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六安教師集訪討薪該問責的是誰?

在中國民間一直流傳一句話:“民不與官鬥”,而中國民眾的忍隱功夫都是十分了得,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上訪,不會集體散步。大多數是被逼無奈,方才出此下策,因為當一個人被逼走投無路的時候,往往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而在普通民眾的意識裡往往認為上訪之事都需要鬧大,只要引起媒體和領導的關注,那麼問題就會得到解決。反之,可能會被無限期的拖延,這些問題從每個熱點事件中便可看出來,但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道理,若每個事件都要鬧大才能解決,中國的文明又從何談起呢? /<font>

近日,六安市教師集體討薪事件鬧的沸沸揚揚,在事件出來之後,在網絡和媒體掀起執議,人們對教師討薪的事件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在中國,農民工討薪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事,因為他們生活在底層,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因為法律的天秤是傾向權貴階層,而農民工最後都能吃啞巴虧,但他們內心憤怒暴發的時候,也只能學學馬家爵演一出血淚的反抗。要知道,社會上之所以存在戾氣,多數是逼出來的,如果我們只是痛批某個犯罪份子,而不去找社會的原因,那麼這樣的問題是永遠無解的。 /<font>

對於教師討薪事件的發生,很多人都感到痛心,但我希望大家應該找找事件的原因,為何這個事件會發生,是教師無理取鬧,還是有關領導無做非為,苛扣工資呢? /<font>

在事件出來之後,六安市政府辦發出公告稱: /<font>

27日上午8時40分,上訪教師聚集滯留在六安市政府南大門,且圍觀人員越聚越多。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趕到現場接訪,勸導上訪教師不要堵門堵路,選出代表到市信訪局依法理性表達訴求,但沒有起到作用。在現場,民警多次進行法律宣講和勸導,告知其行為已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國務院《信訪條例》有關規定,應立即停止集訪。在勸導無效的情況下,公安民警依法帶離言行過激人員,於當日下午三點之前分別交由所在地和有關學校負責人引回。在帶離過程中,少數公安民警執法方式簡單粗暴。對此,六安市人民政府表示誠懇道歉。集訪發生後,六安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此事,明確處理意見:一是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牽頭、市監察委及相關部門組成的調查組,對此次集訪處置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調查,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若發現公安民警在執法過程中存在違紀違法行為,將嚴肅執紀問責,決不姑息袒護。二是市、縣領導深入全市所有中小學開展大走訪活動,瞭解教師工作、生活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學校和教師提出的有關問題。今天上午,調研走訪活動已全面展開。 /<font>

在官方公告之後,我更想聽的是討薪教師的心聲,因為偏聽則暗,兼聽則明。若一個事件的發生,只聽一方解釋,而未聽到另一方的解釋,難免會出現一方解釋的來掩蓋另一方想表達的想法,民眾就看不到真相了。 /<font>

其實對於官方的公告是否會取得民眾的信賴呢?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群知書達理的教師會集體上訪討薪呢?難道當地教育局領導沒有責任,難道學校領導沒有責任,而只是簡單的把包袱扔給一些粗暴的警察,顯然是站不住腳,非但不能取信於民,相反會招來民眾的反感,因為這些警察動粗,那是受到上級領導的命令才敢這樣做。所以,對待這樣的公眾事件,一定要做到天下為公,不要為了掩蓋自己的醜陋,而否認其他人的光芒! /<font>

我希望在教師集體計薪事件,應該要對當地不作為的官員進行問題,不能把包袱扔給警察讓他們背黑鍋,因為警察與老師都是兩個委屈的群體,一個受命於人,一個群體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真正起作用的則是背後指揮的人,這樣人如果不處理,那麼今後就變本加勵,坑害民眾,那麼到時民眾便遭受各種各樣的不公! /<font>

六安市政府表示決不姑息,那麼麻煩先問責誰呢?是警察還是當地教育局不作為的官員呢?是的,六安教師討薪事件鬧大了,眾人皆知,但如果不把為何發生這樣的事件主因找到,還是該問責的人處理掉,那麼像這樣的事件還會重蹈覆轍成為社會不平的矛盾! /<font>

六安市政府若真心想辦事,那麼處理人就要抓準,抓穩,抓狠,警察雖有些過份,那只是奉命行事罷了,但又是誰下的命令呢?還是教師討薪的源頭又是誰佔燃的,又是誰苛扣教師的工資,這種疑問若不能公平處理,那也是逢場作戲,會遭民眾笑話!/<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