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58歲的他腹痛半年,最終卻是這個結果

今年以來,58歲趙先生經常感覺腹部隱隱作痛,大便次數明顯增多,還有排便不盡的感覺,他並沒在意。上週,單位組織體檢,體檢報告顯示趙先生的大便潛血陽性,通過腸鏡檢查,他竟然被診斷為早期腸癌。

這個結果簡直是晴天霹靂!

趙先生的身體一向很好,他實在想不通自己怎麼會得腸癌。

58歲的他腹痛半年,最終卻是這個結果

1什麼是腸癌?

腸癌為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胃癌和食管癌。臨床中,絕大多數病人在50歲以上,其中男性較多見。

58歲的他腹痛半年,最終卻是這個結果

據有關統計,我國早期腸癌根治手術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達到90%以上;但是晚期腸癌,五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但遺憾的是我國大約六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可見早檢查、早治療意義重大。

儘管現代科學對腸癌的發病原因還不十分清楚,但醫學界比較公認的病因與下面幾種有關:

1飲食因素

因為西方國家是腸癌高發地區,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的所謂西方飲食被認為與直腸癌發生有關。另外,喜吃辛辣、麻辣的食物對消化道刺激比較大,容易引起慢性炎症,這些可能都是導致腸癌的誘因。

2腺瘤癌變

比如瘤性息肉可癌變,腺瘤可分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混合性腺瘤等。

3遺傳因素

在直腸癌患者家庭中,有很多都有癌腫的家族史。

4缺乏運動

缺少運動的人,其腸道蠕動會減緩,導致毒素長時間與腸內黏膜相接觸,可能加大患腸癌的風險。

2腸癌有哪些症狀?

臨床中,常見的主要有四個症狀:

  • 便血。患者初期以便血為主,以無痛便血為主,血液呈紅色或鮮紅色;
  • 大便習慣改變。比如排便不盡感,腹部隱隱作痛,裡急後重等症狀;
  • 腸梗阻徵象。此為晚期症狀,可致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症狀,也可出現腹水黃疸,甚至惡液質等表現;
  • 全身症狀。比如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貧血等全身症狀。
58歲的他腹痛半年,最終卻是這個結果

3警惕老年男性長期腹痛

醫生提醒,如果老年男性長期感覺腹部隱痛,需到醫院進行腸癌篩查,如果同時伴有發燒,則應排查是炎症疼痛,還是腫瘤造成的感染。

所以,老年人肚子疼千萬不要忍著不治,也不能隨意吃止痛藥,以免耽誤診治。

58歲的他腹痛半年,最終卻是這個結果

4腸癌篩查必不可少

專家介紹:年齡40歲以上的人群,家族有腸癌史,出現過便血、慢性腹瀉、腹痛等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可列入高危人群,應該儘早進行腸癌篩查,做大便潛血檢查和腸鏡檢查。對於沒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建議從50歲開始每年進行1次大便潛血檢查,5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

58歲的他腹痛半年,最終卻是這個結果

針對不少百姓不太接受像腸鏡之類 “侵入性”檢查,醫生指出,腸鏡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痛苦,況且現在已經有了無痛腸鏡,對於普通人群,不要害怕做腸鏡,對於高危人群,更要儘早做腸鏡檢查。

治療腸癌主要是阻止癌變進程。腸癌的病變包括腸炎、息肉、多發性腺瘤等,腸鏡可發現一些小的腺瘤,儘快將其摘除,就能終止癌變過程,防患於未然。像趙先生這樣的早期腸癌患者,建議儘快做手術,術後還要按時複診。

但對於中晚期腸癌患者,治療主要是提高其生活質量,儘量減少患者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