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共享經濟,虛假繁榮

共享經濟,虛假繁榮

共享時代已經來臨,而泡沫也正在吹大!

最近德媒批評共享單車為“白痴經濟”的文章,引起了國內一些朋友的強烈共鳴,其背後的邏輯再簡單不過:見不到收益的燒錢模式,還要繼續到什麼時候?不知從何時起,大眾創業成為潮流,只要有一個好點子,你就可以在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如此瘋狂的造富模式,在創造一批批獨角獸企業的同時,也在助推新的泡沫經濟,造就虛假繁榮,儘管人們早就忘記了世紀之交的那場互聯網泡沫撕心裂肺的爆破聲!

滴滴氣勢洶洶的出場,又暗淡無光的默不作聲,曾經許諾要造就“1330萬司機,3億用戶”的滴滴,只兌現了207萬司機日均160元的收入。這中間固然有監管收緊的約束,可是最關鍵的在於其能創造的利潤難以為繼!當原本燒錢補貼的火爆期結束,誰還能一分錢補貼不拿去和出租車一決高下?能發現機會固然可以拔得頭籌,但若僅僅停留於破壞而非建設者的角色,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我們才真正知道誰在裸泳!

共享單車的橙黃之戰硝煙未散,小鳴、哈嘍等一大批後起之秀又加入火併的爭奪戰,原本的市場就這麼大,除了依賴價格戰拼個你死我活外,還有其他絕招嗎?用投資人手中發燙的現金燒熱市場氣氛,然後再推高估值繼續玩擊鼓傳花的遊戲,至於泡沫在何處破碎、繁榮到何時中止,那都不是套現出來的先入者所考慮的事情。儘管橙黃已經決定在帝都投放新車,可是擁堵已成問題,監管必將介入,價格戰依然繼續,新一輪的估值又在水漲船高,沒人知道那押金會不會成問題!

德媒所講的“白痴經濟”,其實是在質疑共享單車的可持續性。不同於傳統的輕資產模式,共享單車是實實在在的重資產,僅僅依靠單一租金收入的盈利模式能否維繫燒錢模式的繼續,德國佬是懷疑的!可是,如果忽略了共享單車所處的獨一無二的國內環境,那就太小瞧中國的投資人了,這群智商超群的精英們,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自己的投資打水漂,最終,會有人接盤的!任何泡沫,在人性的貪婪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計,這就是資本逐利的本性。

摩拜自己公佈的數據顯示,一輛單車平均每天被使用3.5次,德國佬自己一算,如果微薄的租金收入是無論如何也支撐不了共享單車的未來發展的,於是大聲的喊到:警惕白痴經濟!可是他們忽略了共享單車規避監管的準金融特性,豐厚的押金源源不斷的貢獻著實體經濟萬分渴望的現金流,這是一切實體經濟望塵興嘆的地方,這也是共享經濟可以保持一枝獨秀亦或稱之為虛假繁榮的唯一理由:有錢,任性!

共享單車如今面臨的問題在於,行業的攤牌更待何時?當你不燒錢就無法爭奪市場的時候,所有的參與者都在苦撐著,寄希望於踩著別人的屍體喝酒吃肉,也可能自己首先成為那一個倒下的人。三月份在帝都,騎摩拜未曾花過一分錢;五月份在廣州,騎摩拜亦未曾花錢;七月份來武漢直到今天,小黃、哈嘍輪流騎,一分錢都沒花過;我在說明什麼問題呢?當免費成為一種常態的時候,往往也意味著這本身就不正常!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共享單車不是搞慈善,投資人的錢需要回報,市場法則也會無情的淘汰自作孽者,誰能笑到最後,誰也未必是最後的贏家。滴滴吞併優步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呼風喚雨,這不正是前車之鑑嗎?哪怕沒有網約車“紅旗法案”

的出臺,當補貼難以為繼、當平臺的抽成與日俱增時,人們對網約車的熱情也將不可避免的從人間蒸發,所謂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前提是你要持續保持廉價的服務!

共享單車亦是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今單車之所以還能繼續投入新產能,全靠兩部分的收入:投資人的原始投資和押金的週轉,租金收入能維持運行成本和折舊就不錯了。一旦新的攪局者打著免押金的噱頭闖入單車市場,原本的市場生態都要被顛覆掉,你若跟進,那往往意味著飲鴆止渴,相反則只有眼睜睜的看著市場被別人佔領。

互聯網時代,給予了共享經濟崛起的平臺和機會,也給予了它吹大泡沫走向一輪毀滅的全部可能。正如世紀之交的互聯網泡沫並沒有消滅互聯網一樣,新的泡沫經濟也未必能阻止共享時代的到來,但是新一輪的虛假繁榮將在泡沫破碎的時刻蕩然無存。共享經濟的美好藍圖,正在為新一輪的博傻遊戲補充籌碼,誰能坐在賭桌上贏得“白痴經濟”的未來,誰將接過“泡沫經濟”最後一輪的接力棒,誰會死於“虛假繁榮”,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