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撰文 ✎Volador

大概从去年起,如果你还不知道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你可能真的错过了自动驾驶初段最劲爆的一场暗战。为什么不提google的Waymo?因为去年底他们甩手不玩了,说是要专心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

但看看Uber的完全自动驾驶就知道了,现在提它绝对不靠谱,更别指望能很快应用于量产车。所以如果你想尝鲜自动驾驶,选择退而求其次,寻找那些具备处段(比如SAE L2~L3)自动驾驶能力的品牌是最好的选择。

基于这种需求,在众多名牌中,市面上最火爆的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能带给我们什么就变得尤为关键了。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注:为什么我说凯迪拉克Super Cruise能和特斯拉一战,举例来说,堪称全球最权威的DMV(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最近发布的年度自动驾驶车辆脱离报告显示,凯迪拉克仅仅落后Waymo一个身位,二者还遥遥领先其他企业。至于特斯拉?很遗憾他们没参加。但显然后来者Super Cruise已经拿到了和先入场者竞争的入场券。

自动驾驶可能是最看重地域的技术

挺有趣的是,自动驾驶虽然作为时下最尖端的技术,但却也是最看重地域的技术。它不像发动机或者新能源技术,只要研发出来基本放之四海而皆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动驾驶还不能处理好复杂工况。用句时髦的话说,它的冗余还不够多。

正因为这个缺陷,自动驾驶衍生出了两种技术走向。其中最为典型和偏激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关于自动驾驶我们可以聊的东西很多,我们今天重点聊聊识别/定位技术。因为计算量、处理策略这些都是能提供其他手段有效改进的,比如使用更大的处理器、降低模糊认知的容忍度等。但识别/定位技术却如阿克琉斯之踵一样,让其它问题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瑕疵”。比如时下最火热的激光雷达,就属于识别技术的分支。

类比之下,识别技术就好比汽车的眼睛,定位技术就好比“第六感(先知)”,他们都能帮助正在自动驾驶的汽车识别或者提前预知未来的路况。

特斯拉Autopilot要做无差别自动驾驶

有关特斯拉Autopilot的介绍已经很多,一言以蔽之——他们的目标也是从始至终贯彻的观点:不限制使用地域,做无差别自动驾驶。所以你能看到即便是在城市道路下,只要法规允许,想要进入自动驾驶模式,系统也不会拦着你。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Autopilot从两个方面努力。

1. Traffic-Aware Cruise Control(交通感知巡航控制)

听起来很玄幻吧?但其实它和多数的自适应巡航功能区别不大,只不过它的阈值很低,体验更高级(大部分ACC通常在30km/h才能进入);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2. Autosteer(自动转向)

去年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称,自特斯拉2015年安装Autosteer以来,特斯拉撞车率竟然下降了40%左右,是同期量产车效果最好的一位。

作为Autopilot的核心技术,Autosteer使用了环绕车身四周的前置雷达、8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虽然没有激光雷达,但如同他们对电池技术的判断一样(使用松下的18650和2700电池),实用为王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还是不好理解这两项技术,大概可以这么看:Traffic-Aware Cruise Control是用来控场的(稳定驾驶模式),Autosteer则是拍板下决定的boss(决定驾驶模式)。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但Autopilot的缺点我们也看到了,从去年至今他们的自动驾驶事故就没断过,今年甚至几乎每月都在发生(大部分都处在自动驾驶状态)。为此马斯克还在上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发文称,大家都针对特斯拉,希望给特斯拉喘息的机会。

考虑特斯拉是现今SAE L2级别量产车最多的一位,事故量高在所难免,但这也和其自动驾驶的策略不无关系,毕竟无差别驾驶就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环境风险。总不能指望城市驾驶时每位车主都遵守交通规则,每位路人都走规定路线吧?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而且即便大家遵守规则,先后两代特斯拉Autopilot也存在明显漏判的情况。比如他们已经出现不止一次因为漏判导致撞到车道内静止的物体。像2016年的“A Tragic Loss(撞击卡车)”、2017年的“未识别隔离墩事故”等等,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就国内的路况来说,每次使用特斯拉Autopilot你都得小心翼翼,它肯定是高级的体验,但就得看周围的车和人给不给你这个机会了。所以接下来要聊的凯迪拉克Super Cruise的存在就变得很奇妙了,因为它刚好走了另一个极端。

凯迪拉克Super Cruise说一切以安全为前提

从技术上来说,现阶段的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应该用“高速公路单车道自动驾驶”定义更准确。换句话说,它的限制很大,甚至大到换道你都需要手动调整。所以体验连贯性它肯定是不如特斯拉Autopilot的。不过就高速公路驾驶来说,我们并不需要频繁更换车道,所以这个缺点会被弱化。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上文我们聊到了特斯拉Autopilot重点从Traffic-Aware Cruise Control和Autosteer攻坚。凯迪拉克其实也一样,但相比前者,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算特别突出,特别是识别技术,可能仅为Autopilot 1.0的水平。

当然这些并不足以让Super Cruise走向前列。真正让它变得突出的,正是他们刚刚在CES ASIA活动现场提到的一项技术——高精度地图。

按凯迪拉克CT6首席工程师李林登先生的说法:“超级智能驾驶系统是全球第一个使用高精地图数据的智能驾驶技术。”虽然有些王婆卖瓜,比如Waymo、Uber等也在搞这项技术,但他们确实是这项技术的积极拥护者,而且也走在前列。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本次凯迪拉克和高德地图合作,目的是让后者为其提供覆盖国内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及与高速公路相连的所有城市高架道路的高精地图数据,并通过OTA远程升级技术,实现云端更新,保证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

说了这么多,高精度地图有什么神奇之处呢?简单归纳下,有以下几点:

1. 精度更高。普通GPS导航仪精度在10米左右,根本不能准确定位每一个车道,更不用说更细致的标志物(比如上文提到的隔离墩)。现在的高精度地图能做到1米以内甚至更高(20mm),效果要提升好几个层级;

2. 高精度地图能够给与道路基础数据(甚至能给出坡道的度数),建立空间三维模型。这大大降低了实时探测技术需要监控的数据量,将“大脑容量”释放,为处理器专注移动物体提供了空间;

3. 在大雨天或雪天,道路标识很容易被物理掩盖,这也是实时探测技术最怕的问题,因为看不到的时候他们会默认为危险不存在。有了高精度地图就好比有了一把看不见的尺子,时刻都在给你丈量每一寸你走过的土地。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无疑有了高精度地图的保护,Super Cruise的安全性高就能解释的通了。虽然特斯拉也在做自己的地图技术,但看看他们的车载GPS表现就知道了,心思压根不在这上面(高精度地图采集是一个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和金钱的工作)。

但就国内路况来说,常年的修路拆路为高精度地图的采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至今上汽通用还没有公布在国内可使用Super Cruise的路段,相信这会是影响大家是否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雅斯顿小结

理论上来说,特斯拉Autopilot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工作,只要前置摄像头和雷达能“看得足够清楚”。这样的标准很低,同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具体取决于车道标志是否清晰、天气,以及与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

这很符合国内驾驶者的需求——尽可能多的享受到功能的便利性。但它的问题就在于没有针对国内驾驶路况做出特别应对,所以这项技术多数情况下你并不能畅快体验。

实战为王,凯迪拉克Super Cruise和特斯拉Autopilot谁更适合中国

而Super Cruise则不同,由于对安全要求很高,如果能进入使用状态,安全性会更好一些。但问题是,它的使用局限性很大。在市区内,你使用它的机会可能仅限于高架之类了。

另外,目前SuperCruise仅在通用旗下凯迪拉克CT6中提供。而Autopilot在特斯拉Model S、Model X、Model 3三款车型上均有配置。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后者可选择性更大,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不过通用最近说了,将于2020年将Super Cruise扩展至凯迪拉克全部车型,之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到其在美国的其它品牌车辆。虽然中国只字未提,但作为大金主,相信这波节奏中国也会跟上。

About Astoncar

爱车,更多一点

雅斯顿 | 以消费者的目光探讨汽车,分享更多原创真实的汽车观点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