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0721補:《世說新語》排調二五、假詭二七、儉嗇二九、汰侈三十

0721補:《世說新語》排調二五、假詭二七、儉嗇二九、汰侈三十

5周36天讀完全本《世說新語》


嘲笑戲弄

1.嵇、阮、山、劉在竹林酣飲,王戎後往,步兵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王笑曰:“卿輩意亦復可敗邪?”

王戎的大度應答,與阮籍嵇康們的名士風度相比,也絲毫不落下成。

2.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

3.王渾與婦鍾氏共坐,見武子從庭過,渾欣然謂婦曰:“生兒如此,足慰人意。”婦笑曰:“若使新婦得配參軍,生兒故可不啻如此。”

機智~

4.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勳焉,而猥頒厚賚。”中宗笑曰:“此事豈可使卿有勳邪!”

皇帝也風趣~

5.王、劉每不重蔡公。二人嘗詣蔡,語良久,乃問蔡曰:“公自言何如夷甫?”答曰:“身不如夷甫。”王、劉相目而笑曰:“公何處不如?”答曰:“夷甫無君輩客。”

6.張蒼梧是張憑之祖,嘗語憑父曰:“我不如汝。”憑父未解所以,蒼梧曰:“汝有佳兒。”憑時年數歲,斂手曰:“阿翁,詛宜以子戲父!”

這個話,只能由張憑身處的位置來說;也因為張憑所說,更顯得佳兒不一般了。

7.王文度、範榮期俱為簡文所要。範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範後。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糠秕在前。”範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


詭詐、欺騙

1.魏武常言:“人慾危己,己輒心動。”因語所親小人曰:“汝懷刃密來我側,我必說心動。執汝使行刑,汝但勿言其使,無他,當厚相報。”執者信焉,不以為懼,遂斬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為實,謀逆者挫氣矣。

多半這個侍衛是被人收買,居心叵測,所以被藉機除去了。

2.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恆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剔吐汙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孰眠,於是得全。於時稱其有智。

機智,又有急智。

3.諸葛令女,庾氏婦,既寡,誓雲不復重出。此女性甚正強,無有登車理。恢既許江思玄婚,乃移家近之。初誑女雲:“宜徙於是。”家人一時去,獨留女在後。比其覺,已不復得出。江郎莫來,女哭詈彌甚,積日漸歇。江虨瞑入宿,恆在對床上。後觀其意轉帖,虨乃詐厭,良久不悟,聲氣轉急。女乃呼婢雲:“喚江郎覺!”江於是躍來就之,曰:“我自是天下男子,厭何預卿事而見喚邪?既爾相關,不得不與人語。”女默然而慚,情義遂篤。

這個算是段很特別的愛情故事了。佩服江思玄對女人心思的瞭解、手段和度量。

4.謝遏年少時,好著紫羅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傷其意。乃譎與賭,得即燒之。

越是大家族,對子弟的個性和想法越是尊重。


節儉、吝嗇

1.和嶠性至儉,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與不過數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將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詣園,飽共啖畢,伐之,送一車枝與和公。問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雖然節儉,但並沒有追究,這也是另一種層面的大度。


驕奢無度

1.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交斬美人。王丞相與大將軍嘗共詣崇,丞相素不能飲,輒自勉強,至於沉醉。每至大將軍,固不飲,以觀其變。已斬三人,顏色如故,尚不肯飲。丞相讓之,大將軍曰:“自殺伊家人,何預卿事!”

這不是驕奢,是心智堅定而冷漠,非常人所能及。難怪王大將軍後來會造反。

0721補:《世說新語》排調二五、假詭二七、儉嗇二九、汰侈三十

補打卡+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