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国风经典」《道德经》简释直译(18-19)

第十八章

【导读】本章用辩证法分析大道废弃后社会病态的种种表现。老子认为,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形似相反,实则相成,本是一气相连、对立统一的。“大道”盛行之时,“仁义”这些美好的东西自然存在,社会不缺乏,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当大道缺失、仁义泯灭、社会秩序大乱的时候,人们才会由于缺乏这些东西而大加关注倡导。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

大道废(大道废弃了),

有仁义(才会彰显仁义);

智慧出(智巧频出了),

有大伪(就有虚伪狡诈);

六亲不和(父子兄弟夫妇六亲不和) ,

有孝慈(才会彰显孝慈);

国家昏乱(国家昏乱了),

有忠臣(才会出现忠臣)。
「国风经典」《道德经》简释直译(18-19)


「国风经典」《道德经》简释直译(18-19)

第十九章

【导读】本章针对社会病态,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治世思想。老子认为“圣智”“仁义”和“ 巧利”一样,不足以作为治理天下的法则,只有让人们心灵有所归属,保持纯朴的本性,减少私欲,才能免除世间的忧患。

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

民利百倍(人民可以获得百倍的利益);

绝仁弃义(抛弃仁义),

民复孝慈(人民可以回复孝慈的本心);

绝巧弃利(抛弃巧诈和货利),

盗贼无有(盗贼自然就没有了)。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作为浮文巧饰,不足以治理天下),

故令有所属(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有所归属):

见素抱朴(保持纯洁朴实),

少私寡欲(减少私欲杂念)。

绝学无忧(抛弃圣智仁义巧利这些浮文伪学,就没有忧患了)。
「国风经典」《道德经》简释直译(18-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