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合規的網貸平臺體驗極差?用戶該如何選擇

合規的網貸平臺體驗極差?用戶該如何選擇

108條合規清單出臺,比之前傳言的187條在數量上少了很多,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監管層希望互聯網金融行業得到健康、自然的發展。但是按照小馬哥以往的經驗,平臺的合規性建設往往會伴隨平臺用戶體驗的下降。比如當年銀行存管剛上線的時候,接了存管系統的平臺支付、提現總是出現問題,甚至引起用戶的恐慌,這都是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合規和體驗之間的權衡,往往就成了廣大P2P平臺的痛點,擁抱了合規可能會犧牲用戶,而一味追求用戶需求又必然會影響平臺本身的合規備案進程。那麼今天的文章,小馬哥就來給大家說說,如何來判斷平臺的合規性。

【平臺的哪些行為疑似不合規?】

小馬哥先總結一下,市場上的什麼樣的行為,有違規嫌疑:

1,計劃類產品。按照108條規定,不得在沒有債權項目的前提下先融資,同時不得已”理財“名義進行產品宣傳,那麼市場上,很多平臺的計劃類產品顯然有違規嫌疑。

2,暗兜底。經過之前洗禮,市場上大部分平臺已經不再承諾保本保息了,但是依然會通過第三方託底、履約保障險等包裝方式,來向用戶暗示兜底。

3,拆標和期限錯配。為了考慮很多用戶的投資需求,平臺經常會將長期標拆分成短期標,或者長期標隨時可以債權轉讓,這些也跟規定相悖。

【合規和用戶體驗哪個更重要?】

平臺做以上這些”違規“操作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出借人參與,是提升用戶體驗的操作。本身無可厚非,但是這也確實提升了監管的難度,畢竟很多詐騙平臺也是通過以上這些方式來欺騙出借人的。但是,小馬哥認為,互聯網產品,用戶是第一位的,所以平臺需要在合規和體驗兩個方面做出權衡,其實很多聰明的平臺,已經做到了這些。比如計劃類產品,借款人發佈借款需求後,出借人購買計劃類產品,實際是資金暫放在存管銀行賬戶上,等到資金量符合借款人的需求後再匹配到債權,將資金劃到借款人存管賬戶上。這是符合監管要求的。

【以上海的錢牛牛為例,平臺如何權衡合規和體驗】

上海有一家叫”錢牛牛“的平臺,因為監管層的要求,在18年1月下線了“提前債權轉讓”功能。在6月份之前,債轉需求還不旺盛,影響倒不大,但是6月份互金行業史上第一波雷潮到來,用戶的債權轉讓需求大幅增加,甚至有用戶在第三方平臺發帖黑平臺,聲稱債權轉讓不出去等等。這個時候,平臺通過緊急開發“加急債權轉讓”系統的方式,來緩解這方面的壓力。最近,債權轉讓功能已經上線,並且獲得了用戶的認可。兩種債券轉讓,跟監管要求相左的下線,符合監管要求的上線,這就是平衡合規與體驗的一種方式。

作者介紹:小馬哥,互聯網金融專欄作者,曾任多家互金平臺運營顧問,網貸之家《對話網貸人》欄目首期嘉賓,投資過數百家網貸平臺,發表過數十篇行業文章,文鋒犀利,見解獨到。公眾號:小馬讀財(xiaomadu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