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由此成立。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6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月,科技部召开中国高新区30周年媒体见面会。会上,武汉东湖高新区等6家高新区排头兵代表全国168家国家高新区,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故事,光谷创新发展经验向全国推介。

近日,科技部官方新媒体“锐科技”开设“高新区发展30年”专栏,分期刊载各地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该栏目首期即聚焦武汉东湖高新区。

30年大胆先行先试 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高新区、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三批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

30年来,东湖高新区大胆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具有光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创造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30年来,东湖高新区大力培育孵化创新企业。依托武汉地区密集的科教资源,围绕国家火炬计划,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研院所改制,促进产学研融合。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这里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探索出科技成果“四级跳”模式,目前建成孵化器72家(国家级13家)、众创空间55家(国家级24家),建成工研院8家,孵化面积5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4000家,是全国最早一批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地区,也是科技企业孵化器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近几年,高新区每年吸引20多万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每天诞生科技企业60多家,现在企业数量达到6.4万家,其中集聚了1848家高科技企业,培育了5家独角兽企业。

30年来,东湖高新区坚定不移发展高新产业。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光电子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了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生物城等8大专业园区,围绕产业链,不断完善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形成“五链协同”的产业培育体系。

目前,培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5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数字经济2大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5+2”产业体系。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其中,光通信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激光产业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是全国三大激光研发和产业基地之一。

国家投资额度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00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建设,32层三维闪存芯片实现量产,64层三维闪存研制成功;总投资过1000亿元的全球最大中小尺寸显示生产和研发基地基本建成,形成了面板、模组、终端产品等较为完善的光电显示产业链;去年,光电子信息产业科工贸总收入超过5500亿元,拥有长飞、烽火等百亿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138家,“芯-屏-端-网”万亿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雏形初显。

目前,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光电子竞争的知名品牌;生物产业综合实力位列全国108个生物产业园区前三位;高端装备制造业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核心区域;高技术服务业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

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30年来,东湖高新区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大力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自贸区建设“双自联动”、创新和开放“双轮驱动”战略,推进政务服务、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对外开放等领域改革,加快双创平台和载体建设,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颁布实施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固化30年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以法规形式保护改革者,激励创新者。大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政务服务环境。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黄金十条”“创业十条”“互联网+十条”等系列政策,形成了支撑创新创业的6大政策体系。打造了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楚才回家等品牌双创活动。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存储器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去年投入科研经费超过150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提升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光谷双创氛围浓厚,每年举行双创活动2000多场,形成了方便创新创业者“找人、找钱、找技术、找场地、找市场、找圈子”的创新生态体系,培育了瞪羚企业320多家、上市企业40家,聚集了5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第二总部,逐步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第四极,新动能加快形成。

新时代 新使命 新征程

致敬三十年丨因光而兴 聚光成谷——30年大胆先行先试,走出特色创新发展之路

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因光而兴、聚光成谷。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东湖高新区创办30周年,中国光谷建设18周年。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面向下一个30年,东湖高新区研究出台了“中国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提出了下一个30年的总体部署,全面开启“聚全球资源、建世界光谷”的新征程。

纲要谋划按照“三步走”

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

第一步,到2020年,光电子信息产业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的“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中国光谷”影响力大幅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初步建成“世界光谷”。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而当前,围绕国家和省市的具体部署,围绕《中国光谷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的实施,东湖高新区的工作重点是打造“六高体系”,即高能级产业体系、高精尖创新体系、高素质人才资源体系、高效率制度体系、高水平开放体系和高品质生态体系,加快新动能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