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世上那麼多神佛,為什麼中國人最愛求觀世音菩薩?

春節過後,妹妹家的打掃阿姨回來了。她高興地說,她進門4年的兒媳婦有喜了,我們都向她道賀。因為高興,阿姨的話比平時多了一點,她告訴我們,這是在定慧寺求來的福報。我問,求的是哪位菩薩?她說是觀世音菩薩。我問她只求了觀世音菩薩嗎?她說求了廟裡所有的菩薩,因為進了寺院就要求所有的菩薩,一個也不能少。我又問,既然所有的菩薩都求了,怎麼知道幫上忙的是觀世音菩薩?她說,因為她是懷著誠心專門求的觀世音菩薩。


世上那麼多神佛,為什麼中國人最愛求觀世音菩薩?

本文作者系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教授

在大多數虔誠的中國信眾心裡,觀世音菩薩的地位最為特殊,信眾們大多也只記得其名字。哲學家告訴我們,在所有的信神宗教中,無論是一神教還是多神教,神體現最高價值,體現至善與至美。因此,神對一個人有什麼特殊意義,往往取決於什麼是他心目中的至善或至美。當然,一般老百姓求神時,並不太在乎什麼至善至美,神的法力比善或美重要得多。這位阿姨不過是為兒子向觀世音菩薩求子,她向其他菩薩祈求的也不過是太太平平、闔家康樂。如此謙卑的要求代表了他們心目中全部的幸福生活,至善至美離他們艱難而平凡的生活實在是太遙遠了。

然而,哲學家對宗教發展的解釋,卻似乎能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像觀世音菩薩這樣的“神”,在普通中國人心中有著如此特殊的地位。

宗教是從以母親為神的階段發展到以父親為神的階段的。哲學家艾裡希·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裡指出,母愛是無條件的,母愛保護一切,幫助一切。母親愛孩子,因為那是她的孩子,而不是因為孩子優秀或聽話,也不是因為孩子能滿足她自己的願望和要求。父愛則是有條件的。父親規定原則和法律,父愛的程度取決於孩子服從他的程度,“父親最喜歡那個與他本人最相象、最聽話和最適合當他繼承人的兒子”。

即使在只信奉父式主神的宗教裡,人希望得到母愛的願望仍以某種形式保留下來。比如,羅馬萬神廟裡仍然有慈母的形象;猶太教中一些神秘主義流派裡,保留了母神的許多特徵;天主教裡,有聖母院和聖母瑪利亞⋯⋯中國的民間信仰裡,似乎沒有一位特別的父式主神,因此,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便以慈母形象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主神。

成年人有苦求時,或許首先會想到神明或菩薩,孩子在有求於人時,首先想到的則是父母。父母如何應對孩子的要求,答應或不答應孩子的哪些要求,就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成長教育。這不只是如何要求幫助、向誰要求幫助的教育,而是一種愛的教育。

要求與乞求不同。我們只向愛我們的人——至少是有理由或應該愛我們的人——要求幫助。母愛是無條件的,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在孩子有求於她時,她總會給予愛護或幫助。這樣的愛是不容懷疑的。弗洛姆說,“通過努力換取的愛往往會使人生疑。人們會想:也許我並沒有給那個應該愛我的人帶來快樂,也許會節外生枝——總而言之,人們害怕這種愛會消失⋯⋯靠努力換取的愛常常會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愛,是因為我使對方快樂⋯⋯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正因如此,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著對母愛的渴望。但是,只有母愛沒有父愛,又有使人失去自我要求和自我判斷能力的危險。

父愛則是有條件的。“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像我”。 父愛有其積極的一面,它要求我們努力爭取才能得到;但也有消極的一面,父愛要求服從,違背父意是一樁罪孽,享受父愛的代價是屈服和順從。

但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終究是從有求於人變成有求於己。無論是相信一個無條件愛自己的母親,還是一個能幫助自己的父親,都是成熟之前的幼稚狀態。這種幼稚狀態雖然被許多成年人克服,最終還是以求神拜佛這樣的形式保存了片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