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大哥5在家养稀罕物,家人认为丢人,13年后一天挣10000多元


农民张树彪大哥今年53岁,张大哥13年前曾经是粮所的职工,从粮所下岗后,张树彪看到老家的知了猴一只能卖6分钱,他就暗下决心养殖知了猴。知了猴学名金蝉,金蝉营养价值丰富。张大哥承包了50多亩地,经过13年的数据收集和研究,终于成就了夜产两万余只知了猴的景象。现在一只知了猴卖到6毛钱一只,一晚上能摸到160斤知了猴,约合近2万只。

这是大哥在树林附近的办公室、卧室、研究室兼会客室。张树彪大哥这个季节很忙,每天大部分时间待在树林里。张大哥说,“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的时间,没有成功破土一个知了猴,那时候投资虽然不多,但是一直没有收入。”张树彪介绍,虽然没有成功,但是都找到了原因,2009年-2015年,他才渐渐的研究出“门道”。

由于投资太大,没钱给车加油,出门都是步行。2015年的中秋夜晚,他看到自己的窘迫状况含泪写下了“穷困撩不到、泪如雨下大、弃车徒步走、宝马跟后头”,来激励自己


大哥说,这些大盆是准备洗刷知了猴的,从八点多开始村民们就把摸到的知了猴陆陆续续的运回来,当晚直接批发出去。张大哥说,“直到去年,我们才刚刚实现盈利,整个研究历程用了13年。”张大哥的媳妇说“当时极力反对,我们的存款都投入了,但是也了解他这个人,看他这么认真钻研,我觉得他是当一份事业来做的,后期我也一直支持他。”

大哥家有两个大冰柜,大哥说这是冷冻知了猴用的。张树彪说,刚开始家里人一致认为知了猴就是地里生地里长,哪有人工养殖的,“家人都说我是异想天开,特别是我的父亲,认为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冰柜里的知了猴。张树彪回忆说,他在树林间研究知了猴习性时,同村的人看到,问他在做什么时,“我就说在给树打药,我从不说在研究知了猴的习性。那个时候网络没现在这么发达,我也不认识这方面的专家,只能自己钻研,结果好几年都没有成果。”

这是金蝉孵化室。张树彪介绍,金蝉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份开始产卵,产到树的枝条上。一直到10月份以后,工作人员再把枝条采集下来,“然后,再对枝条进行整理、分级、再打捆,把枝条放到孵化室储存,来年5月份开始孵化。”

几副铁制框架上放置着一捆捆寄生着蝉卵的树条,由于知了猴孵化需要较高的温度,孵化室配置空调定时调节温度。

张大哥给我展示带有金蝉卵的枝条。这些卵需要在25℃以上的孵化室内孵化一个月才能成为幼虫,幼虫虫体只有小米粒大小。“它们的生命力比较强,幼虫会钻入地里,靠近树的根系,吸收根系的营养。”张树彪说,将幼虫播撒进去之后,要做的事情便是耐心等待了,两年之后,这些幼虫才会长大成为知了猴,它们才会破土而出。

张大哥的亲朋好友晚上八点来到了张大哥的金蝉养殖基地,他们拿上手灯准备进入树林去树上摸知了猴。

金蝉养殖基地,每棵树上都会有几个金蝉。

小伙子没有5分钟,就摸了几十个。

不到九点,人们满载而归。人们一会儿还要进行第二轮摸金蝉,一般到晚上10点结束。

大哥把金蝉放在水管里冲洗。

大哥获得的荣誉很多,现在全国各地的客户很多,供不应求。谈起后期的规划,他说,“最大的目标,就是在全国各省、各县区发展养殖基地,帮助更多的人来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