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天津1917年,街道水深数尺马路均可行船


清顺治九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清末时期,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天津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条,在中游附近汇合于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

1917年7月,海河流域发生20世纪的第一场特大洪水。因受台风影响,7月20—28日海河流域连降大雨,其中23一28日出现大范围暴雨,太行山、燕山迎风侧均被暴雨笼罩,一般多达三日,少则集中一日,暴雨倾盆。

由于这场大暴雨的中心在直隶省境内,直隶各河因降水过多并伴有山洪暴发,相继漫决或堤破河决。所有以刃年来所筑堤坝全被冲毁。受灾范围遍及直隶全境,北自张家口,西至西陵房山以西,东至山海关,南抵黄河。

直隶省会天津市,因地处海河入海口,“为众水所归,几有陆沉之慨”,灾情十分严重。当时天津市街道水深数尺,马路均可行船。

天津是华北著名的城市和商业中心,与全国其他商业区有着广泛贸易,由于大水灾的破坏,天津与外界水陆交通全部中断,正常的商业贸易已无法进行,天津市内商业也大受影响。

9月30日,冯国璋发布大总统令:着财政部先发努银20万元,交善后处督办熊希龄,会同直隶省长遴派廉正官绅,分赴灾区,赶办急赈。10月15日,财政部为办理天津水灾善后事宜,向四国银行团及花旗、麦加利、华比等银行借银70万两。

除北京政府及国内民间义贩团体组织的救灾外,由于在天津的各国租界受到水灾的实际影响,与其自身利益休戚相关,各国也程度不同的参与了对天津水灾的救援。

除官方进行的救灾外,还有民间义娠团体自发组织的义赈活动。各种义赈团体纷纷设立;并不辞辛劳,长途跋涉,深入灾区直接向灾民发放救灾物资,成为救济此次水灾的重要机构和社会力量。【天津旧影,1917年。摄影:甘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