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徐小平老師的革命召喚

自從3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的火點燃了無數人對區塊鏈的慾望。那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呼籲大家投身到區塊鏈這場浪潮的微信截圖更是將這把火燒到了頂點。

所有人都瘋狂了!

徐小平是誰?叱吒創投圈20年的常青樹。發一個朋友圈都能令無數媒體轉發,互聯網圈震上一震的投資教父。其號召力不言而喻。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上面這幅圖相信大家都早已看過,那是今年年初徐小平對投資過的公司CEO發出的投入區塊鏈革命的信號槍。

做為徐小平這樣行業領袖振臂一呼的革命宣言,除了大量的創業者會隨著湧入區塊鏈行業,更多的是一批批蜂擁而至的散戶投資者。徐小平在他們心中就是一尊神詆,連神詆都在號召,說明這個行業大有可為。

話說這樣領袖級大佬的進入,是要給整個行業帶來更美好和更實際的變化,再不濟至少也是有做為企業家最基本的責任心。那徐小平進入幣圈,做了哪些對幣圈有貢獻和價值的事呢?

組局密謀

徐小平召集了不止一次幣圈的酒圈,包括幣圈的頭部媒體:鏈得得和火星財經,頭部交易所:OKEX和火幣,“營銷大師”三點鐘社群的發起人:玉紅,投資機構:策源資本和中間人:車庫蘇菂。其中鏈得得(媒體)和火幣(交易所)正是徐小平投資的幣圈產業鏈。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這場包括媒體,交易所,社群,投資機構的幣圈酒局,涵蓋了幣圈項目方所需的所有產業鏈。換句話來說,這些產業鏈掌控了一個區塊鏈項目的生死存亡。

在幣圈這種弱監管的地方,一個項目的好壞是由站臺的機構,媒體吹捧發軟文,社群拉新營銷和上知名交易所來印證的。只要集齊打通了這四條渠道,即使是空氣,也能包裝成萬中無一的絕世珍寶。

期間的談話我們不得而知,但其實最重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中國人的做事方式不需要把事情說明白,一切的答案都在酒中。

做為徐小平嫡系部隊的鏈得得和火幣就不說了,一個媒體,一個交易所,正在把守幣圈的兩條咽喉要道。其他的OKEX,火星財經和社群的掌門人在遇到真格基金投資的項目時,能不照應照應嗎?至少也要對得起這十幾萬塊的酒局吧。

區塊鏈目前的狀況是處於行業早期,各類基礎設施尚未完善,項目離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沒有很好的落地應用場景,更別提商業化了。

那像真格基金這樣的傳統資本大步入場投資區塊鏈項目,真的只是看好佈局區塊鏈未來,等待著區塊鏈項目不知何時落地的回報嗎?

非也非也,資本的嗅覺都是聞腥的兇鯊。徐小平之所以激動呼籲他所投過的公司都擁抱區塊鏈這場革命,是因為他看到了在幣圈的資本回報速度和回報率遠超傳統互聯網。

試想一下,投資機構要想在傳統互聯網項目獲得回報,要經過漫長的數輪融資,很多企業也會在中途死掉,最後能活著出來的少之又少。

而現在,只需要投資一個幣圈項目,進行ICO發個幣,甚至只需要知名機構站臺,就能上交易所立馬套現獲得少則數倍,多則幾十倍的巨大回報。換句話來說,在幣圈投資個項目,發幣上了交易所就等於是傳統企業的上市,甚至項目都不需要做出來就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完美收割,然後套現離場,留下一地雞毛。

驚人的操作手法

幣閻王震驚的發現許多真格基金投資的項目,不僅嚴重的破發和歸零,炒作營銷手法模板化,甚至在項目未上交易所之前就到處宣稱能上火幣交易所,最後也都全上了火幣交易所。

而像真格基金投資區塊鏈項目,並不是傳統的法幣投資,而是拿著持有的數字貨幣投資項目,俗稱TokenFund。前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戴雨森從聚美辭職後就到真格基金做了合夥人。而他正是徐小平在幣圈的代言人,做為真格基金征戰幣圈,狂掃籌碼的幕後之主。

被視為眾多創業者和投資者偶像的徐小平,說出了擁抱區塊鏈,投身區塊鏈這樣慷慨激昂,令無數創業者心血澎拜,幹勁十足的革命宣言,不應該只是站臺破發幣,收割韭菜的資本家。

做為行業大佬,一言一行都影響著許多人,更應該做好帶頭作用,共同的推動區塊鏈行業落地的進展,這也是幣閻王寫下此文的初衷。那我們來看看真格基金所投資的那些幣圈項目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

項目一:超級公鏈IOST

早前一篇《頂級VC背書,IOST吸血40億,同一團隊》的文章瘋傳朋友圈,深扒了號稱天王級區塊鏈項目IOST的底褲。文章講述了IOST項目組實為“多拉打印”公司的同一團隊操盤,發虛擬幣轉移資金輸血母公司的問題。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多次為IOST喊單站臺

爆拉吸睛,割韭40億

IOST 自 1 月15 日開始交易後大盤被強勢拉昇,換手率達到了20.8%,這個數字代表著什麼意義呢?一支股票如果換手率超過15%,那麼意味著這隻股票在短期內經歷了巨量交易,其中會有大量投機者套利。

相比於眾籌時的 0.01美元, IOST 的價格在兩個星期內被暴拉到了 0.12 美元,瘋漲了超10倍。

隨後幣價就陡轉直下,一路下跌,到目前臨近破發邊緣,相比峰值時50億的流通市值,縮水到現在不足8億,價值40多億的代幣蒸發不見,莊家從中套現了多少億不得而知。其中包攬私募額度的真格基金等機構出貨量可想而知。這些機構投資者進行了大量的套現。

據知情人爆料,徐小平在幣圈的頭號大將戴雨森單單一個人從IOST項目獲取的報酬就超過一億人民幣。

而接受媒體採訪說自己20歲就開法拉利的IOST和多拉打印創始人鍾家鳴在最近又喜提了一輛上千萬的法拉利。這位意氣風發的93年創業者常年混跡於北京最頂級的酒吧One Third,喜歡用擺滿整張酒桌的吧 頂級香檳來招待朋友,證明自己的豪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這也相當於多拉科技通過IOST實現了一次鉅額融資,而且不需要稀釋任何股份。之前有媒體在之前發文說,IOST上市交易所第一天團隊就可能獲利10億人民幣。

投資者可能不知道多拉科技和IOST的關係,但做為IOST和多拉打印的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是一定知道的。

多拉打印和IOST的關係

多拉打印成立於 2017 年 4 月,是主打無人打印機,是共享經濟風口誕生的產物,俗稱是“共享打印”。目標是高校和商圈,方便用戶通過手機直接打印、複印文件和照片,無需尋找文印店。

其受到了來自傳統互聯網頂級VC的投資。天使輪是真格基金投的,在隨後的A輪真格基金又再次跟投。

沒過多久,多拉打印團隊成立IOST區塊鏈項目,團隊成員中唯一懂分佈式計算的CTO成為IOST項目的一號人物,團隊成員從自稱智能硬件專家搖身變成了區塊鏈資深專家。

那多拉打印做的區塊鏈項目IOST到底是什麼呢?

其官方是這樣介紹的:IOST英文全稱為Internet of Services 。Internet of Services是一個創新、安全的區塊鏈技術,致力於為線上虛擬服務以及數字貨品交換提供一個高可擴容、高吞吐的生態環境。

此外,Internet of Services生態系統也使開發者們可以極其便利地在區塊鏈上部署的大型去中心化應用為海量用戶提供服務。

通俗點講就是IOST致力於解決以太坊創始人V神提出的不可能三角問題,利用分片技術做一個區塊鏈的基礎公鏈。對於今年公鏈項目扎推的幣圈來說,只是其中的競爭者一員。其項目對標像以太坊之類的基礎公鏈,底層操作系統。

IOST的白皮書只有英文版,且大篇幅是講解技術。中文版的還只能在github上才能查到,大篇幅都是複製粘貼的區塊鏈基本技術解釋。

那我們不禁想問:一個傳統互聯網做打印設備的團隊是否有能力跨界做好一個區塊鏈的項目呢?並且IOST要做的還是相當於區塊鏈的底層操作系統這樣龐大而複雜的公鏈項目,跟多拉打印做的事毫無關聯。其對創業團隊成員關於分佈式計算,密碼學,博弈論以及經濟學等複合型的專業度要求極高。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按常理來說,一家有實體的互聯網公司進軍區塊鏈應屬是大加宣傳,賦能了實體經濟。而IOST似乎有意隱瞞其和多拉打印之間的關係。

在 IOST 的官網團隊介紹中,創始人鍾家鳴的介紹保留了之前曾有兩個項目進入 500-StartUp(多拉打印的介紹也如出一轍)的經歷,但完全沒有提及其目前仍然在多拉打印中工作,也沒有提及多拉打印的過往經驗。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而做為多拉打印和IOST的天使投資真格基金不可能不知道兩家公司的關係。真格創始人徐小平曾在多個場合為IOST站臺。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如此的撇清與多拉公司的關係。幣閻王只能有幾點猜測:

1.可能就是不希望讓 IOST投資者意識到自己的錢有可能被拿去做另一個創業項目的補貼。

2.即使在IOST項目賺取暴利導致IOST的破發,其與多拉打印兩者不存在明面上的從屬關係,投資者也很難向其母公司維權和影響發展。

3.IOST團隊賺取了大額利潤輸血多拉打印後,即便是多拉打印在法幣資本市場上市,其價值也不會溢出到 IOST 中。

除了隱瞞團隊信息外,IOST涉嫌偽造團隊成員經歷。據知情人說,其創始人在創辦多拉打印時還自稱智能硬件專家,後創立IOST時又說自己是比特幣早期玩家和信仰者。

消失的白皮書

IOST的白皮書只有英文版,在官網上並不能看到白皮書,並且令人極為苦笑不得的是當幣閻王查看其白皮書時,鏈接顯示了一段話,大概意思是:若想查看白皮書,請聯繫我們CEO鍾家鳴。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你們家的白皮書是傳世的古董還是國寶,被你們CEO小心翼翼的珍藏起來?還是想隱藏白皮書上的某種信息?並且你們都在中國市場宣傳,針對的投資者絕大多數也是中國人,寫個英文白皮書給誰看呢?

看似高大上的項目,但在各個社群宣傳IOST代幣時,對項目宣稱極少,大篇幅的宣傳華麗的站臺機構,宣傳語充滿了濃濃的傳銷氣息。投資者通過其文案中的點擊鏈接,填寫錢包地址,並通過分享連接拉人頭獲得IOST,每拉一個人頭可獲得68 IOST。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有其他媒體評價:

IOST 採取雙代幣模式,IOS token 作為流通代幣,擁有支付、燃料、可信度依據等核心功能。Servi 作為非流通代幣,為節點提供獎勵。Servi 擁有不可交易、自動清零、自動存貯等特性。整體來看,IOST 的雙代幣模式與部分主流公有鏈項目有異曲同工之妙,和 NEO 甚至如出一轍。

網上IOST投資散戶的言論: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近日某幣圈大V,知名財經博主發文說IOST涉嫌推廣詐騙: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百度也搜,關於IOST負面新聞也有很多: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從以上論證和媒體的曝光來看,多拉打印是IOST的母公司。我們無法說IOST的動機如何,畢竟在幣圈這個投機的浪潮中,絕大多數的參與雙方都是投機型,也都抱著願賭服輸的心態。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可以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依然做出可能要承擔較高風險的選擇,但是很難容忍那些明目張膽的招搖撞騙。一個真正公有鏈項目的落地,除了技術原因是一方面外,如何能吸引到海量的應用才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而且目前區塊鏈相當於90年代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極其的匱乏,離落地應用以及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項目二:DATA(代幣簡稱DTA)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看看上面的數據是否震驚,在半年的時間裡暴跌95%,蒸發11億,幣價幾乎歸零。可以看出在高峰0.28元之後,幣價陡轉直下,應該是莊家瘋狂套現出貨,導致幣價暴跌。留下遍地哀鴻的散戶投資者,得利的還是那些隱藏在幕後的莊家機構。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有沒有感覺投資機構有些熟悉?是的,跟IOST的投資機構幾乎吻合。同樣是真格基金,同樣是首發火幣交易所。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的雷同點。

DATA是做什麼的

由於用戶之間缺乏互信,所以還要有第三方機構作為中介,像交易所、機構和網絡廣告這些。而廣告業不僅最具有欺騙性而且還包括其他方面的弊端。

Data項目試圖通過專有基於AI算法模式主動識別欺詐行為,然後將欺詐用戶數據注入整個網絡。使用數據代幣(DTA),系統將支持微支付,它將用於各種應用程序,並可用於其他服務,如DSP)或第三方SaaS。

說得再詳細一點,中介機構佔據了廣告收入的一半以上。例如,廣告客戶付費為100美元,最後發佈商只能獲得50美元或更少,而中介商則至少賺取50美元以上。數據試圖解決一些問題。目前運行的中央系統存在侷限性,存在嚴重的欺詐行為,盈利性質和用戶體驗不理想。

DATA在很多方面與IOST有著高度的重合:

官網的整體風格

IOST的官網: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DATA的官網: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團隊成員的同種畫風

IOST: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DATA:雖然目前DATA的白皮書已做修改,刪除了人物頭像。但網上也能查到他們之前的白皮書。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站臺顧問為同一撥人

IOST: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上面圖為IOST的顧問介紹,下圖為DATA的之前團隊介紹: (Yusen Dai和Bman Lee都從IOST年紀輕輕做到了DATA滿臉鬍子,而Jia Tian除了漲了鬍子,職位還變成了科學家/專家)。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DATA被曝光後如今的白皮書刪除了人物頭像,但站臺的顧問信息沒有修改。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Github代碼顯示為0。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令人震驚,這麼多頂級機構加持站臺的項目,在Github無更新任何代碼,就只有一個庫名。

1、IOST項目和DATA項目投資人團隊高度重合,網站樣式也高度雷同。

2、團隊成員無任何頭像,成員信息殘缺。並且兩個項目的成員名稱都是英文名+中文姓氏的混雜寫法。

3、IOST項目和DATA項目營銷手法均採用飢餓營銷,社群轟炸已至於所有人一瞬間都知道了這個項目,而且都宣稱是區塊鏈3.0。

4、IOST項目和DATA項目均採用病毒式空投宣傳,大量人頭都是分享鏈接拉人頭獲得68個 iost 而來。IOST熱度過掉後,DATA也粉墨登場,也是各種先建立社區宣傳要私募,然後額度被機構包場空投,手法如出一轍。

5、IOST項目和DATA項目均是真格基金和火幣實驗室的孵化項目,均會首發火幣。(真格基金也投資了火幣)

也許項目想法是不錯的,技術也有實現的可能,但是資本機構模塊化的標準化炒作項目就太不道德了。我們無法得出到底誰抄襲了誰,但做為DATA,IOST和多拉打印的投資方真格基金一定知道其中這幾個項目的關聯所在。

項目三:教育幣EDU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從開盤的超級爆拉,到瞬間暴跌。這也是幣圈很多項目方公開的操作手法。從最高的0.04元,市值2.4億到目前的0.004元市值2400萬,暴跌90%,蒸發了10分之9的財富。目前價格0.004元,都跌破分了,要用釐來算了。

被黑客攻擊,損失30億代幣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在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得EDU代幣遭黑客被盜事件,原因EDU由於是代碼中函數缺少驗證,從而讓黑客有機可乘,做到隨意轉賬,也就類似於偷幣。很多人將鍋甩在了以太坊智能合約身上。其實很多漏洞不應該全怪以太坊,有句話說的好:“天下文章一大抄,那天下代碼自然也是一大抄哦!”

這個安全漏洞其實非常容易被檢測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在山寨幣中,類似代碼,甚至複製代碼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更不用說代幣了。代幣的代碼自然是原封不動的照抄,bug、漏洞當然也拷貝不走樣了。

因此,就便宜了黑客,只需一串代碼,就輕而易舉實現了財務自由。更有甚者,由於急於ICO,隨意在網上找代開發錢包或代幣的組織,還有一些標榜一個程序員5分鐘就能開發出代幣的教程,幾乎沒有任何門檻。不曾想,這樣的代碼、程序粗製濫造也就罷了,還有可能留有後門、漏洞。

EDU簡介

EduCoin是建立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技術基礎上,面向在線教育內容分享和服務的去中心化教育平臺。平臺是針對教學服務消費與提供、教學產品技術分享、教學質量監控評估而設計的,解決教育的信息不對稱和公平性問題。這個項目的意願是利用區塊鏈來解決教育不公平的現有情況。以後大家使用EDU代幣在平臺來換取教育服務。

這個類似於我們在互聯網上,PC端和APP端上付費學習技能一樣。不同的是我們用的是人民幣或者點卡,而平臺使用的是EDU 代幣。

互聯網很便捷,互聯網依然無法完全解決教育不公平現象,區塊鏈目前也不能。

窮人上不了網,哪裡還有餘錢買代幣?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打開官網什麼都沒有。沒有任何的介紹和多餘信息查看,屏蔽了中國IP。

此外,幣閻王查看EDU的白皮書和海外官網均沒有關於團隊成員信息的任何介紹。但據之前有評級機構報道稱其團隊成員沿用與IOST類似的卡通人物。

項目四:社交幣YEE

關於年初鬧得沸沸揚揚得徐小平微信截圖。徐小平之所以激動地在真格CEO群裡發了關於區塊鏈的言論,是因為在之前的一個私密聚會上,他聽到了YeeCall的CEO張磊的區塊鏈分享。聽完之後,徐小平非常激動,感覺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就跟群裡的CEO們分享了。

那YeeCall是哪家公司呢?其創始人又是誰呢?

公開信息顯示,YeeCall是一款出海通訊社交應用,累計註冊用戶超過3000萬,目前已經連續獲得真格基金、創新工場、EMC、毅達資本的投資。而YeeCall的創始人張磊也是有名的創業者,此前曾創辦“點心移動”,並擔任過百度移動安全總經理,負責百度移動安全產品及技術體系。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而張磊認為,區塊鏈是一場重大革命。因此,早在一年前,YeeCall就投入技術研究,做了深度的技術儲備。在整個過程中,徐小平老師也深度參與YeeCall的區塊鏈項目。

YeeCall也基於自身的應用發了幣,代幣名稱叫Yee。一位投資者跟幣閻王聊起來當時買Yee的故事:

15,16年就知道有比特幣這麼一回事。但是沒有深入瞭解。很早之前就有知道,但是都只是知道比特幣。玩幣最早是今年3月中旬左右開始玩的幣,大學玩的好的同學推薦的。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就覺著有點意思,因為之前炒股折騰過兩年,賺了點小錢。

陸陸續續的投入了四萬塊,買的基本都是同學推薦的eos和ht之類的。記得當時ht我買入價是1.65刀,eos 4-5刀。差不多一個月不到盈利了兩萬塊。再後來就是同學的同事加了個什麼財團群,天天吹牛說有內幕消息,消息都具體到什麼時候拉盤,什麼時候賣出。

開始幾個消息確實挺準的,但是我和我同學都沒理他。錯就錯在最後一個消息:他說yee這個幣有多牛,早就有落地應用了,用戶都有3000萬,幣價會拉到一塊錢。還是真格基金徐小平投資的,聽他說,馬上就要拉盤了。當時yee一個兩毛三左右,ht一個2.6-2.8刀。

我和同學都神經似的賣掉了全部的ht和eos全部梭哈了yee,那叫一個慘啊!yee直線下降,後來又追加。總共投了有七八萬,yee現在價格到四分錢了。已經虧來只有1萬多了。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從最高的0.36元到現在的4分錢,跌幅89%。破發。

機構挑選了一個不錯的項目策劃,對項目團隊說:我可以提供項目之外諸如網站、宣傳等一切活動,這個折算成我的代幣投資(可能真實總共投入也就幾十萬吧,回報就難說了)。稚嫩而又無依無靠的項目團隊只能應諾,甚至也可以一拍即合(這個場景太負能量了)。

項目五:社交幣QUNQUN

QUNQUN號稱的是打造去中心化的內容分發平臺。幣閻王發現QunQun的功能並無十分搶眼的地方,跟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並無太大的本質區別,加好友,建社群,發朋友圈,唯一的特點是可以通過以上的社交行為賺到Token,賺到Token意味著獲得收益。

QunQun的收益主要來之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個人發帖,別人給予的打賞。一個是加入圈子,根據在圈子的活躍程度和社群確定的利益分配比例,獲利圈子給予的收益。 跟在幣乎平臺發表文章一樣,靠別人的點贊獲得收益,點贊人數越多,收益越高。據說是花椒直播的創始團隊歐勝搞得(目前已經從花椒離職)。

來看看QunQun的幣價。從最高的1.26元到6分錢。慘目忍睹,不忍直視的暴跌,幾乎歸零。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結語

從以上的項目來看,有一個驚人的事實總結如下: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真格基金早在13年就投資了火幣交易所。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1、站臺投資機構均有真格基金。

2、項目多為英文白皮書,面向的用戶卻均為中國投資者。

3、團隊成員的信息多為模糊不全

4、代碼更新慢甚至無任何代碼。

5、同一模板化的營銷,病毒式傳播。

6、全部首發火幣交易所進行交易。

7、幣價全部是上線爆拉,吸引眼球,然後不斷下跌以至於破發。

這5個項目均是真格基金投資的,並且都是首發火幣交易所。上幣是個很複雜的事,比拼的是人脈,但更重要的是錢的多少。尤其是像火幣這種頂級的交易所。那為什麼真格基金投的項目,有些連團隊成員信息都不齊全的都能全部首發火幣呢?

火幣真的有查清這些項目到底有沒有幹實事,有一視同仁對待所有的項目方嗎?真格基金早在2013年就投資了火幣。

不得不說的一個事實是:在幣圈項目方沒有靠山是很艱難的。比如項目方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投行的協助才能搞定ICO所需要的資源,除了團隊成員外,項目方要拉上幾個幣圈裡的大佬站臺作為顧問,要有著同樣站臺的基石投資人或機構,還要敲定路演活動、媒體、分銷、交易所、海外註冊基金會等多種事務,這一切都需要投行的圈裡資源。

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投資機構為你站臺,那麼不管是是不是空氣項目,都能活的很滋潤。

這讓我們不禁在腦海裡想象一個的畫面:

1、真格基金首先選擇一些海外履歷,看起來高大上的團隊,不在意他們做的是否能落地,是否是區塊鏈的從業者。因為佈局了區塊鏈上下游的真格基金能搞定一切。

2、對項目方說:我們可以提供項目之外諸如基石投機,宣傳,站臺,上幣等一切幫助。3.佈局的媒體可以為ICO項目方提供宣傳推廣的信息平臺,吹噓項目方的實力和技術,給項目方包裝。

3、負責社群的則面向不同的幣圈群體進行營銷推廣,平臺和社群也要發動起來向一波一波的韭菜宣傳項目。

4、因為早在2013年就天使投資了火幣交易所的真格基金可以運作自家投資的項目輕而易舉上火幣。

5、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幫項目方搞定,但是這個折算成真格基金代幣投資。

6、稚嫩而又無依無靠的項目團隊只能應諾,甚至也可以一拍即合。而對外還可以說在與項目團隊做深度孵化。最後經過一系列的營銷宣傳到交易所上幣,再拉昇吸引大量韭菜。隨後在高點套現割韭,揚長而去,繼續收割下一個項目。

幣圈真正的超級莊家

破發、歸零,是真實存在的。大量的項目中間經過層層的坐莊和盤剝,到了交易所。中間各個利益方擁有的token恨不得立刻變現,儘快拿到真金白銀,所以一上幣就破發。

而許多人一上來就罵項目方,其實是他們有苦說不出。隱藏在幕後的諸如真格基金才是真正的莊家。他們擁有媒體,社群,人脈,私募基金,交易所,是能幫你搞定一切資源的超級莊家。

而這在傳統市場是絕不可能的事情。現實的資本市場中,不同的角色是涇渭分明的。投資基金和投行可以成為一家,但投行不能擁有媒體,也不可能擁有交易所,交易所也不可能擁有投行和投資基金。這是嚴格禁止的!

真格基金早就佈局好了整個區塊鏈行業的上下游,他集投行,基金,媒體,交易所資源於一身,莊家杜均跟徐小平比起來,也只是小巫見大巫。徐小平才是是潛伏在幣圈真正的海底巨鱷。

真格基金要想推動一個又一個幣圈項目又何其簡單,一切的一切都盡在這位投資教父的掌握之中。

數字貨幣處於監管盲區,項目方募集的虛擬資產不能被法律有效監管。機構在幫助項目方上到交易所之後,就可以將手中持有的Token全部套現,賺取暴利全身而退。

但做為創投圈最有影響力的大佬之一,應該是給予這個被外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的行業多一些正能量,倡導行業更加透明和公開,而不是躲在幕後血吸籌碼。說到這裡,幣閻王想到了一直呼籲行業公開透明的快的創始人陳偉星,就這一點,他也是個可愛的人,不過孤木難撐,孤掌難鳴。

後記

幣閻王在跟一位幣圈老人討論時,他的一些言論:

1、傳統投資機構加持就一定靠譜嗎?要知道資本家對錢的熱情要比普通人更狼性。哪裡有錢賺,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想想紅黃藍股票抄底的高瓴資本。

2、總有人談到某某項目有李哭去、有薛君子站臺,並且也投資了。還是那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扯淡。請問你知道他們是投資了多少嗎?1個億?還是1塊錢?還是不需要掏錢只要願意站臺就會給這些自帶品牌效應的人或機構分紅。一切都是未知。

3、有成熟業務的公司嫁接區塊鏈一定能做好嗎?在互聯網領域有成熟業務的情況下結合區塊鏈確實會被市場看好,但新的技術環境下,依然會催生出很多新的公司,今日頭條不是門戶網站孵化出來的、摩拜也不是自行車廠商做出來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區塊鏈給與了每個普通人機會和話語權,長尾的力量也可能將巨頭的地位撼動。否則,這個世界該多沒意思。

教父徐小平“割”了誰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