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第一個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由此成立。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68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上月,科技部召開中國高新區30週年媒體見面會。會上,武漢東湖高新區等6家高新區排頭兵代表全國168家國家高新區,講述改革開放以來創新驅動發展故事,光谷創新發展經驗向全國推介。

近日,科技部官方新媒體“銳科技”開設“高新區發展30年”專欄,分期刊載各地高新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該欄目首期即聚焦武漢東湖高新區。

30年大膽先行先試 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武漢東湖高新區,又稱中國光谷,是我國第一批國家高新區、第二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三批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和國家存儲器產業基地。

30年來,東湖高新區大膽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具有光谷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創造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知名品牌。

30年來,東湖高新區大力培育孵化創新企業。依託武漢地區密集的科教資源,圍繞國家火炬計劃,大力推動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研院所改制,促進產學研融合。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這裡建立了全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探索出科技成果“四級跳”模式,目前建成孵化器72家(國家級13家)、眾創空間55家(國家級24家),建成工研院8家,孵化面積50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超過4000家,是全國最早一批創辦大學科技園的地區,也是科技企業孵化器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近幾年,高新區每年吸引20多萬大學生和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每天誕生科技企業60多家,現在企業數量達到6.4萬家,其中集聚了1848家高科技企業,培育了5家獨角獸企業。

30年來,東湖高新區堅定不移發展高新產業。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堅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大力發展光電子等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建立了光電子信息產業園、光谷生物城等8大專業園區,圍繞產業鏈,不斷完善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形成“五鏈協同”的產業培育體系。

目前,培育形成了以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5大千億級產業為主導,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數字經濟2大新興領域蓬勃發展的“5+2”產業體系。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其中,光通信產業優勢進一步加強,是我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生產基地和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激光產業市場佔有率國內領先,是全國三大激光研發和產業基地之一。

國家投資額度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化項目,總投資300億美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正在加快建設,32層三維閃存芯片實現量產,64層三維閃存研製成功;總投資過1000億元的全球最大中小尺寸顯示生產和研發基地基本建成,形成了面板、模組、終端產品等較為完善的光電顯示產業鏈;去年,光電子信息產業科工貿總收入超過5500億元,擁有長飛、烽火等百億企業7家,規模以上企業138家,“芯-屏-端-網”萬億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雛形初顯。

目前,中國光谷已成為我國參與全球光電子競爭的知名品牌;生物產業綜合實力位列全國108個生物產業園區前三位;高端裝備製造業獲批“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核心區域;高技術服務業獲批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

打造優質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30年來,東湖高新區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大力實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國家自貿區建設“雙自聯動”、創新和開放“雙輪驅動”戰略,推進政務服務、科技創新、科技金融、對外開放等領域改革,加快雙創平臺和載體建設,培育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頒佈實施了《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條例》,固化30年改革創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規形式保護改革者,激勵創新者。大力推進“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放管服改革,營造良好政務服務環境。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的“黃金十條”“創業十條”“互聯網+十條”等系列政策,形成了支撐創新創業的6大政策體系。打造了光谷青桐匯、東湖創客匯、楚才回家等品牌雙創活動。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加快建設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存儲器產業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去年投入科研經費超過150億元,其中企業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提升了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

目前,光谷雙創氛圍濃厚,每年舉行雙創活動2000多場,形成了方便創新創業者“找人、找錢、找技術、找場地、找市場、找圈子”的創新生態體系,培育了瞪羚企業320多家、上市企業40家,聚集了5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第二總部,逐步成為我國互聯網+產業第四極,新動能加快形成。

新時代 新使命 新徵程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興 聚光成谷——30年大膽先行先試,走出特色創新發展之路

東湖高新區——中國光谷,因光而興、聚光成谷。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東湖高新區創辦30週年,中國光谷建設18週年。

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面向下一個30年,東湖高新區研究出臺了“中國光谷2035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綱要”,提出了下一個30年的總體部署,全面開啟“聚全球資源、建世界光谷”的新徵程。

綱要謀劃按照“三步走”

建設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創業中心:

第一步,到2020年,光電子信息產業全球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的“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中國光谷”影響力大幅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進入全球高科技園區前列,初步建成“世界光谷”。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而當前,圍繞國家和省市的具體部署,圍繞《中國光谷2035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綱要》的實施,東湖高新區的工作重點是打造“六高體系”,即高能級產業體系、高精尖創新體系、高素質人才資源體系、高效率制度體系、高水平開放體系和高品質生態體系,加快新動能培育,推動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