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高端訪談|超高標準成就國之重器——向家壩升船機

高端訪談|超高標準成就國之重器——向家壩升船機

高端访谈|超高标准成就国之重器——向家坝升船机

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向家壩水電站

設計副總工程師黃文利:

超高標準成就國之重器

高端访谈|超高标准成就国之重器——向家坝升船机

黃文利

升船機技術起源於歐洲,大多修建在運河上。而我國的升船機大多修建在高水頭水電站上,不僅提升高度很大,而且水電站由於擔負著發電、防洪等任務,大壩上、下游水位存在大幅波動的情況,這在國外垂直升船機建設史中很少見,我國升船機的運行條件複雜、建設難度更高。

高端访谈|超高标准成就国之重器——向家坝升船机

本文攝影:高峰

2016年,三峽升船機建成並順利投運,成為世界已建成的最大升船機,再一次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三峽大壩囑託建設者們:“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黃文利所理解的“國之重器”,就是如此大規模的設施設備,我們國家完全有能力設計和建設,也有自己的一套高水準的製造安裝技術。如今,向家壩升船機主體工程已按照審定的設計方案全部建成,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作為向家壩升船機的參與者、見證者,他的內心非常自豪。

高端访谈|超高标准成就国之重器——向家坝升船机

黃文利說

“評判升船機的規模,過船規模和提升高度是兩個重要的指標。向家壩升船機,是建設在高水頭水電站上的大型通航建築物,過船規模為2×500噸船隊,兼顧1000噸級單船,在國內僅次於三峽,最大提升高度114.2米,居世界前列,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

黃文利說

“向家壩升船機主體結構和設備規模之巨大,設備與土建結構間、各類設備間的關係之密切,要求我們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相關規程規範。當相關標準出現差異時,均按技術要求最嚴格的標準執行”。

嚴格到什麼程度呢?

黃文利說

“升船機船廂室段塔柱為超高混凝土薄壁結構,因船廂與薄壁結構協調性要求高,混凝土施工進度控制非常嚴格,升船機塔柱混凝土豎向累積偏差不大於30毫米,主軸線位置偏差不大於5毫米,截面尺寸偏差控制在8毫米到負5毫米之內。此外,船廂上佈置有大量的機械、液壓、電氣等設備,要求有極高的製造和安裝精度。船廂在工廠分塊製造,現場拼裝成整體後的長度誤差不超過10毫米,寬度誤差不超過5毫米;驅動系統的齒條和保安系統的螺母柱,安裝高度都超過了120米,安裝成整體後,齒條的主要精度指標誤差不超過2毫米;螺母柱不超過5毫米”。

黃文利這樣評價向家壩升船機,是世界升船機建設史上的又一項標誌性工程,是在三峽升船機基礎上對國內相關重大技術裝備研發、生產的再一次促進和昇華,為中國的升船機建設,尤其是西南地區高壩升船機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高端访谈|超高标准成就国之重器——向家坝升船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