的企業“出走”事件,獲得了一個多贏的理想結局。餘傳英十分感慨地說:“你為企業著想,企業也會為你考慮。當初擔心‘出醜’,現在看來,這個結果很出彩。”

十堰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近年來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改善投資環境,不是嘴上說說,而是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記者手記

留住企業的心

□ 戴文輝

企業要發展,需要更大的市場、更多的資本。當企業走出去的慾望越來越強烈時,地方政府面臨兩難:留,只怕留得住人留不住心,甚至起了隔閡、兩敗俱傷;不留,面臨財政、稅收、就業等方面的損失。

張灣區的做法理性而充滿了人情味,鄖陽區的配合也迅速、給力,最終收穫一個多方共贏的結果:企業上市有望,鄖陽區引進了一個重點項目,張灣區則獲得了新的投資。在這背後,是各級政府優化投資環境的決心,是為企業做好服務的作為。

營商環境是“水”。有了一池好水,何愁無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