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營口駐村幹部的“生意經”成百姓“致富經”

原標題:營口:第一書記念活村集體“生意經”

都說駐村幹部要“紮根”,可徐宏偉一到週末就開車往營口市區跑,車裡塞滿了蘋果箱,在市裡轉圈兒送貨。

一個多月前,營口市721名選派幹部奔赴農村,來自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的徐宏偉出任蓋州市楊運鎮鍾屯村第一書記。徐宏偉發現村民去年收穫的蘋果還積壓著,就借力單位的資源幫忙賣,十幾天賣了兩三千公斤。

這樣的“愛心營銷”,畢竟解急不解難。脫貧攻堅,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徐宏偉的“生意經”必須升級,他把京東商城中國特產·營口館引入楊運鎮,著手開展電商扶貧。

與此同時,蓋州市榜式堡鎮天保村駐村幹部幫助搭建的“天堡電商服務中心”啟動,在此前的試運行中,由笨雞蛋、小雜糧、時令果蔬組成的“端午大禮包”已網售2000多件,村集體賬戶一下進賬8萬多元,130多戶村民受益。

貧困村的貧困,不只是經濟落後,更在於觀念落後。進村前,營口市組織、農業、財政、扶貧等部門對駐村幹部進行了培訓,第一書記們掌握了相關政策、學到了工作方法、點燃了幹事激情。接了一段時間“地氣”後,他們展開了豐富多彩的實踐。

示範引導,群眾參與,利益共享。在大石橋市周家鎮猞猁溝村,來自營口水務集團的駐村幹部古良用單位和扶貧部門投資的40萬元建了5棟香菇大棚,很快見到8萬多元收益。村裡有勞動能力的來掙工資,幹不了活的貧困戶也能拿分紅;榜式堡鎮的“天堡電商服務中心”由市委組織部從市級村集體經濟項目“孵化池”撥款,準備聯合農戶養1萬隻“溜達雞”,把電商的貨源規模做起來。

6月20日,營口市召開了“村企牽手促脫貧行動”對接會,來自164家民營企業的190多個“幫扶者”與貧困村結成對子,駐村幹部成為統籌資源、整合力量、疊加優勢的支撐。

從輸入外部資源到培育市場意識,再到激發內生動力,駐村幹部的“生意經”,已經成為鄉村百姓的“致富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