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不生二胎就是不尽社会义务“,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沐钰明


“不生二胎就是不尽社会义务”,这种提法,很让人讨厌。

而且有给人乱扣大帽子的嫌疑,非常不合情理,不合时宜。

生不生二胎,是个人的自由,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尊重每个家庭的权利。

近日不少媒体纷纷撰文,围绕“生二胎既是国事,又是家事”的主题,展开讨论。

其背后的缘由,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副作用,通过人口红利,稳定经济增长的预期。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也有不少专家,围绕生二胎,提出了许多的思路和建议,其中,有好的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也不乏偏激、任性,甚至荒唐的提法,比如,有专家提出将女孩子的结婚年龄降低到16岁、17岁,这种过于超前大胆的想法,也遭到很多网友的吐槽和批评。

天伦之乐,是家庭的大事,也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传统,对于一个大家庭,儿孙满堂,含饴弄孙,是幸福和谐的重要元素。国家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前,中国人是愿意多生孩子的,一个家庭,儿女双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但是,近年来,为什么许多年轻人生孩子的愿望不那么强烈了?

其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思考。即便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也并没有出现之前专家预期的生孩子井喷的现象。实在耐人寻味。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就是生活成本的增加。

房价贵,看病贵,学费贵,成了百姓心头的隐忧。一个普通家庭,买套房子,要花光几代人的积蓄;一场大病,可能就会拖累全家,陷入贫困。电影《我不是药神》,被大家誉为良心之作,其反映的社会现实,触发了国人心中的痛点,剧中那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声泪俱下的陈述,窥见了重病患者在疾病面前的无力,无奈,绝望。试想,你的家庭,如果有一个重病号,你能挺过这场不可知的灾难吗?

如何解决百姓心中的困惑,让大家享受到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红利,让每个家庭增加抗风险的信心和能力,才能一劳永逸,解决好大家愿意生二胎、生三胎、生多胞胎的难题。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汉字之美值得钟爱


现在的年青人,谁不想要二胎,可是生完二胎哪有钱养啊!我们是公薪族家庭,一个月二千元左右的工资,孩子从二岁半开始上幼儿园,又需要交托儿费!在加上幼儿萌读班,一直学到孩子上学为止,上一年级还好点,有的课程以在劝儿园都学过了,可到了二年一直到五年小学毕业,哪科都得补课,不补孩子就跟不上。听说正规学校在课堂上老师有一些概念和主要问题讲的都非常含糊,一个班级大多数孩子学过的东西一问三不知。一个学期补课的费用就高达几千或者更多包括附加课。那么二个学期哪,这还算是小数目,如果孩子上初中到了高中那费用高的更是惊人,听说如果孩子在考大学这个过渡期间补一堂课就二百元或者更高。哪敢想要二胎呀,一个孩子都在免强支承,上大学结婚生子。我们做家长的一生都为他一个人忙绿,还得嗒上老人的养老钱,要不然钱不够花,现在的物价又这么高,连个楼房都买不起,还得靠父母帮忙,人家孩子有的,你也得差不多,不能漫带孩子一家就这么一个。说实话,家庭负担太重,而不是不支持社会,我们也想要两个孩子好有个伴,两个孩子相互还有个照应,如果一个孩子等我们老了,又要把我的负担强加给了我的儿子,万一我们也要老去的那一天,孩子跟前连个亲人都没有,就拿我来说:我是八一年出生的。正是国家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家中里里外外就我一个女孩,我今年以快到四十岁了,最让我感触的是,我妈妈去年九年份一次吃感冒药过敏,满身都苍起来了,紫红紫红的大疙瘩变布全身。我赶紧开车创下几个红灯,当交警拦住我时,把情况说了一遍,他又看看我妈,这时妈妈的脸变成了黑红色真吓人,一路狂奔的车怎么开的当时我都不知到跟飞了一样,到了医院赶紧把妈妈掺到抢救室还好是一楼,大夫马上适时抢救,先量血压,血压以降到4O度左右,大夫说赶紧上三楼到处置去打针,这时的妈妈以是神志不清走不了。我试着几次都没背动,通知的爸爸还没到,我哭的跟泪人似,看着我可怜病危的妈妈,我想要是有一个哥哥姐姐或是弟弟妹妹也能帮我一把,也不自于我孤独无援,连个主心骨都没有。最后还是大夫帮我把妈妈背到处置室,打上抗过敏和提高血压的药物,虽然妈妈苏睲过来,可我的泪水一直在流。恨我自己要是一男孩不就背动妈妈了?也不至于劳驾大夫呀!这要是我的父母到了八九十岁都有病了我可咋办哪?我所讲的真实案例就发生在我身边,象这种无助的事好多,。一个孩子真的好孤单,如果当四个老人都七八十岁万一有个病,那可就成了大麻烦了。你说我现在也一个孩子,那将来他的命运不是和我一样吗!国家放宽了政策让要二胎又养不起。我也只能是忍痛割爱,把一个孩子好好抚养成人就行了。


树根79001657


我和老公是双独,生完儿子没有要第二个,因为我们很多人喜欢孩子可能家庭条件也不错,所以很多人要了老二,背后有人说我很自私,为了玩乐不生,现在以我个人家庭为例,讲一下我为什么不生第二个,生我儿子的时候,婆婆身体不好,虽然催着生但是没有帮忙照看,我为了照顾孩子五年没有上班,我儿子三岁的时候,我爸生病去世了,我妈去年找了一个后老伴,所以娘家是指望不上的,婆婆公公已经快70了,说生病就得住院甚至还需要照顾根本不可能照顾个孩子,我老公工作非常紧张,只要开学,早上六点多去上班晚上近十一点才回家,我已经快40岁了,现在的工作环境不适合养胎,假如我们现在再要一个,肯定要辞职回家看孩子,等到第二个上学最快三年时间,我已经43了,请问哪家公司的招聘信息上面招收40岁以上的员工?这还没算钱上面的事情。


半夏微凉34986391


回签,生孩带义务呢,哪个文件规定,多少号文,生孩带摊派的,夫妻双方自愿,生多了买房谁补助,房价高涨,你把房价降下来,县城房价上万一平米,何况一线二线域市价格更高,可能达到拾万左右一平米,能买得起呢,生一孩都得苦累,舍不得吃舍不喝,俭省节约,积蓄一点钱,共应他吃穿和上学,这笔开支不筒单,教学又不免费,还要交上学费用,从一年级到大学,费用是天文数,这不算,电费,水费,卫生费,治安费,电梯费,手机费,天然气费,以及还有房租费,多项费用月月清,哪项费用不交立即停掉,都是没有商量余地,看看领一孩难过这么大,还要义务多领孩子,就这样领一孩困难重重,谁来拿钱高额补助,谁也不敢表态,只要政府表态,关心的不是一人一户,要考虑全局,我国即将走向老年化,按照当前社会想人口快速发展,必须制定方案和措施,怎样让人口得到快速增长,必须有文件,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实行奖励,一孩少,二孩好,三孩是金宝,只能动员,不能义务。


万则红


这是站着说话,没有背痛。谁不想要更多的孩子,谁不想享受家庭的喜悦感?用的着你在这上钢上线?

老实说,现在放开第二胎是件好事。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政策机会,当然,对于那些收入有限和住房问题没有解决的人来说,他们只能等待合适的机会来谈论生育问题。

因此,政策已经放松。是否有第二个孩子取决于家庭本身。这种事情是别人不能帮助的,也不需要别人把我放在台面上。它甚至需要上升到社会责任的问题上吗?

试问谁来解决我的住房问题?住房呢?

生充育这种事嘛,如果我们顺其自然,我们就能实现自然的繁殖和更迭。今天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现如今的孩子教育支出生活成本像一座座大山似的压在年轻父母头上。不是不想生是实在是无力去养!


mysunrider


这个说法真有点不着调。

站着说话不腰疼。

身为社会一份子,“义务”本来就不少。

义务劳动、义务献血、义务植树、义务加班……

现在生二胎也成了义务。

累的很。

不知道有没有谁不用俺上班就发工资的义务?

也不知道谁有生了就给二胎医疗、教育基金的义务?

俺生二胎,尽了义务,应该享受的权利呢?

俺的肚皮还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吧?

俺是个善良的公民,很想为社会多做贡献。

义务加班就不提了,义务生孩子这任务真有很大难度。

一个孩子到18岁成人的抚养成本是多少?

付出的心血就算是义务,可再多的心血能换来一罐奶粉,一包纸尿裤?

这些都需要银子。

遗憾的是,俺天生就命里却钱。

一跟领导提加薪、加班费、年终奖、节假日的福利这些领导应该尽到的义务,他就跟俺谈理想。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其实是想说,谁给俺尽了义务?



侯爵不喝二锅头


这个论调说的有点太过火了吧?首先是否生育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强制一个人必须要生孩子。况且在现如今这个社会,生一个孩子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我相信每一个有孩子的家长都非常清楚。如果生完了的孩子都没办法进行养育,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对社会来说更是不会带来有利的价值,反而有可能会增加负担。

我们现在都在讲究优生优育,目的就是不要生出来的孩子都是残疾,但是光是身体不是残疾,难道这个人就有用吗?我觉得能够把孩子教育好,让孩子的思想不残疾,才是真正的不残疾!

前些日子今日头条上的霸座男女事件,相信很多人还在记忆犹新,像这样的人渣,虽然身体不残疾,但是大脑绝对是残疾的,思想绝对是畸形的。

所以我认为,我们既然把孩子生出来就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否则干脆就不要生!现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不生二胎并不是因为生不出来,关键是在于养不起,现在养一个孩子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温饱就可以了,关键是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果现在的家长都没办法管好自己,哪有精力去在教育孩子呢?所以要想动员更多的家庭去生二胎,关键还要在于社会的正确引导,以及能够给生二胎的家庭一些切实可用帮助。而不是用这些所谓的不尽义务,责备的语言,去强制大家。


任律师工作室


生不生二胎完全是个人自由,国家没有任何理由责备,或者是惩罚。国家给老百姓添加的负担小的话,不用催促二胎就得爆棚。现在医疗出奇的无价水深,一家人无论是谁得个大病那可是穷家荡产,教育方面,国家制幼儿园少,私立幼儿园好的每年学费就得四万还不算其他费用,全算出来,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一年需要八至十万,精力方面,父母本来工作压力就大,还得抽出休息和睡眠时间指导孩子,加深知识,从幼儿园到高中财力精力那是家长和孩子高透支阶段,最后全家之努力孩子终于考上了满意的大学,成功了第一阶段,孩子大学毕业,又是家长孩子头痛的阶段,能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都是个未知数。即便倾其所有的努力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能不能适用充满压力竞争的工作环境还是个未知数,就是工作的比较顺利,工资是不是和劳动成正比,是不是够结婚买房需求成对等,一套二三百万的普通小房,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工资才能买上,结婚生子。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是压力山大。所以国家不解决这些问题,生二胎望而却步的人会太多。所以也不应该以道德爱国强加任何人,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丁克,或者是要三胎或者是四胎的,完全是人权自由。


guowang6720


这话没错啊,如果社会发展需要充足的人口,那么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有义务保障人口数量。所以说不尽社会义务的说法是对的。

但是,凡事不能只从社会角度来看。

从当前社会普遍收入水平,每个人需要用在工作上的时间,以及抚养和教育孩子所需要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的不足。盲目而不做准备的生孩子,只会在条件上阻碍孩子的发展。那么这种行为就是没有尽到家庭责任、代际责任和社会责任。

大家来对比一下,尽义务重要,还是履行应尽责任必要?

责任必然是在义务之前,在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共同摆在眼前时,当然要先尽责任了。

要知道,生一个孩子,前前后后加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养一个孩子责任重大啊。

所以,在社会义务和个人责任面前,大部分人都会做出“都不负”的选择。

因为,起码不做不错是一条在无法获得准确答案的情况下,最正确的选择。

这也没办法,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是如此,没有人会在不可计算的“牺牲”面前,选择违反自身利益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请原谅笔者用“牺牲”来说生孩子,但这也是一种事实。

一旦生了孩子,夫妻生活淡化了,生活压力变大了,操心的事儿变多了。

更重要的是负责,要为了孩子的心理负责,要为了孩子的健康负责,要为了孩子的成长负责,要为了孩子的教育负责。

想一想,在这么大责任面前,仅仅是为了给社会贡献一个人口,结果要把自己半辈子都搭进去,这账怎么算?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情感矛盾

那就是:你一句叫我尽义务,当然没问题,乐于效劳,可是尽了义务之后呢?

事实上,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儿,但是你要求我生孩子,那我就白生吗?

生个女孩还好,起码不用准备房子。

要是生了男孩,看看房价,这以后要给儿子娶媳妇,得多高的成本?

笔者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让我生孩子可以,但是你得保证我孩子的生存条件吧?

总让我养得起,也不愿意为了消耗更多资源去多生一个孩子。如果是头一胎还好说,要是二胎的话,总要自己想一想,为了第二个孩子自己生活质量下降了,老大的宠爱也少了,最后只有一个尽了义务的好名声,有何用?

说实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很多人都愿意生一堆孩子玩,想想每天回家一帮孩子在身边转悠,这又是何等的惬意。

可是,因为环境,让很多人在情感上出现了比较,一比较,就会觉得失落和无奈。那在情感之下,自然有很多人不情愿去生。


所以,总的来说,压力是一个方面,情感是另一个方面,这如同两座大山,而且就摆在眼前。

对此,笔者也可以从自身看到的层面给一些专家提提建议,促进生育其实不难,解决几个问题就行:

第一,把整体环境弄好了,保证社会的公平,特别是在教育支持上;

第二,基础条件要满足,不要今天疫苗出事儿,明天学区房暴涨,想想都害怕。

第三,纠正社会风气,不要比来比去,现在拿着一个孩子比已经够累,俩?算了……

第四,降低抚养的成本,有些事儿就应该属于公益事业,别让公益变商业,抚养成本就不会那么高。

综合四点,如果能做到,莫说是生二孩,三个、四个都行,只要笔者养得起,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儿,遇到困难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多少孩子都有商量。

否则的话,生多少还是各位量力而为吧。


小言詹詹


对于这个说法我想讲几个故事:

1、一次去汕头出差坐出租车时司机和我聊天时说:认识一个河南人在汕头骑三轮车送货,一个月赚个三五千,但是养了五个孩子,老婆就在家带孩子。每个孩子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这个爸爸说:养这么多总是有一个成才吧,有一个成才我就有人养老了。现在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吃点白粥也得一餐。

这个爸爸的潜台词就是,这么多个,成才的机率比别人一个的大一点吧。

问题的孩子从小吃不好穿不好,上学也是选最差的学校上,家长也不懂得教育孩子。大家想一想这五个孩子中成才的机率真的比别人养一个但是好好养的更大吗?

而且一个成才的孩子背后要照顾四个不成才的兄弟姐妹,和年老的没有收入的父母。这样的压力有几个人可以承受得了。

2、一个前同事,在自己38岁那一年国家放开二胎了,自己就想有就要吧,家里也勉强能养得了。但是当二胎真的来了,老大不干 了,天天发脾气,到二胎七个月的时候老大郭家出走了,最终不得不进行引产。生二胎还要考虑老大是不是同意,还是家里有没有人帮带,如果只是有一人上班家里的开支能不能平衡,等等情况,不是想生就生的。

3、一个亲戚,生二胎后没多久发现孩子得了一种渐进性的疾病,现在还没办法治愈,但是如果二胎是这样最终还是家庭要承受这样痛苦。国家也没办法帮养。

所以生二胎不是想生就生,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个字,当有一个孩子。为了让这个孩子容易,所有的不容易加到了成人身上,而再生一个,各种不容易会更多。想让孩子吃好的,奶粉一个月上千元,想让孩子用好的,尿不湿又几百,想让孩子穿好的,一套衣服几百元,而生孩子老板不但不会给你加工资,可能休完产假回来还发现自己被降职了。

所以有些时候不生二胎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负责。

菁妈,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栖生物,家有菁妞,各平台原创作者,希望给焦虑的妈妈们一点支持和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