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古代的哪些发明现在成了黑科技?

龚秀梅


刀哥挑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古代黑科技给大家科普下 顿钻

北宋庆历年间发明使用的“冲击式顿钻法”,更是开创人类机械钻井技术的先河。这一深井钻凿技术,后来传到西方,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凿井技术的发展。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深井钻凿技术,被誉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镀铬技术1965年出土的越王古剑,为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宽5厘米,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还有记忆功能。而现代镀铬技术,那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榫卯设计是刀哥见识过最黑科技,且现代工艺都赶超不来的一项。 它的厉害之处就是不用一钉不用胶水粘合便能使事物牢固成型,形成一种天然的美感。“榫卯万年牢”可不是虚话,代表性建筑如:建于1400多年前的山西悬空寺、距今约1000年的山西应县木塔等。


金错刀


TOP1: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只有中国有,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尤其以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最具代表性。全衣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汉代人喜欢用玉衣当殓服是因为他们深信玉能使尸体不腐,玉塞九窍,可以使人气长存。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是如何制作出如此精妙的玉衣,直到现在也没有研究出来。玉衣制作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多道工序,每一片玉的大小和形状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制作过程十分复杂。


据科学测定,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它的工艺繁杂与精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后,历史上再没有出现玉衣了。而这项工艺也就此失传,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也没有办法再复制出来。


TOP2:千年不锈越王剑


越王勾践剑,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铁、硫等。


其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钺王鸠浅”和“自乍用鐱”八个大字,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传说此剑为越王勾践特请铸剑名师经历数年精心铸造出来的。出土之时虽然历经2000年之久,但仍锋利无比。据在场考古人员回忆,一人工作人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可谓削铁如泥,显示出铸剑师高超的工艺水准。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2400多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历史文化价值很高,被世人誊为“天下第一剑”,堪称国宝之宝。


另外,勾践这个铸剑嗜好狂和收藏狂还特请龙泉宝剑铸剑师欧冶子铸造五把名剑,分别为: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都是削铁如泥的绝世宝剑。


这这些宝剑的铸造工艺以现代的科技水平也无法完全破解,更谈不出仿制一二了。


TOP3:瓷器铸造工艺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的名称最早也是由此而来。而中国人的智慧和技艺,都巧妙地融合在这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之中,创造了一个个瓷器中的辉煌之作,这些技艺有的现在已经失传,有的得以传承但却也不完整。


西方人研究了几百年的工艺,都不得其门而入,无法参透蕴藏于此的秘密,现在也不再可能复制出那一个个有代表性的瓷器了。

中国瓷器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唐时的发展,宋朝到了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当时的五大名窑:钧窑、哥窑、汝窑、官窑和定窑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而这些工艺由于各种原因到现在已大多失传,以现在的工艺水平也不可能实现复制,如唐三彩、青花、粉彩、白瓷、青瓷等等。

而今,只有景德镇瓷器仍然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被誊为“瓷都”,在世界上享有很大的声誊,其他都远不如前甚至早已失传多年了。


TOP4:早最的木制无人机及运输工具

《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

这里的公输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鲁班公输班了,据说木鹊是一种以竹木为材的战事侦察不具,可以算做最早的无人机了,以当时的工艺水平,能在天上飞三天而不落下,不可谓不是奇迹。

最早的木制机械运输工具,由我们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所发明,为木牛流马。

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北伐十万大军提供后勤保障立下汗马功劳。


TOP5:河洛图及伏羲八卦

河洛图,又叫“河图洛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著名代表。传说为六七千年前,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


而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现代人们从河图洛书中看到的中国古代天文成就和高度数学成果则是专家们一直在研究和破解的课题。

八卦是中国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用其深邃的哲理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八卦和五行作为独特的中国文化,是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智慧和技艺也有很多实在让我们现在也为之惊叹不已。现在,中华文化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国外精英人士争相研究的对象,作为中国人,传承、开拓、进取、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的事情。


朝闻历史


除了咱们大家熟知的四大发明外,我这里在举几个偏门的:

  • 爆米花机

95后以前的人,在童年时期一定看到过这个机器。现在在乡下,你运气好的话,还会碰上走街串巷的师傅拿着爆米花机。根据科学家的考证,爆米花已经约3000至6700年,甚至更久。所以说,很久以前咱们老祖先已经能够吃到膨化食品了。另外,根据考证,中国也在宋朝时期就有爆米花的记载。

以下文字摘自百科:

清代学者赵翼在他著的《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孛娄诗》 :“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诗人笔下的爆米花不仅写得很美,而且洋溢着生活的情趣。
  • 风扇车

是一种通过摇动手柄,产生风能以此达到清洗粮食的一种仪器。这是一种闭合式的单车,据猜测可能兴起于西汉晚期。这种机器,至今在一些偏僻的山村还在使用着。现在很多清洗设备,都有参考风扇车的影子,只不过现在都用电和齿轮了。

  • 弩机

弩机中最久远的当属青铜弩机。关于弩机,至今还流传于民间,甚至一些军事行动中还在把弩机放在考虑之列。青铜弩机距今已经约有1800年的历史。弩发明后,经过不断改进,后来又发明了大弩车,这种装置可以同时放出60支,杀伤力可想而知。

  • 被中香炉


被中香炉巧妙运用了陀螺仪的原理。请看下图,无论你这个球怎么滚动都不会让里面的香料倒出。位于里面的半圆形香炉通过轴连接,它会平衡转动而不会倒落。

  • 记里鼓车

这是一种自动记载里程的车辆,多用于军事行动中。使用者可自助设置,比如每隔一公里敲打一次鼓。这种机器被机器人专家称做是中国古代机器人。

  • 天平式湿度计

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这是一种测量空气中含水分多少的仪器。装置的一端放炭,另一端放土。当天气干燥时,炭就变轻了,当天气潮湿时,炭吸水变重。据说这种仪器比欧洲相似的仪器早1600年。


阿里风间


中国古代的黑科技太多了,我们不得不感叹中国古代科学家们的惊人智慧,有很多古代的科技现代人都无法理解。

由于古代黑科技太多,很难一一列举,我现在就挑一个比较著名的黑科技给大家讲讲。


地动仪

说道古代的黑科技,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当然,我在此需要纠正的是,地动仪并不是预测地震的仪器(以前很多人都误传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而是测量地震方向的仪器,这一点千万不要搞混了。

地动仪据说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都有一个龙头,龙头里面都含着一颗龙珠。在龙头的下方,相对应的都有一个蟾蜍,蟾蜍的口都张开着。一旦哪个方位发生了地震,龙头里面的龙珠就会掉到蟾蜍的嘴里。张衡的地动仪测量地震是非常准的,在古代科技落后,信息不通的条件下, 这完全可以说得上是牛逼的黑科技了。

当然,这个可不是好事者杜撰出来,在正史《后汉书·张衡列传》是有明确记载的。据说在东汉汉顺帝的时候,有一次陇西方位的龙头里面的龙珠掉了下来,但是人们没有感到地震的迹象,就都怪地动仪不灵。可是过了几天,马上就有快马来报,陇西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如此巧妙的黑科技却在历史中失传了。


木牛流马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诸葛亮发明的著名的木牛流马了,这个绝对算得上是古代让人叹为观止的黑科技。有些人说三国演义是小说,所以木牛流马也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然而并不是,木牛流马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是有明确记载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晋·陈寿《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从这其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确实是古代牛逼的黑科技。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用来运送粮草的运输工具,但是木牛流马并不是一件运输工具,而是两件,分别为“木牛”和“流马”。

木牛流马造型像牛和马,因此而得名,据说它们每次大概能够运送“一岁粮”,大约四百斤左右。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对于古代落后的交通来说,算是行军比较快的了。而且这也节省了大量的马匹资源,可以让战马更好的用于作战而不是运粮。然而,这么牛逼的古代黑科技,竟然也是在历史中失传了,实在可惜。


我的结语

古代科学家的智慧一点也不比现在科学家的智慧低,古代有很多牛逼的黑科技放到现在也是造不出来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可见一斑。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史话漫漫


当今社会的很多常用的东西,其灵感都来源于古人的智慧,说两个比较典型的现代科技作品:

1、古代的地动仪,演变成了今天的地震监测器。古代信息传递慢,早期的地动仪只能探测到哪个方向发生了地址,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精确预测地震的目的,因为当时科学技术水平限制了人的认知,但这一发明为现在的地震监测器打下了基础,18世纪开始陆续有各国的研究机械、地理的科学家不断改善地震仪的功能,直到19世纪才被大规模地投入使用,现在精密的地震仪已经能准备预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地质,帮助人们躲避自然灾害。

2、建筑方面的古代瓦片,让现代的汉能公司获得灵感,发布的产品汗瓦,造型虽与瓦片类似,但实际是一种采用薄膜太阳能技术的玻璃瓦,融合了现代科技,使家家户户拥有发电的屋顶,该产品具备了传统瓦片的所有功能,在防水、节能、使用寿命方面也具有新突破。

中国古代由于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经济,大多数发明都是围绕着农业及少部分商业展开,流传下来的以各类手工艺作品、桥梁建筑、中医数学等为主,比较尊重自然规律,但在自然科学、机械工业方面的发明与研究并没有国外中世纪那么多,而如今国家也在自然科学、工程机械方面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方燕谈


科技其实和文化、观念有着机密的联系,最直白的例子,中国古代并没有“科技”的叫法,而经常听到的是各种术,法和道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的“科技”并不能成为现在的黑科技。

中国传统的观念当中一直有着天地人的概念,比如天时、地利、人和,从中能够看出当时人们对于“科技”的理解和诉求相对要“保守”,更加强调遵循规律、以人为本。而目前所说的科技,往往会有打破极限,突破自然规律的意味。所以,中国古代的确是有着现在不能做出来,甚至无法理解的“黑科技”。


问题是关于中国古代的那些发明现在成了黑科技,这里列举两个例子,仔细想想真的有些“黑科技”。

1、农历

经常提到的二十四节气很好的反应了天气的变化,虽然天气总是变化无常。从目前的观念来看,农历的厉害之处在于,当时人们并没有借助过多的检测工具,大数据分析,依然做出了反映自然规律的农历,并且至今都在使用,可见其影响之甚远。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农历的描述非常形象,并不是单板的数字,可谓是科技和文化的经典结合。

2、古代名医

中国古代有着不少名医的记载,比如华佗、扁鹊。把当时的例子和目前的例子做对比会非常有意思。古代并没有精良的诊断设备,医疗设备,一些医生通过人的感官即可判定病情。如果现在的医疗设备非常高科技的话,那么古代的那些医生也是“高科技”,是一种把人的本能、大脑更加深入综合使用的高科技,那些名医就是没有依赖机器的“高科技”。


高科技是现在的词汇,黑科技更是一个随着网络普及而来的,意思更加前卫的词语。按照目前的观念来看中国古代的一些“科技”,有一些并不好理解,甚至没有那么高科技。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科技”有着和现在并不一样的轨迹,相对更加看重自然规律,强调以人为本。而这些特质,貌似也正好是现在所欠缺的。


MLTech


中华文化渊源流传,先人们的智慧远超出今人的想象。逛贴吧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一篇关于古人黑科技的文章,确实让我非常震惊,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人发明的那些黑科技吧(如果侵权,请联系)。

越王勾践剑:成剑于春秋时代,历经2000多年而不锈,其锋利程度令人惊叹,科技发达的今天尚且无法完美铸造出此剑,黑科技程度,可见一斑。


候风地动仪:天才发明家张衡,经过常年研究,发明了可以探测地震发生的方向。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尚不能精确的探测地震的发生,无法想象在2000年的东汉时代,张衡是通过何等睿智的大脑和精妙的技艺,才能制作成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出来。

王莽时期的卡尺:王莽一直以来都被人称为穿越者,虽是戏谈之言,然王莽时期出土的一件游标卡尺似乎在告诉我们,古人的科技发达程度可能被低估了。这件出土的游标卡尺,制作时代正是王莽生活的年代,不得不令人感到惊叹。



南宋球靴:这双南宋球靴用牛皮制成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都知道宋代蹴鞠盛行,却没有想到竟然连球鞋都能制作出来。


记里鼓车: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放到现在,那就是出租车啊,能记里程,按公里算钱!只能说,太厉害了!


三联甗:出土于商代妇好墓,看到下面这个图,大家想到了什么,这明显是一套组合炊具啊,没想到古人也是如此的潮流。



东汉釉陶烧烤炉: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真的是震惊了一下。烧烤架?不要以为吃烧烤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早在2000年就开始玩烧烤派对了!

看到以上这些古人的黑科技,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被古人的智慧所倾倒?


小镇月明


以下物品基本无法仿制,成为了绝品。所以不分排名。当然一篇文章也无法都总结完古人智慧,还有什么大家可以留言讨论。

素纱襌衣;1972年,马王堆汉墓出土,除了当是名震一时的辛追夫人,这件素纱襌衣,着实震惊了世界。整件衣服,用料2.6平方米,但是重量仅仅有49克。



蛋壳黑陶杯;出土于4000年前龙山文化遗址,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此杯厚度和蛋壳一样,4000年后的今天依然光洁鲜亮。它是史前陶文化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迄今,如此高度都难以达到。



曾侯乙编钟;出土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这样说不明白,简单的说,仅仅比现代乐器钢琴少一个八度。而且在水中浸泡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清脆悦耳。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青铜尊盘;尊上铸有28条龙,盘上铸有56条龙,共84条。在尊上还饰有32条蟠螭,盘上饰有48条蟠螭。玲珑剔透的蟠螭和镂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叠置,整件器物精美绝伦。尊盘上的龙和蟠螭象征着大大小小的诸侯。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现代根本无法仿制。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2000年后重现人间。一把2000年前的青铜宝剑,不仅没有一点锈蚀的痕迹,反而寒光逼人,轻轻松松的割破了16层白纸。即便是现代技术也难望其项背。



金缕玉衣;出土于汉代古墓,目前我国共计出土了20件金缕玉衣,其中中山靖王刘胜,也就是刘备的祖宗的金缕玉衣最为完整,做工最为精美。全长1.88米,共用玉片 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



象牙席;顾名思义,就是用象牙做的凉席,象牙材质既脆又硬,如何能够相到做凉席呢,但是古人确实做到了。有据可考;文献记载象牙席制作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是广东地方官员进献朝廷的贡品,造价昂贵工艺复杂,后来工艺失传,据说现在仅存3件,两件失传。一件在故宫。



乾隆白玉蚩尤环;这个蚩尤环,环上雕有蚩尤人的头像,可以辟邪。这个环的独特在于,把一个圆环从中间切开,制成两个相套的环,每个环都是完整的。再合起来又变成一个天衣无缝的玉环,现代诸多匠人复刻,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人聪明智慧,古人黑科技无数,谢谢传世的绝品,都是古人勤劳智慧的提现,所以不分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