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帶頭大哥”房地產初顯低迷,繁榮過後風口突轉?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與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Mysteel我的鋼鐵網)聯合主辦的2018年中國(第七屆)建築用鋼產業鏈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8月23日至8月24日在長沙萬達文華酒店隆重舉行。

8月24日主題大會上,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總監劉淵作了《步入下行期,迴歸基本面》的主題演講。

“帶頭大哥”房地產初顯低迷,繁榮過後風口突轉?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總監 劉淵

劉淵首先向與會者講述了樓市進入下行週期的標誌。

一是成交量下降。2017年,一線城市一二手住宅成交量歷史低位,今年預計小幅回升,仍處低位;二線城市新房成交量2017年同比下跌26%,今年前5個月跌幅減小,全年預計同比持平;三四線依靠貨幣化棚改刺激,去年強勁增長18%,今年隨著棚改力度減弱,銷量增長放緩,全年可能負增長。

二是房價停漲。98年房改至今20年,房價總體保持上漲趨勢;僅2008、2011、2014年出現短暫下跌;目前一二線新房價格停漲1年多,二手價格漲幅收窄,少數城市同比下跌。

三是土地市場遇冷。土地市場遇冷是樓市進入下行週期的重要標誌,歷史經驗顯示,土地流標率(不成交率)上升、溢價率的下降則說明市場進入下行期。

對於政策壓力可以持續多久?劉淵認為,本輪樓市下行始於政策轉向,上輪市場低谷也是由於政策收緊。本輪調控的背景,與上輪很相似。本輪反彈力度強於以往,政策壓制的時間也可能更長。

最後他指出,限價、限售等強制措施可能常態化。

當前樓市和上一輪最大的不同是購房者心理預期。受限價、限籤影響,目前市場上中原監測的新開盤認購率成為描述市場的最佳指標。

數據顯示,4月以來,22城推盤認購率穩定在80%以上,高於2017年均值72%。整體而言,22城開盤情況穩定。

城市間開盤認購率分化方面,深圳、廈門、蘇州等城市開盤認購率下滑明顯;重慶、成都、長沙等城市開盤認購率表現良好;武漢開盤認購率持續高位。

在談及未來政策方向時,劉淵認為是降槓桿的前提下穩市場。在他看來,穩市場就是價格不漲,成交量不大跌。他表示,投資意願增強,槓桿率上升,推動本輪樓市反彈;若信貸收緊(按揭和消費貸),需求則受限。

劉淵指出,棚改政策決定全國三四線城市整體表現。力度空前的貨幣化棚改是支撐2017年全國新房銷售增長的主要動力。即1.8萬億投資,600萬套,約2億平方米商品房銷售,佔全國新房銷售的15%。

劉淵預計,2018年政策環境繼續利好三四線城市。有三四線為依託,中央政府有信心維持一二線嚴格調控不放鬆。

接下來,劉淵向與會者分享了2018各地棚改計劃和進展。全國棚改計劃總量從2017年的600萬套降至今年的580萬套。其中,計劃增加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河北、江西、山東、河南和新疆;計劃減少的有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福建、海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陝西、青海和寧夏。

談及近期市場表現,劉淵指出,東北、成渝地區三四線城市住宅銷售好於一二線;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三四線城市銷量同比負增長,主要因調控收緊、棚改放緩。

此外,就2018年前5月主要城市新房銷量同比來看,南方城市總體表現由於北方,環京區域成交跌幅明顯,其他區域三四線總體優於一二線,珠三角三四線住宅開發投資最熱。

住房新開工面積方面,京津冀新開工負增長;5月起東北新開工止跌回升,但三四線城市表現弱於一二線;華東、華南、成渝為新開工增長主要區域,其中三四線城市增幅同一二線,福建省新開工增幅最高。

二手市場先行指標顯示,後市“價微跌、量回升”。春節後,各城中原報價指數衝高回落。信貸收緊和房產稅影響業主心態。近期報價指數走勢穩中有降,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有下行壓力。經理指數小幅回升,結合報價指數,反映未來市場走勢將呈現價格小幅回落、成交逐步復甦。

劉淵進一步指出,下行週期的三個階段為初期(表現為成交量下降、價格停漲,以及土地市場轉冷),中期(行業內併購增多,開發商利潤率下降)和末期(房企主動降價,破產)。

我們處在下行週期的初期,房企應保持穩定的現金流,根據各城市短期前景,制定合適的經營策略。

在應對方面,劉淵表示,過去我們判斷市場(2016-2017年)的邏輯為短期看“庫存”,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當前市場下,我們的判斷市場(2018-2019年)的邏輯是,短期看“庫存+政策”,中期看“土地+需求偏離”,長期看“經濟vs房地產”。

劉淵強調,在上一輪上升週期中,我們的判斷邏輯得到了市場驗證。

劉淵進一步指出,短期樓市影響因素為新房庫存與調控政策,新房存量與調控政策互相作用,最終影響量價走勢;土地存量決定中期市場走勢,但需注意市場風險;長期則是基本面研究,經濟與房地產對比看市場支撐。

回顧近三年小週期,劉淵表示,內地樓市前所未有的繁榮期,全國樓市銷售金額、面積大幅增長,顯著高於歷史水平。2016-2017年全國樓市銷售面積、金額較此前年份大幅躍升30%以上。

在他看來,2014~2017是前所未有的繁榮週期,重點城市房價漲幅創歷史新高;部分房企股價飆升,漲幅遠超同期房價。

最後,劉淵預計2018全國住宅銷量為139,440萬m2,環比下降3.7%;一線城市為2,215萬m2,環比下降4%;36個重點城市為24,225萬m2,環比下降3%;其他地區為113,000萬m2,環比下降3.9%。

預計2018全國新開工面積小幅回落3%。

預計2018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幅穩定在5%左右。

免責聲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並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並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Mysteel無關。

熱文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