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生存在医院里的回扣与红包

生存在医院里的回扣与红包

朋友的家人去医院看病。看完之后去药房取药,负责拿药的医生看到单子后乐了,说:一般人可拿不到这样的药单。

虽然病情不清,但拿到的几种药算下来,总价还不过100块钱。

据说药的疗效非常好,很快病愈了。这是真事,不是段子。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朋友的家人跟医院的副院长关系非常好,早就跟医生打过招呼。

价格管制

医疗服务价格受到管制,本来医生挂号的费用按市场行情可以达到1000元,可医院里的挂号费仅仅是100元。

看似消失掉的900元会通过其他方式回流到医生的口袋里。货币似水,有流动性,哪能说管制就能管得住呢。

常见的两种回流方式:收红包和以药养医。

给医生送红包是明智之选。

简单例子如下。

小欧去医院看病,病情不严重,不需要拿药,挂号费是100元,加上小张给医生送的900元红包,总计1000元。

医生诊断,然后告知:早中晚多喝热水。看病结束。

以上情况是最理想的。

不太理想的情况是,小欧去挂号,挂号费100元。

这时候医生诊断,告知,开药,然后附送温暖关怀:记得多喝热水。

你去药房取药,看病结束。

开药的费用是多少呢?

900+101=1001元

900块钱是医生应得的费用(与挂号费相加正好1000元)。

那101块是药的成本。不好意思,羊毛还是要从羊身上薅。

多花了101块钱是不是觉得不多,拿到一堆药还觉得还挺开心的?

小心变成欧阳峰。

从以上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送红包造成的浪费是很少的。

而不送红包,医生通过以药养医的方式收回自己应得的报酬过程中,浪费严重。

药品的竞争

医生给病人开药,开哪种药?

甲厂的药和乙厂的药虽然叫法不同,但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本来正常的竞争应该是,拼质量,拼价格。质量应当越来越好,价格应该越来越低。

可现在药物的销售很大程度上是医生说了算。非消费者直接购买。

这时作为药厂的医药代表就应当不辱使命,充分尊重游戏规则,搞定医生(注:没有歧义)。

这时候就有了医药回扣。

医药代表拿到单子后,跟医生约定好回扣,按医药销售价格的百分比结算。

在这种游戏规则下,高价药自然受宠,低价药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需要说明的是,价格高低与疗效并不是正相关。

在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的背景下,低价药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很多药厂会因为低价药不再有利润空间而逐渐停止生产。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你怎么保证没有了价格管制之后,医生就不会给病人多开药了?

人类的竞争都是很谨慎的,为了自己一丝一毫的利益。

医生的竞争对手是其他的医生,价格是供需关系的体现。

你去医院的门口找黄牛打听一下,哪个医生什么价格都是非常清晰的,再好的医生也不会无限要价。

价格管制是医生收红包、收回扣的根源,可价格管制的废除却不太容易。

这些伤心事留到以后再说吧。

以上只是理论分析,考虑到大千世界,人性复杂,人情冷暖,所以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