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緊抓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廣東自貿區再突破

粵港澳資訊20日 近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在廣州市南沙區召開,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會議上指出,廣東要準確把握自貿試驗區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對標“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聚焦改革創新持續發力,進一步挖掘自身潛力和動能,以自貿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引領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作為第二批自貿區中的一員,三年的試驗窗口期已至,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謀劃新一輪的改革創新舉措,成為廣東自貿區面臨的新命題。

一個背景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在即。馬興瑞指出,要充分認識建設自貿試驗區對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意義,全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努力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輻射和引領作用。

緊抓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廣東自貿區再突破

緊抓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廣東自貿區再突破

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過去三年時間裡,廣東自貿區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今年4月,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課題組編制的《2017年度廣東自貿區運行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的62項重點任務實施率達到100%,其中完成實施50項,完成實施率80.65%。

從制度創新看,廣東自貿區得分為85.9分,其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方面走在國內前列;從公眾獲得感看,廣東自貿區整體得分為82.75分;多項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指標已接近國際最高標準。

企業集聚方面,截至2017年12月,廣東自貿區一共新設企業21萬家,其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639家。

上述課題組專家、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院教授王丹認為,經過三年多層面、全方位的制度創新,廣東自貿區極大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集聚了高端要素資源,創造了經濟發展動力,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經驗,釋放了制度創新紅利。

緊抓粵港澳大灣區新機遇 廣東自貿區再突破

當前,廣東自貿區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5月16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關於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目前規劃綱要正在制定過程中,很快會出臺實施。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廣東自貿區的定位之一便是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過去在深化三地合作、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未來在大灣區建設中也將更好地發揮示範作用。

成就和機遇之外,廣東自貿區也面臨著短板和挑戰。王丹表示,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廣東自貿區在電力獲取、企業融資、通關便利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與港澳的貨物貿易、人員往來、海關監管模式創新、金融結算等方面,廣東自貿區是不是還可以做更多的探索?

馬興瑞在上述會議上強調,廣東省有關部門和有關地市要高度重視自貿區建設發展,定期研究相關工作,綜合運用好自貿區發展各項支持政策,下大力氣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推動重大改革措施和重點事項落地實施、取得實效。

三大片區均提出新目標

今年以來,廣東三個自貿片區各自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廣州南沙區區長曾進澤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8年,南沙將在更高起點推進自貿區制度創新,並規劃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近日出臺的《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積極申報設立廣州自由貿易港。

5月上旬,深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8年工作要點正式對外公佈。其中,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領域,深圳計劃將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深港合作機制創新、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區。

《橫琴新區與保稅區、洪灣、灣仔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當前也正在進行批前公示。《規劃》首度提出,推動橫琴自貿試驗片區與高欄港的聯動發展,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自由貿易港是共同的關鍵詞。王國文對記者表示,作為自貿試驗區的升級版,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需要從幾個方面突破:政府職能、市場準入、金融、通關、稅收以及人員流動等。

5月16日,馬興瑞分別部署和強調了這幾點:要進一步壓縮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吸引更多創新型、成長性好的優質企業落戶發展,增強自貿區發展後勁;繼續推進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積極爭取重大金融政策落地,加快推動設立國際化創新型金融平臺和項目,開展跨境金融業務創新;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破除交通瓶頸制約,促進人流、物流等要素自由流動;注重人才隊伍建設,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王國文認為,廣東要探索自由貿易港,可以借鑑和對接香港的成熟經驗、做法,這是廣東的立足點和最大優勢,並且這樣可以更好地促成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

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促進要素有效流動被視作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其中人員的互通又備受關注,這很大程度需要打破體制壁壘,而廣東自貿區通過先行先試的優勢率先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今年3月19日,前海宣佈對在當地工作的港澳居民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政策法規室副主任王彥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澳門青年到橫琴創業、就業已經一定程度形成風潮,而澳門和內地仍然存在的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差異,正是橫琴下一步可以努力創新的地方。

上海海關學院教授周陽指出,廣東自貿區應打造與港澳營商環境對接、經濟發展協同的合作體系,進一步擴大對港澳開放,強化三地經貿投資合作,推動科技協同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門戶樞紐,提升全球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要素配置能力。(整理編輯:梁偉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