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初學者能臨摹吳冠中的畫嗎?


關於“初學者能臨摹吳冠中的畫嗎?”這個問題,

作為極愛吳老作品的粉絲 ,默默我來拋磚引玉下

(默默輕娛樂:以不一樣的新鮮角度解讀各類藝術繪畫,藝術輕鬆很好玩)

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我會加上吳冠中先生的一些精彩畫作,再結合吳冠中先生親自撰寫的自傳《我負丹青》展開說,在對吳冠中這個人、以及他的作品有了更清晰全面的認識後,相信大家對“初學者能臨摹吳冠中的畫嗎?”,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在說完這個問題後,我還附加了一個“吳冠中作品之精選書單”,按簡易程度逐層深入、內容豐富精彩,主要包含:吳冠中精彩作的欣賞、吳冠中畫作的創作故事、吳冠中先生對藝術、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信大家在看了這幾本書之後,都會有所收穫和啟發,無論你是藝術從業者、美術系學生,或是愛好者。


說起吳冠中,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是他一系列的江南風景畫,如詩如畫的白牆黑瓦,小橋流水?

還是他那幅著名的《獅子林》,幽美的蘇州園林和奇特的太湖石?

亦或是他那幅油畫長卷《長江萬里圖》,磅礴雄渾的氣勢和祖國的大江南北?

吳冠中的作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我們對於他作品的印象,總是會和極其高昂的畫價聯繫在一起。從2007年的墨彩畫《交河故城》拍出4070萬高價,到2011年的墨彩畫《獅子林》拍出1.15億元天價,再到2016年的油畫《周莊》,更是拍出了2.36億的天價,不僅刷新了吳冠中本人作品的拍賣紀錄,更是刷新了中國當代油畫的拍賣紀錄。

吳冠中的作品為什麼能不斷拍出天價?他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他的作品又好在哪裡?我們能不能臨摹借鑑他的作品呢?

通過了解吳冠中,讀懂他的作品,我們應該能更好地找到答案。


吳冠中是我國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同時也是國際上知名的畫家。

他先後學藝於國立杭州藝專和法國高等美術學院,回國後曾任教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藝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吳冠中歷經數十年坎坷艱辛,人生跌宕,始終不放棄對藝術的追求。他一生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他的作品吸取、融和了中西方藝術的精髓,受到世界範圍內的廣泛關注。

世界藝術之都的巴黎,更是對吳冠中的藝術予以高度讚譽,授予他法國文藝最高勳位、巴黎市金勳章。2002年,吳冠中被選為法蘭西學士院通訊院士,這是法蘭西學士院成立近兩百年來首位獲得這項殊榮的亞洲人,吳冠中可謂是名副其實、融貫中西的一代繪畫大師。


吳冠中之所以獲得盛名享譽世界藝壇,不僅是由於他曾經為中國的藝術教育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和貢獻,不僅是由於他長期在逆境中始終堅持藝術耕耘七十餘年,海內外輿論對他的高度評價,更是由於他在中西方藝術結合中做出了獨創性的傑出成就。

我將用以下四組短語簡單說說吳冠中先生:

一.西方,東方

二.畫家,文人

三.寫生狂人,苦行之僧

四.多元混雜,純粹歸一

一.西方,東方

吳冠中的“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為什麼會提出這個觀點,他又是怎樣在作品裡表現的?

吳冠中學藝於杭州國立藝專和法國高等美術學院,在杭州藝專接受林風眠先生中西結合的教學方針,兼學西方現代繪畫和中國傳統繪畫,在巴黎學畫接觸到更多西方繪畫流派。

中西兩方深厚的學習,更為廣闊的視野和見識,是吳冠中融和中西藝術的基礎,“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最早的啟蒙。

學藝於西,吳冠中發現西方繪畫重視覺形象,視覺美感是畫面主體。他重視西方的構成、形體的拓展與緊縮、色彩的呼應和相互滲透……於此學習與吸收,融和與改進。


學藝於東,吳冠中窺見中國繪畫偏重情意,畫面著力於意境的經營。他吸取東方的中國抒情的筆墨、民間的真趣、深邃的意境……在此基礎上臨摹與借鑑,反思與創新。

“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西方現代繪畫與東方審美相互吸取、融和,繼承與發展,突破與創新。吳冠中深刻認識到,中西方藝術文化間的相互交流,是社會發展之必要,時代發展之趨勢。

吳冠中的作品是東西方藝術融合之程上,不容忽視的佳作。


畫家,文人

畫家和文人的雙重身份在吳冠中身上融為一體。

蘇東坡評價王維:“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很多人在看過吳冠中的作品後(尤其是江南題材的風景),也常常有亦詩亦畫的感覺。

畫家的眼,文人的心

江南水鄉不只是畫,畫中更重要的是蘊含的水鄉韻味和悠長意境遠,白牆黛瓦、小橋流水人家,湖泊池塘、綠柳清花。

文人之心,畫家之眼

發現、提取古代作品中的美感元素,發展、表達結合現代繪畫造型,靜止畫面賦予激情動感,黑白畫面重新煥發精彩。

吳冠中寫道:有人說詩是文之餘,我的文是畫之餘,是畫之補,是畫道窮時的美感變種。他的畫與詩已經是統一的整體,難捨難分。

所以吳冠中的作品給人的感覺總是極為別緻而有韻味,他的畫是詩、詩亦是畫。


寫生狂人,苦行之僧

作為風景畫家,寫生當然少不了,吳冠中可以說是我國、甚至是世界上外出寫生最多的畫家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吳冠中寫生時間長達六七十年,而在大約四十年的時間裡,他每年外出寫生不少於六個月,足跡遍佈中國九百六十平方公里,水鄉、山村、叢林、雪峰,從東海之濱到西藏邊城,從高昌古蹟到海鷗小島,全都有他的足跡。

在照相機流行、照片簡單易得後,吳冠中還是堅持現場寫生。吳冠中的寫生從來不是舒適安逸的,揹著沉重畫箱畫材、簡衣素服運動鞋,苦行走江湖。

他認為,寫生不只是單純的對自然風景的簡單描寫和複製,更重要的是在看到景色時最直接、最真實的觸動和感受。


吳冠中說,“猶如獵人,我經常入深山老林,走江湖,獵取美感。美感即像白骨精一般變幻無窮,我尋找各種捕獲的方法和工具,她入湖變了游魚,我撒網;她效仿白鷺沖霄,我射箭;她偽裝成一堆玩石,我繞石觀察又觀察……”使盡繪畫十八般武藝、尋找美捕獲美。

他畫大江南北、祖國河山,他畫邊陲小城、異域風情。

“移山倒海、移花接木”,橫與豎、畫面縱橫之術……寫生賦予了吳冠中更多的靈感和啟示。他的風景畫之所以如此別緻,都是他直面自然、竭力捕捉美的第一感受。

在吳冠中的寫生片段中,在一覽他的寫生足跡,一窺他的創作狀態時,更體會了他的思考和心路歷程。

吳冠中一生對美的追求,寫生數十年的執著,他是終其一生於藝術漫漫長途上、跋涉的苦行之僧。


多元混雜,純粹歸一

有人評價說吳冠中是中國的梵高,不對,也對。

不對,在於吳冠中身份之多重,表現手法之多重:

畫家、藝術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

繪畫、文章、言論、思想

油畫融入東方元素、中國畫吸取現代造型

黑白灰構成、紅黃綠紛飛

點線面、具象畫與抽象畫……

雖看似令人目迷,但萬變不離其宗,其核心是對美的極致追求。

也對,在於吳冠中對藝術的狂熱之情與終生追尋:

環境極苦、道路維艱,傾注一生、身負丹青!


吳冠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作品到底好在哪裡?我們能臨摹吳冠中的作品嗎?

可以臨摹的,只要對吳冠中的畫有觸動有感覺,提起筆就自在地畫吧!哪怕是初學者、外行人,我們都有對美之感受和追求的自由。

但又是難以臨摹的,吳冠中畫作中深邃的藝術思考和悠長意味又是難以複製和表達的。



這裡問題就說得差不多了,下面是 “吳冠中作品之精選書單”,內容極為豐富精彩,相信大家在看過這幾本書之後,都會有諸多收穫和啟發。

1.《吳冠中畫作誕生記》

採用畫作配以文字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現了吳冠中作品的創作歷程。你能看到吳冠中具體的創作方法,從中感受他細膩敏銳的感情,以及他對藝術和人生的感悟。

2.《吳冠中速寫意境》

非常精彩的速寫風景集,絕不遜其它精品攝影集。書中的速寫作品或寫意或精刻,幅幅精彩、極富感染力。

3.《我負丹青》

這是吳冠中先生在84歲高齡、身患重疾與病痛抗爭時寫下的。耄耋之年、回首往昔,吳冠中用最真摯、質樸的語言,記錄了自己一生的發展與轉變,思想與洞見。是想了解吳冠中先生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4.《吳冠中文叢》(共7冊)

吳冠中最主要的人生、藝術,思考及感悟等類文章最全收錄,內涵豐富,旁徵博引,精彩異常。

*《橫站生涯》

收錄吳冠中重要的生涯記事、具有廣大影響作用的思想創見。

*《文心畫眼》

吳冠中對數十幅畫作的得失反思,及畫裡畫外的背後故事。“詩畫點語”,詩畫合一,美感享受。

*《足印》

吳冠中的寫生足跡,他走遍大江南北、異國他鄉留下的足印。

*《放眼看人》

收錄吳冠中論述人物的60餘篇文章,這裡有中西方文化、藝術的對話與碰撞,師友間的深入交流。

*《背影風格》

吳冠中對創作、藝術發展的探討,對中西方文化、科學與藝術的思考。

*《短笛》

收錄多篇吳冠中見解獨到、思考深刻的短文,“短笛聲聲醒耳”,篇幅雖短、震人發聵。

*《老樹年輪》

收錄吳冠中年譜,珍貴照片、信件等。

吳冠中先生除了給予我們極大的繪畫之美的享受外,

他對於人生、對於藝術的深入剖析和見解,更是留給我們的、極為珍貴的財富。


以上是鄙人之拙見,朋友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解讀,歡迎留言交流!


默默看藝術


中國畫學習課程,臨摹是一項重要的大課堂。與寫生、創作並列為學習中國畫的一體三基石。

不過,怎麼臨摹,臨摹哪些作品。作為基礎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臨摹課程,教師的建議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對於初入中國畫學習的同學朋友,老師的建議,一般是首先學習古代優秀範本作品。

這些作品不一定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但一定是規範技法純熟法度嚴格的作品。

例如學習山水畫,宋代的郭熙、范寬的作品,元代黃公望的作品都是首選。


學習人物畫的唐代的《虢國夫人春遊圖》、《搗練圖》、《牧馬圖》等都是首選。

進入高級階段,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作品來臨摹。


臨摹是一種學習修為,永遠沒有止境。初學臨摹要亦步亦趨。這一階段,主要是瞭解中國畫的基本規律,高級階段可以繼續亦步亦趨地學習,也可以用“意臨”的方法學習,主要是錘鍊自己的繪畫理解力的創造力。

吳冠中是當代美術大師,他的作品富有創造性,是新時代的中國畫,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不過,初學吳冠中的作品,沒有深厚紮實的中國畫基礎訓練,不建議臨摹。


學習中國畫有多種方法。臨摹既有複製式臨摹也有創作性的意臨等不同的方法。

學習中國畫最好把基礎打好,有一個紮紮實實的繪畫基礎。臨摹也好創作也好,我們就會沒有技術障礙。


我們建議。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最好做到臨摹寫生創作三位一體。不要認為臨摹和創作寫生不是一回事。

吳冠中非常重視寫生,他的作品就是寫生和創作一體的成功實踐,我們應該多多學習他的美術思想。



千千千里馬


吳冠中的畫,初學不建議臨摹。吳冠中的作品看上去簡單,有些作品就是寥寥幾筆,好像是亂塗的一樣。實質上,吳冠中的作品是需要很強的基本功,不說其他方面,就線條這一方面,吳冠中的線條不是一般的好。就這一點,初學是無法辦到的。初學就吳冠中的畫,容易誤導去刻意的亂塗亂抹。初學還是踏踏實實的練基本功吧。


墨荷素魂


初學者能臨摹吳冠中的畫嗎?應該說能臨,但要分步驟進行。

因為吳冠中的畫,分為好幾個階段,即前期、中期、後期、晚期。吳冠中的藝術實踐告訴人們,他的後、晚期的作品,不但將西畫技法和水墨畫相結合,而且還加入抽象、印象的概念,對於初學者不能去模仿,在沒有完全理解的情況下,反而會誤入歧途。

如果作為學習來講,先臨摹他早期的作品,待臨摹中有所起色後,再臨摹中初的作品,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習,我想要穩妥一些,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吳冠中早期作品


吳冠中中期作品


吳冠中後晚期作品


硯邊點滴


吳冠中的畫乾淨利索、寧靜致遠,意境十足,簡單的畫面帶有一種倔強而儒雅的力量。他的畫是圖式組織出來的情趣韻動,是色塊互相陪襯點綴而形成的美感,是要揣摩、要感受才能受益的,如果僅僅是韻律全無的照點畫點,照線畫線,臨摹他對繪畫的進步作用不大。或許還會影響你審美觀念的偏向。

初學者學國畫,建議臨摹古典原作。現代畫家也是從古人傳承過來,然後師古不泥,歷練一生才達到得心應手的。現代畫作可以多按摩、多思索,但是不建議臨摹,免得壞了審美。

國畫分為工筆和寫意。推薦一些臨摹書籍。

工筆

  1. 人物

《八十七神仙卷》《簪花仕女圖》《洛神賦圖》《虢國夫人春遊圖》等

《八十七神仙卷》

《簪花仕女圖》

《洛神賦圖》局部

《虢國夫人春遊圖》

2.山水

山水小品

3.花鳥

宋代小品、宋徽宗、陳老蓮花鳥集


寫意

1.山水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夏圭《溪山清遠圖》

夏圭《溪山清遠圖》局部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2.花鳥

八大山人、齊白石、 吳昌碩、徐熙、陳淳

3.山水

石濤


三品美術館


當然能臨摹。我學畫都是從歷代傳世大師的名作入手,如李成、范寬、李唐馬遠、夏圭、唐寅、陳少梅等。












告訴我怎樣逃離地球


本人是小時候粗略學過幾年水墨,主要還是寫意花鳥魚蟲,工筆花鳥只完成過有限的幾幅畫。結合我個人的經歷和學到的東西,和題主分享一下:

1、初學者在學什麼?

初學的重要在於打基礎。學習無外乎兩點,一點是練習技巧,一點是領會要意。寫意對於筆墨的運用有很多技巧,這是創作的基礎。大家都看齊白石先生的畫覺得拙樸,但是真的臨摹過才知道,寥寥數筆就勾勒一隻蝦,那麼每一次下筆都是關鍵。而第二點對寫意的理解,是日積月累的一種領悟,這個也是終身學習。

2、吳先生的作品是否適合?

初學者臨摹作品最好是找對於你正在學習的技法有借鑑意義的。吳冠中先生大部分是寫意山水,他的啟蒙老師是潘天壽,學習時大量臨摹過古人的作品,比如石濤,但是吳冠中先生自己也說過,自己的水墨大異於同潘老師學習的傳統技法。所以從初學的角度,最好還是找一些傳統技法比較有代表性的畫作,可以請老師針對你的進度做推薦。所以從這個角度,最好還是把基礎打牢,走過這段艱苦的時間,在開始自己風格創作的時候,可以再尋找一些有個性的畫家,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來。


知了放映廳


初學者,入門者均不宜臨摹,吳先生作品,注重品格而非技巧,注重形式美感之探索,注重東方意境西方形式之融合,注重情感之表達。如要臨摹,不如去讀,讀懂吳先生的創作思路,表達方式,表現形式,理解其藝術思想及處世人格。





小農陶夫


不可以。吳冠中的畫看似簡單,實則有深厚的中西繪畫功力。是在平淡中見真功夫,初學者不易臨摩,並且可能走彎路。建議從基礎學起,到有一定造詣再行臨摩。謝謝!


何志平39


看您的學習目的了,如果就是喜歡,想畫幾張玩玩兒,除了超寫技法上沒有辦法臨摹,別的都可以臨摹,最多是效果不好。比如吳先生的油畫作品也是有國畫根基在裡邊的,如果沒有繪畫基礎的話很可能臨摹出來的作品有形無意。

如果是想要長期系統的學習繪畫,建議開始還是以基礎為主,根基打牢,再對多種流派和技法進行臨摹和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