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芬兰是怎样从俄罗斯帝国独立出来的?

笨笨地飞


俄罗斯西北部地区的国家边界在19世纪初时才最终确定下来。在同瑞典的有效战争中,俄罗斯曾两次占据芬兰(1713—1721年和1742—1743年),但只有在1807年同法国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在“西方归拿破仑,东方归亚历山大”的背景下,俄罗斯才真正实现了对芬兰的吞并。1808年俄罗斯攻打瑞典,1809年俄瑞签订《腓特烈斯汉姆和约》,芬兰和阿兰群岛并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在俄罗斯占领芬兰之前,芬兰曾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1721年瑞典不仅把爱斯特兰、立夫兰、英格里兰以及连同维堡的卡累利阿的一部分让给俄罗斯,而且在1742-1743年的俄瑞战争中,瑞典的某些边界省份也划归俄罗斯所有。1721年俄罗斯首先保证路德教可继续发挥作用,随后1743年俄罗斯又允许那些在瑞典统治下芬兰所拥有的特权、习俗和权利仍可继续发挥作用。由此,旧芬兰获得了自治地位。

在旧芬兰自治地位的基础上,1808—1809年纳入到俄帝国版图中的芬兰公国获得了更广泛的自治权。1808年时亚历山大一世就向芬兰人保证维持它的原状并在1809年春天首次创建了地方自治代表会,3月在波尔沃召开了芬兰等级会议,沙皇向他们郑重承诺,沙皇政府不会破坏他们的宗教、主要法律及公国臣民“依据宪法”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特权。

1809年在彼得堡成立了芬兰事务管理委员会(1811-1826年为芬兰事务委员会,1826年后改为芬兰事务总署),尼古拉一世时设立了伟大芬兰公国御前大臣职位,御前大臣拥有直接向沙皇报告芬兰事务的权力,可以说御前大臣就是芬兰在俄帝国首都的代表,并且基本上是芬兰人担任这一职务。

虽然芬兰在19世纪上半期获得了广泛的自治权,但后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俄政府对芬兰的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对它实行一体化的政策。对于俄罗斯来说,德国和英国都被看做是从波罗的海攻击彼得堡的潜在危险对手,因为他们能够在直接接近彼得堡的地方进行海战并实现登陆。在这种情况下,芬兰的防御在俄罗斯军事人士看来让人担忧。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芬兰是否依然会对俄罗斯保持忠诚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

因此,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俄罗斯帝国政府对芬兰的政策就不能不发生变化。而在19世纪末俄芬关系的所有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则是消除芬兰民族军事力量的问题。芬兰的政治活动家们把地方军事组织看做是巩固芬兰特殊国家体制的重要因素,而俄罗斯帝国军事大臣库罗帕特金在1898年给尼古拉二世的奏章中指出,为了帝国的利益,应当统一军事体制并消除芬兰的“特殊性”。

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尼古拉二世和他周围的近臣们又重新考虑消除芬兰自治的政策。1910年6月17日沙皇政府颁布了《涉及芬兰的具有国家意义的法律和决议实施制度》的法令。这项法令对保证芬兰政治自治地位的法律规定给予了最严重的打击,实际上没有给芬兰自治留下任何东西。1914年9月尼古拉二世赞同进一步进攻芬兰的计划,计划提出了在芬兰“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包括限制芬兰官员的全权和他们参加政党的权利,但一战的爆发影响了这项计划的实行。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


哏都太尉


芬兰历史提纲:

第一阶段:自由的芬兰人快乐地生活在东北欧;

第二阶段:维京人(瑞典人祖先)和斯拉夫人(俄罗斯人祖先)挤压芬兰人生存空间;

第三阶段:瑞典崛起,占领芬兰;

第四阶段:俄罗斯崛起,占领芬兰,瑞典掉线;

第五阶段:芬兰摆脱俄罗斯控制;

第六阶段:富裕的芬兰、瑞典,以及落魄的俄罗斯。

俄罗斯对芬兰的同化和统治很不成功,两国交战芬兰人的抵抗也很顽强,冬季战争展现了芬兰人的强悍一面。对俄罗斯来说芬兰的领土是鸡肋,这个鸡肋还很强硬,还是放弃比较实在,一个小国展现出自己全身的毒刺,才能让大国听进你的话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