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这是第三篇拾光笔记,

今天讲一个只能在记忆里找到的故事。

这里是东吴大道807号的背后:

东西湖区电影站。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东吴大道807号 区文化馆后面就是区电影站

这里有东西湖区最老一辈的电影工作者,

这里珍藏着最早的

电影放映机、拷贝(即电影胶片)。

如今,年迈的电影人陆续退休,

只是,很少再有人为放映机拂去尘灰。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区电影站仓库里珍藏的拷贝,从左到右分别为8.75毫米、35毫米、35毫米拷贝

但其实,这不是电影站原来的样子。

让我们沿着时光,

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东西湖区电影站

也许,不少老吴家山人

都不知道现在这个电影站,

但他们都必定知道:

吴家山露天影院和吴家山影剧院。

因为在没有3D眼镜、IMAX的岁月里,

这里寄托着他们最奢侈的精神享受。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区电影站仓库内的电影放映设备,已多时不用,现在主要是高清便携的数码设备

1973年,东西湖区电影队自筹资金,

在区委礼堂旁建起简易露天电影场,

这该是吴家山第一个固定放电影的地方了。

晚上,大家自带板凳,

抢看《智取威虎山》,

只能装下1000人的大院,来晚了没位置。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老东西湖人手绘露天电影院地图 (王万堤 供图)

2年后,该影院改造为吴家山露天电影院。

在可容纳4000名观众的旷地上,

放着《一江春水向东流》

《少林寺》还有《画皮》,

坡地上的水泥板凳,大家并不觉得凉屁股。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露天电影院如今成为空闲场地,用于停车

直到1987年,吴家山影剧院成立。

不同于露天,这里白天、夜晚都能看电影。

作为东西湖第一座规范的盈利性影剧院,

“恢弘”、“庄重”、“地标”、“像人民大会堂”,

是老一辈东西湖人对这座建筑永久的记忆。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1987年影剧院成立时,全体工作人员在大门前合影。

如今,仅剩张毅(后排右二)一位工作人员仍在电影站工作(张毅 供图)

剧院上下两层,

12*8米的舞台,

1500个铁木座位,

外面有2毛钱的雪菲力汽水,扬子江冰激凌。

那时,

一张影票2毛、3毛或5毛,

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

一张卖到15块,

连放8场还不一定抢得到座位。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当年影剧院门口热销的雪菲力,还有摆地摊卖水果、修鞋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8年进入电影管理站的刘又祥师傅,

今年60岁了。

从最先赶着牛车、驾着拖拉机

到后来骑着自行车,

他把拷贝运到影剧院、露天电影场,

忙的时候,一晚上要跑3-4处放片子,

在那个物质尚不充裕、

文化娱乐匮乏的年代,

有多少人艳羡刘师傅这样的“快递员”。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2000年左右,工作中的刘又祥 (刘又祥 供图)

如今,他依旧在这里做着他热爱的电影。

40年,

他见证了电影站和影剧院的风雨浮沉。

他爱抚着曾经播放过的拷贝和放映机,

说再过一两个月,他就要退休了。

回想起几年前吴家山影剧院拆除,

他不舍着,

也感慨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2018年,来到仓库的刘又祥缓缓讲述着老拷贝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机逐渐普及,

荧幕下的影剧院内,空座位也越来越多。

2010年,存在了20多年的影剧院拆除,

不久后就被拔地而起中心广场取代,

代取老影剧院的,

是现代化的万达影院。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老影剧院原址处,改建为现在的中心广场

但是,与老一辈东西湖人的感慨不同,

新生代的青年似乎有着几乎相反的感触。

今年23岁的“老”东西湖人邵磊说,

比起老影剧院硬邦邦的木椅、

不佳的隔音效果,

他更喜欢现在舒服的座位、

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而且零食、饮料和其他的东西

选择也更丰富。

没有3D和IMAX的时候,这里有座4000人露天影院,来晚了竟然没位置

▲ 爆米花和可乐,成为现代观影人的标配

也许,一件事物的价值,并无固定,

因为之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

它代表不同的记忆和认知。

对于老东西湖人,

当年再简陋的露天电影院和影剧院,

都永远承载着

曾经的青春年华

也点燃了

对光影世界的美好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