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爸爸妈妈就可以不管了吗,你怎么看?

半溪


那只能说你自己中的果子,甜与苦,等你老了自己慢慢品尝,老人教育并且养育了我们成人,本该安享晚年,老了发挥余热果真是好事,年轻人若是让老人当主力军替代你们,来培养下一代,别等孩子长大了和你们对着干,别等孩子说话伤到你们,孩子虽是天真可爱,他们的记忆力超级厉害,记住最特别的事情。生活中孩子在童年时期天真烂漫,青少年时期有自己的主见,成年时期学会怎么立足社会,中年时期着重培育下一代,老年时期可安享晚年,不过发挥一下余热,带着小孙子何尝不可。人的一生很短暂,错过了一去不复返,珍惜现有的,每一个时期承担每一个重量,违背自然规律,不要怪孩子伤害你我她,老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们光种不呵护,等收割时,旁人硕果累累,你们却是小豆芽。

爷爷奶奶带孩子,必定性格磨合圆润,没有脾气,孩子不怕,到时就像野地里的野草,无从下手。爷爷奶奶带孩子,不像年轻人,精力充沛,不会娇生惯养,该来的脾气会唬住孩子,孩子从小就会察颜观色,这何尝不是好事呢?


一生一世只为一诺


父母亲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孩子,爷爷奶奶的照顾只能是辅助,不占据家庭教育的主导。如果本末倒置,将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亲子关系疏远

小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所以大多数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刚开始还眼巴巴地盼望着,隔三差五地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后来时间长了,也就淡漠了,因为想了也没有什么用。虽然知道爸爸妈妈是为了这个家,但是经常不在一起,难免就疏远了。加之交流太少,基本上也没什么沟通,感情自然不如和爷爷奶奶那么深厚。很多时候,在一起无话可说,甚至连尬聊都觉得别扭。一直到我生了孩子以后,慢慢地才变好了一些。




缺乏安全感

说真的,不是说爷爷奶奶照顾得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照顾得太好,反而会让人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多么希望他们也能偶尔关注一下孩子的内心需求,哪怕抽时间多说说话也好。父母亲长期当甩手掌柜,孩子就越是缺乏安全感。要么叛逆,要么沉默。


陋习的养成,源自于父母疏于管教

很多父母亲总是抱怨老人溺爱孩子,可是隔辈亲本来就难免会多一份宠溺与宽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年人当然会加倍对孩子好。作为父母亲,你的引导和教育方式才是最重要的。别奢望你能改变父母,你能做的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用正确的方法教他做人做事。当你的孩子满身都是陋习的时候,想想为人父母都做了些什么。别怪老年人,要怪就怪你们自己不负责。


老年人帮忙带孩子,完全是出于心疼年轻人,既要上班赚钱,又要兼顾家庭。他们没有责任和义务来帮你教育孩子成材,你自己的孩子请自己上心教育。


小王子爱上狐狸


爷爷奶奶带孩子好处多不可否认,勤俭节约、礼貌待人是他们具有的传统美德,老人带孩子比较有经验有耐心,但孩子培养教育不可只靠爷爷奶奶,父母不能放任不管,亲子教育不能缺失,亲子教育都是不能缺席,一旦缺席,孩子的人生将是一种缺憾。

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为了给家人和孩子创造更美好优越的生活条件,年轻人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基本没有时间看管孩子,把孩子交给双
方老人,这无形之中就跟孩子产生了距离。

俗话说隔辈亲,爷爷奶奶疼孙子孙女,什么都会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老人在孩子面前不会说不,对他们的照顾,生怕不周到,这样就过于溺爱孩子。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自关很重要,孩子好的德行都是从小树立,爸爸妈妈的陪伴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不可缺少的。

并不是说爷爷奶奶就培养不好孩子,他们有他们的传统教育方式,他们把自己的子女也都培养成人了,由于现在社会思想的意识观点跟他们那个时代有很大的不同,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如以前,孩子经常受爷爷奶奶的深教育难免性格习性会跑偏。

基于爷爷奶奶带孩子,父母亲要和爷爷奶奶平时多沟通,掌握孩子的动态,状况,平时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空和孩子说说话,多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如果是留守儿童,父母一定要创造时间,多回家看看孩子和爷爷奶奶,多和孩子互动,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能让孩子成为生活的牺牲品。


瓜花花妈


可以让老人带孩子,但要有个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3fd0002b3c2521e41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