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上幼儿园的前半年,家长需要怎么教育孩子?

娜姐正能量


我对这个话题真的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家长,并且一直都在育儿一线战斗的奶爸,对于入园的前半年该如何应对,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首先,调整好孩子的日常坐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心态,不会因为身体困乏而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导致入园困难。

建议每天8-9点入睡,早上6-7点起床,保持10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其次,锻炼孩子与父母的分离情绪。大部分孩子都会出现入园分离焦虑症,一般来说在二周左右,也有一个月的,甚至有的会出现反复的情况。

平时要注意多做一些与孩子分离的训练,时间由短到长,距离由近到远,同时多通过绘本故事等情节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逐渐适应。

再次,训练孩子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几样技能,如自己上厕所大小便及擦屁、洗脸、刷牙、自己用匙吃饭,自己睡午觉。



最后,指导孩子学习与人建立友谊。孩子在幼儿园里与其他人的关系非常重要,也是孩子是否喜欢去幼儿园的重要因素,这个阶段让孩子学会与其他孩子沟通交流,建立友谊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父母们一定要好好对待,让孩子学会自理并懂得社会交往,这对孩子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欢迎留言,关注“大赛爸爸说”,分享育儿心得。


大赛爸爸说


我家小姑娘正式读幼儿园之前先上了幼儿园里面的托班,报名的时候我问老师:“在托班孩子主要做什么,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

老师歪着头想了半天,说:“小托班的孩子主要以照顾生活为主,辅助进行一些启蒙教育,家长不必太担心,只要孩子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上厕所时会喊就行了。”

等真正去到幼儿园时才发现,就算孩子不会自己吃饭,老尿裤子也没关系。老师会喂饭会换裤子会教他们自理,一段时间过后一般的孩子都可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自己照顾自己了。

第二年,读小班了。我又把之前的问题问了一次,这次回答我的是小姑娘的班主任老师,她也先愣了一下,然后回答:“小班的孩子主要是以生活照顾为主……”和上一个老师说得几乎一模一样。

经过这两次的对话,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年纪还小时,孩子在幼儿园就是去玩的,家长平常心就好。

要准备什么呢?想想你让孩子出去玩一整天要准备哪些东西,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就可以了。

我家宝宝上幼儿园之前,我感觉没什么要准备的,她爸爸老说:“孩子要上学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像没事一样?”

那还真是。生活用品在学校买的,衣物裤子家里都有,唯一就是在淘宝上买了一组名字贴缝在她常用的衣物被子上。

我宝宝上学后适应挺快,不到一个月就彻底适应了,老师学生家长都夸她聪明独立,是班上最能干的宝宝。

好像我也没有刻意的准备什么,所有的生活行为习惯都是在平时就培养好了,比如一岁多就自己吃饭、上厕所喊妈妈、多和小朋友玩耍懂得分享、遇事要表达和商量、遇见熟人打招呼等。

所以后来老师让我分享经验的时候,我真是很受宠若惊,只能说平时习惯养好了,幼儿园生活自然就容易适应了。

另外,我有陪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习惯,在上学前后刻意地让孩子看过一些绘本,对孩子的内心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几本感觉不错,推荐给大家。

《大卫上学去》

绘本界的经典作品,很有意思,画风非常有趣,让孩子体会在学校需要和老师同学用心相处,培养遵守规则意识。

《我把幼儿园变没了》

这本书很让我震撼,极力推荐。小宝宝上学总会有赖床、吵闹、磨蹭的时候,爸爸妈妈很难不抓狂吧?看看这本书,或许会给你特别的启发。

《不一样的小公主:我不要一个人上学》

小朋友刚上学时,可能会提出要爸爸妈妈一起去幼儿园。爸爸妈妈一起去幼儿园会怎么样呢?这本书会给你答案,我相信孩子看完后肯定觉得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我不想上幼儿园》

小兔杰瑞情商培育绘本系列,故事不深奥,情节简单直接,就是讲小兔子刚开始不想去幼儿园,后来发现幼儿园很好玩的经过。胜在语言优美,画面色彩鲜艳,总体来说是评价很不错的一本启蒙教育绘本。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认知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养成的。但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正确引导,半年的时间足够让孩子具备快速适应幼儿园新生活的能力。


李端流云


马上就是幼儿园入园的日子了,想必很多父母都在焦虑,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三岁的宝宝,突然间要离开自己一整天在幼儿园里度过,不知道宝宝适应不适应、不知道会不会遇到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不知道小朋友们是不是友好、不知道幼儿园的饭菜是不是合胃口、不知道宝宝离开妈妈会不会想......等等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来,想来应该是十分焦虑的。

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并且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入园过程,我想我应该很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我家孩子的情况吧!

我家老大:

我家老大是个女孩,是典型的“人来疯”的性格,是属于那种扔到大街上她都能跟别人聊半天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傻大胆。

在我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们就经常带她出去玩,所以养成了不惧生人、很快能跟别人打成一片的性格,而且我女儿相对来说不喜欢依赖别人,所以这种性格的孩子基本上不用太担心。

我女儿上幼儿园第一天,我跟爸爸两人坐立不安了一整天,内心也是产生出无数个如同开头说的那些想法,真想到幼儿园看一看她。好不容易捱到放学,我们一起去接她,别的小朋友都接走了,只有她一个人在教室玩玩具,我叫她回答,人家转身看了我们一眼回答了一句话:不,我不回家。我跟爸爸两个人目瞪口呆。

听老师说别的小朋友都哭得呜哩哇啦的,我女儿一声都没哭,是班上唯一一个没哭的孩子。即便是这样,在入园的一周后的有一天她开始有点小伤感,回来跟我说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了。这是正常的入园焦虑,有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有的孩子表现得不明显。

我家老二:

老二是个男孩,可是却是凡事都很谨慎那种类型。虽然他也很外向,可是比老大稍微慢热一点,第一天上幼儿园就哭得一塌糊涂,死抱着我的大腿不放松,怎么也不让我走。后来没办法,我就趁他不注意走了。这种哭闹的行为持续了有半个月时间。每天早上闹着说不去,哭到幼儿园门口,等我走了再回来悄悄到教室窗口看,他又好好的一点也不哭了。

他就是这样一边说着不要上幼儿园,一边把他放那他也能接受。不过过了半个月以后就好了,天天欢天喜地地上幼儿园,欢天喜地地回来。

上幼儿园初期家长该怎么做?

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所以适应情况也不一样,但是对于所有的孩子,家长们在初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有几件通用的事情要做:

  • 1、保持生活规矩

有的孩子在家里松散习惯了,认为幼儿园可上可不上,所以晚上玩到几点家长也不规模他的生活作息,以至于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勉强起来整个人也没有精神,到最后只能请假不上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期间,除了一些非请不可的假,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请假,早上让孩子早点睡,第二天早点去幼儿园可以进行晨间活动,孩子也会有精神一些。而且养成了每天去上幼儿园的习惯,孩子就会认为每天上幼儿园是应该的,不会找一些借口请假不愿意上幼儿园。

  • 2、尽量早点去接孩子

幼儿上幼儿园初期,家长每天应早点去接孩子,就像《小王子》里小狐狸说的话一样:“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每天早点去接孩子,一方面让孩子有一个仪式感的期盼,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知道,到了这个点你就会,他不用害怕,这也是减少他分享焦虑的一个方面。

  • 3、多跟孩子沟通

三岁的孩子已经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在做什么,孩子回家之后多跟孩子沟通,尽量用正面一点的沟通方式,比如你可以问孩子:今天交了几个好朋友呀?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呀?今天哪些小朋友对你很友好呀?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复盘,想起在幼儿园的一些开心事,进而盼望第二天能继续上幼儿园。

  • 4、多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幼儿园孩子年龄较小,每个班老师又不多,想要让老师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多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我那时候是每天晚上去接孩子都要跟老师聊两句,问一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异常,孩子表现得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我引导的地方。

经常跟老师沟通,一方面可以让老师觉得你对孩子重视,父母对孩子重视老师当然也会对孩子重视了,另一方面也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有什么问题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及时应对。

  • 5、家长调整心态、不焦虑

因为孩子较小,离开家独自在幼儿园生活,家长难免会有所担心,但是此时的家长一定要调整心态,因为孩子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入园焦虑,家长应该配合老师减少孩子的入园焦虑,如果孩子的焦虑感没减少,反而带动了家长一起焦虑,那么家长的焦虑情绪就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更加焦虑。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亲密关系从热烈到冷淡,很多时候是从双方的情绪波动开始的,而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情绪,就是焦虑。某一方的焦虑不仅会影响另一方的情绪,而且还会加剧相处的负担,让亲密关系出现裂痕。

其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父母和老师,如果父母过于焦虑,就会对老师产生不信任感,这样下去对彼此的沟通和相处都会产生障碍,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调整自己的状态,相信老师和孩子,有事及时沟通,减少焦虑。

总之,孩子刚入园有一个适应过程,家长千万不要因为一点事就大惊小怪,跟孩子多沟通、跟老师多沟通非常有必要,不要焦虑,每个孩子都终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放手!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陪宝宝写日记,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

陪宝宝写日记


昨日好友聊天,谈及她秋季即将送去幼儿园的二宝。深深焦虑,怕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我回忆起八年前我家大宝滋滋读幼儿园前我们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个宝宝都顺利快速融入幼儿园生活哦!


第一,平日多给孩子描绘幼儿园的美好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我们隔壁小区就有一个幼儿园,平时放学的时候,很多家长来接小朋友,非常热闹。我们经常带滋滋在幼儿园门口玩。透过幼儿园的栅栏,滋滋看到小哥哥小姐姐在幼儿园里面玩滑滑梯,荡秋千,做游戏......经常把脖子升得长长的,恨不得自己也能从栅栏逢里钻进去,好和那些哥哥姐姐一起玩!每次都舍不得走!

第二,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幼儿园里一般一个班级有20-30名小朋友,老师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面面俱到。所以我们着重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对孩子加强培养。现在都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加上爸爸妈妈,一共有6个大人围着她转。很多孩子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王子生活。滋滋也不例外。我们提前半年时间,用她最喜欢的动画片主人公巧虎,来引导她,让她学会自己吃饭,上厕所。


第三,引导孩子遵守社会次序,一边入园后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到了幼儿园后,孩子们就要过集体生活了。与家庭生活极大的不同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小朋友优先的,而到了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轮流来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如果到外面吃饭或是游玩,碰到人很多的时候,我们就告诉她,要大家轮流来的并和她一起唱起巧虎里的歌:耐心等待耐心等待,不吵闹......

第四,让孩子多和小朋友玩,引导孩子如何与人相处,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和社交能力。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一个孩子,也有少说是2个孩子。到幼儿园以后,一下子就要面对20-30个小朋友。如果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孩子一入园就不知所措了。

平时我们经常带滋滋到游乐场和公园以及小区里小朋友多的地方去玩,鼓励她和陌生的小朋友打招呼,交流,一起玩耍。这样不仅使她的语言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同样也锻炼了她的社交能力。入园以后她很快就能和别的小朋友融洽相处了。

我们在以上这4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开学后,孩子就迅速地融入了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的老师们对她的各项表现也是赞叹有加。亲爱的朋友们,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你们是怎样帮助孩子尽快融入幼儿园的生活的?欢迎通过评论,转发的形式参与讨论哦!

育儿路漫漫,所幸有你陪!我是有滋有味妈妈,家有学霸滋滋姐姐和萌宝味味妹妹,欢迎大家关注哦!更多的育儿欢乐和坎坷,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有滋有味妈妈


上幼儿园会怎么样,这是每个家长都担心的问题,我曾经也是担心,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习惯,所以,在入学前半年我是这样教孩子的

首先,自己学会脱裤子上厕所,因为幼儿园宝宝比较多,老师有时候会顾不过来,所以,自己学会了脱裤子,就不用穿湿裤子了,毕竟,不像在家里,湿了随时可以换,虽然开始的时候老师会让家长带一条裤子备用,但是,还是让宝宝自己学会比较好。

其次,就是就是在陌生的环境下,宝宝会哭,会怕,怕离开妈妈,所以,之前就要告诉宝宝,要去学校了,可以和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虽然他不懂,但是有个适应过程还是很好的,如果上学的地方比较近,可以随时带孩子去附近转转,看看那些哥哥姐姐上学的样子,他们就不会这么抗拒了。

最后,就是和老师同学间的相处,有些宝宝比较外向,不存在相处困难,但是有些宝宝比较内向,不愿意和同学相处,因为现在大多是独身子女,几乎没有朋友,我儿子就是这样的,我当时是在上学一两周的时候就给他找了一个好朋友,这样,他上学就没有那么抗拒了。


两孩妈的世界很精彩



每位父母在孩子三岁左右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能否顺利入园,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其实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提前做以下准备工作,就能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心理准备

首先,一般刚刚入园的孩子易出现“分离焦虑”,所以家长要提前让孩子适应分离。在家时,父母可以先短时间离开孩子的视线,让孩子适应,再慢慢加长离开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离开期间应保证孩子所处环境的安全。

其次,不要时刻关注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刻帮助,留一点时间让孩子尝试自己走出困境。

最后,父母平时要引导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让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建立好的伙伴关系关系。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入园后更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生活准备

首先,教会孩子独立吃饭、穿衣。

在家里,吃饭穿衣等一些事情有的家长会代劳,但去了幼儿园孩子多了,老师不可能一个一个喂着吃。所以家长应提前教会孩子使用勺子、叉子或筷子,以便在幼儿园能独立用餐。

孩子刚上幼儿园,穿脱衣服还不熟练,衣服过于繁琐的话,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总是落后于其他同学,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父母应为孩子选购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和鞋子。

其次,教会孩子自己大小便、洗手。

有些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会把大小便弄到裤子上,这主要是孩子不会独立上厕所。父母可以提前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场景模拟训练。


语言准备

首先,训练孩子正确发音。

三岁孩子发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常会发音错误,比如:把“吃”说成“七”等,这样会造成老师听不懂孩子在说什么,所以,父母在家可以用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教孩子正确的发音。同时父母也要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中改掉诸如“坐凳凳”“吃饭饭”“睡觉觉”等娃娃腔。

其次,培养孩子主动表达的习惯。

父母对孩子很熟悉,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父母就能明白意思,但幼儿园老师不一定能明白,这样的话,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主动表达。


交往准备

首先,让孩子学会分享。

三岁左右正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时候,如果没有分享意识,孩子们很可能因为抢玩具而闹的不可开交。父母要提前引导孩子:玩具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你玩我的,我玩你的,每个人都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在家里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分享的小游戏,提高孩子的分享意识。

其次,让孩子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

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教孩子爱人。比如,小朋友生病了,要引导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和同情,当小朋友有困难时,要懂得安慰和帮助。这样孩子孩子才能和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结语:孩子上幼儿园是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如果父母帮助孩子做好以上准备工作,相信孩子一定能够顺利入园,并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


希望今天遇见的育儿记


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白天需要离开妈妈一段不短的时间,参与到群体生活。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的确是一次不小的挑战。爸爸妈妈可以从提升【自理能力】和【心理安全感】两个方面帮助孩子过度这个阶段。

【自理能力】

孩子上幼儿园前半年,建议爸爸妈妈带领孩子学会自己如厕,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等等。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在3周岁,做这些事是能力范围内的,只要教育得当,孩子很快就能学会。

在家太宠孩子,事事不舍得让孩子动手,孩子上幼儿园后会吃亏。你想想,一个班几十个人,只配有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不可能对孩子照顾得事无巨细。

「吃饭」,这个问题让很多家长很头疼,包括我在内。我孩子上中班,吃饭经常吃到保育员姨姨要收拾了,还没吃完,老师就让他们拌汤吃,每次看到都很心疼。没办法,只能每天回家就锻练孩子认真吃饭,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饭吃完。幼儿园的进餐是有时间限制的,你做不到,可能会稍微延长一点时间,但不会太久,毕竟等下还要安排散步和睡觉。靠自己是最好的。

还要培养孩子不挑食,大集体的伙食肯定没有家里的好,挑食的话,今天的鸡肉不爱吃,明天的青菜不喜欢,时间久了定会影响健康。毕竟孩子上幼儿园后,一日三餐,有两个正餐是在幼儿园里解决。



「上厕所」这个也独立拿出来说,是因为这件事对小孩来说,影响也比较重要。如果孩子上幼儿园没有学会自己如厕,到园后,因为刚到陌生环境,尿裤子的事件会发生很频繁。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爱面子,知道尿裤子不好。其他小朋友都会自己上厕所,只有自己会尿裤子,担心别的小朋友会取消他,有可能会比喜欢上幼儿园,或者对上幼儿园恐惧 。

还有比如穿衣服,自己换鞋,礼貌打招呼,听老师指令,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一步步去学习,这些都重要,能提前学好最好,如果还没有准备好,也没关系,老师在幼儿园也会教。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好孩子的动手能力,基本的自理能力要有,能在大集体生活中自己照顾好自己,比是否学到知识重要。



【心理安全感】

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会面临跟妈妈分离的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在孩子3周岁左右比较明显,是他们最后一次为成为「心理上的独立」做准备。

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半年,尽可能多陪陪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其实妈妈不用刻意做些什么,只是简单在孩子孩子身边陪着就可以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会像2岁左右的孩子一样粘人,他们需要你抱的时候,你抱下他,然后他又能够放心地跑开玩耍。

上幼儿园就是社会化的活动,平时爸爸妈妈可以多带孩子出门接触不同的的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从实践中领悟到交朋友的技巧。同时,爸爸妈妈也可以借助这些机会,教育孩子一些社交的技巧。这些在上幼儿园后都是很重要的技能。

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跟他们能否顺利交到好朋友有关。交到好朋友,体会到友谊带来的乐趣,孩子自然就愿意去幼儿园,因为那里好玩。



需要提醒一下的是,爸爸妈妈也要管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开学季的分离焦虑情绪,不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同样会发生在父母身上。如果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对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过于紧张不安,孩子就会认为这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也会产生害怕和不安的情绪。

孩子上幼儿园是成长路上的一个必经阶段,父母不需要太担心,只要提前教会孩子如何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就可以了。只要你跟孩子的亲子关系融洽,孩子们都会在放学后滔滔不绝地跟你分享在幼儿园的事。你到时候在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应对也不玩。

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这件事,也相信,幼儿园的老师们可以照顾好孩子们!


家语幼学


孩子刚刚上幼儿园,作为父母避免不了一些担忧,在这个阶段,与其说让父母怎么教育孩子,不如说,让父母更加关心一下孩子。

首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很多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有些哭闹,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一下子离开了家中舒适的环境去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难免有些焦虑,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纪律性让孩子会有些不习惯,因此,父母在家里还是要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刺激孩子,让孩子慢慢地接受去幼儿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父母可以跟孩子讲讲《我爱幼儿园》这样的绘本,减少孩子的焦虑。

其次,尽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毕竟孩子如果能够自理的话,父母就能少一些担忧,尽管现在的保育阿姨还是很负责任的,不过每个班级的孩子还是比较多的,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因此,如果孩子能够自己上厕所、穿衣服,能够照顾好自己,那么父母的担忧会减少许多,而且会自理的孩子更能够得到老师的青睐,在幼儿园里受到表扬,也会让孩子有自信,更愿意去上幼儿园,更愿意表现自己。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特别是中午的时候,幼儿园一般12点要午睡,对很多孩子来讲,要做到这一点有些难,主要是平时在家吃饭晚,可能下午1-2点才开始睡觉,这样的话,到学校就会出现睡不着等情况,因此,父母在家里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与幼儿园一致,帮助孩子较好地过渡。

希望以上的经验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觉得我的答案有用,也欢迎转发、点赞、留言。


Hikari读书育儿


不请自来的回答,望担待!

我是一个在幼儿园工作了五年的孩子王,深知宝宝初上幼儿园时,宝爸宝妈和宝宝一样,都会面临各种烦恼和挑战,乃至焦头乱额不知所措。宝宝不爱上幼儿园哭闹不止;宝宝刚上幼儿园就生病了;宝宝在幼儿园吃不饱饭;宝宝被别的小朋友咬了……家长在工作的同时还要担心宝宝的一日生活,这个幼儿园上的可真糟心!

上幼儿园,对于我们年幼的宝宝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宝宝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到陌生的环境生活,不适应与害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和老师们沟通好,一起协助宝宝顺利度过可怕的幼儿园之初,让宝宝过上幸福的集体生活。

宝宝上幼儿园之初,宝宝会遭遇好多未知的第一次。只有让宝宝完美体验了这些第一次,才能让宝宝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宝宝呢?

宝宝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妈妈的态度与决心很重要。宝宝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没有妈妈的陪伴,宝宝会焦虑不安,大哭大闹。家长可以给宝宝带上他平时最爱的玩具或物品,舒缓宝宝不安情绪。给宝宝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宝宝知道妈妈依然爱他。然后果断离开,不要拖拖拉拉。切忌悄悄离开,不与宝宝打招呼。以后每日按时接送宝宝,风雨无阻。

宝宝第一次独立面对老师。这就考验宝宝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早晨看见老师打招呼“早上好”,老师一般都会给予小朋友一个拥抱或微笑,第一次师生互动完美亮相!妈妈再给小朋友适时的表扬,社交小达人就要诞生了哦!

第一次独立面对诸多同龄小朋友。说实话,不但家长烦恼,久经考验的老师也很头疼啊!因为那是一群独立自主的“愣头青”啊!可不可以求放过!各种不经意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家长和老师需要严密配合共同引导孩子们如何交流,遇到矛盾如何解决等。

宝宝第一次独立睡午觉。对于新入园的宝宝们,老师一般都会给宝宝适当的陪伴,帮助宝宝逐渐适应。

宝宝第一次集体入厕,会感觉到羞羞!甚至宁可尿裤子也不去大小便。家长要在孩子入园前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入园后才发现问题,遇见负责的老师还好,否则会给孩子增加很大的负担,适应过程也会延长。

这一时期宝宝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注与关爱,良好的亲子教育会对宝宝的心灵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家长来说是一道必须功课的难关。父母的爱与帮助可以让宝宝减少害怕、恐惧与挫折等不安全的感受,增强自信心,进而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加油!可爱的宝爸宝妈们!





孩子王驾到


您好,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通常会对幼儿园全新的环境和陌生人有不适应、抵触的情绪反应,如果放任不管,会对孩子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是心理上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这需要您用适合的方法耐心引导孩子慢慢融入到环境中哦。

当孩子入园后,虽然有老师的陪伴,但是您平时也要抽出固定时间专心的陪伴孩子,不要随着孩子入园将你们之间的链接感变弱。因为原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孩子就会有种被抛弃感,如果这时候您不注重平时的陪伴,孩子内心的不安感会被放大,更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呢。

如果孩子有出现抵触幼儿园,甚至哭闹的情绪,您首先要明白孩子这个反应是很正常的,并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陪伴孩子。陪伴时您要注意哦,不要跟孩子讲大道理,这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人在气头上很难听进别人的话,更何况对于3、4岁的孩子,他很难懂您讲的“道理”。但如果您温和的陪伴孩子,重复孩子的话语并说出孩子的感受,耐心的等待孩子哭完,这会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因为他内心的情绪被您接纳了,从您这里获得了安全感和力量感,对幼儿园的抵触也会变小哦。

除了上面的两个方面外,您平时可以多跟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增进感情,比如一起阅读绘本,一起做“幼儿园模拟游戏”,一起涂鸦、撕纸或拍打枕头游戏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舒缓情绪,而且通过模拟游戏,您还可以了解孩子一天在幼儿园的情况,及时帮孩子解决他遇到的困难呢。

如果您有孩子入园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或讨论哦!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或微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