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唐朝中國的“變色龍”:變色不行,可我會唱歌啊!

在唐段成式的筆記小說《酉陽雜俎》裡,記載了一種怪蟲,狀似“蛇醫”,腦袋能快速變化,成為十二個時辰的模樣。這個記載實在是非常讓人摸不著頭腦,十二個時辰長啥樣?唐代孟琯的《嶺南異物志》也提到這種怪物,他說,它的腦袋可以隨十二時辰,變成十二生肖的樣子,子時鼠,丑時牛,亥時豬。

話說圓明園造什麼十二獸首啊?造一個它就夠了。

唐朝中國的“變色龍”:變色不行,可我會唱歌啊!

雖然描述怪異,但這種怪物的名字並不(太)陌生:避役。今天提到避役,是指變色龍(避役科,Chamaeleonidae),“蛇醫”一般是指石龍子(石龍子科,Scincidae),一類常見的小蜥蜴,變色龍是蜥蜴,所以看上去像蛇醫。變色龍以變色聞名,所以避役的腦袋能隨時辰而變。說起來好像很有道理。

唐朝中國的“變色龍”:變色不行,可我會唱歌啊!

變色龍

但是,中國沒有變色龍,也沒有人刻意引進變色龍。第一個告知中國人“變色龍”存在的人,可能是明末來到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他編制的《坤輿萬國全圖》,介紹了許多外國動物,包括變色龍,他稱之為“革馬良獸”(“Chamaeleon”音譯),說它身無定色,遇到什麼顏色,就映出什麼顏色。

唐人所謂的“避役”是什麼呢?清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他講到,廣東有一種異蟲,名叫蛤蚧。據說它從早晨到黃昏,可以變十二種顏色。但有人抓到它之後,放在籠子裡觀察,發現它只能變黃、褐、赤、黑四色。

蛤(是gě,不是há)蚧這個名字,在今天是指現存最大的一種壁虎(學名Gekko gecko),分佈於南亞、東南亞,因為被捕捉作為傳統藥材,種群數量縮減,在中國為二級保護動物。

唐朝中國的“變色龍”:變色不行,可我會唱歌啊!

蛤蚧

屈大均對蛤蚧的描述,和今天所謂的蛤蚧非常相似。似蜥蜴,短尾,長五六寸,背綠色,有黃斑點,斑斕如古錦,叫聲如自呼其名。唯一不符的一點是,他提到蛤蚧有毛,這也許是指蛤蚧皮上凸出的疣瘤。

蛤蚧可以改變體色深淺,雖然沒有變色龍那麼神乎其技,但說它能變色,肯定沒錯。它是聲音最響亮的壁虎之一,叫聲是兩個音節的嘎嘎聲,“蛤蚧”一名即得自此(但在我聽來更像“咕嘎”)。變色和十二時辰的描述,與段所謂“避役”重合,我們可以判斷,“避役”一名,最早是給蛤蚧使用,後來被變色能力更強的變色龍頂替了。

唐朝中國的“變色龍”:變色不行,可我會唱歌啊!

蛤蚧能把體色變暗

屈大均還說到一件有趣的事,蛤蚧的叫聲和歲數相符,一歲一聲,有的連叫數十聲,就是蛤蚧中的長者了。這個說法倒不完全是杜撰,這種壁虎的叫聲,確實跟年齡有關係。三歲以上的蛤蚧,能連續鳴叫8-12次,而三歲以下的,鳴叫次數一般在8次以下。蛤蚧的鳴叫在繁殖期最頻繁,大概它可以通過叫聲傳遞某些信息,比如求偶炫耀(也就是說,和某些無尾目兩棲類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