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癌症化疗白细胞低,一定要打升白针吗?为什么?

少女心悠悠


放化疗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就是:白细胞低下,专业术语称为:骨髓抑制。

我们科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的时候,80%以上的患者都有白细胞低下,骨髓抑制的病史。 为了按时完成化疗疗程,及时的升白细胞治疗非常重要,经常长期观察,我们科的患者采用食疗后,大部分的白细胞都能及时升到正常。

现公布如下:

1.早餐:白米、红小豆、红皮花生、红糖,枸杞,大枣,玫瑰花适量,早餐服用。小米+海参两个熬粥也可以。


2.午餐喝猪骨汤:生姜5克,大枣20枚,鲜蘑菇半斤,猪脊骨半斤,熬炖1-2小时。


3.晚餐喝五红汤:红枣7枚,红豆50g,红皮花生50g,枸杞5g,红糖适量,共同熬汤,汤豆同食。

由于化疗药物的消化道副作用,患者往往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饮食,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化疗的副作用。

因此化疗期间必须注意饮食,原则就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高维生素、少量多餐。

除上述的三个汤外,还有一些化疗期间可以多吃的食物,具有升白补血益气的功效。

牛骨髓

香菇


乳腺科杨医生


癌症化疗确实有可能导致白细胞低,而且还非常的常见。化疗可以导致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我们称为骨髓抑制。

化疗为什么会导致白细胞降低呢,因为化疗药物主要是作用于增殖快的细胞,肿瘤细胞分裂旺盛,容易被消灭。而白细胞同样是分裂很旺盛的细胞,容易被化疗药杀灭,这属于化疗药的副作用。



白细胞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白细胞的主要功能就是消灭外来的有害微生物,例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等。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卫士,如果白细胞减少,就可能出现抵抗力低下,容易出现感冒,发热,头痛,乏力,疲乏,严重的可以出现爆发性感染,休克,可危及生命。

是不是每个化疗的人都需要打升白针呢?这是不一定的,要看白细胞减少的水平。白细胞的参考值范围为4-10乘以10的九次方每升,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可以分为一二三四度白细胞减少,除了白细胞,我们还关注中性粒细胞,同样也可以分为一二三四度粒细胞减少。



一般化疗之前,我们都需要抽血化验,如果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是一度减少,可以不给升白针,密切观察,加强营养支持即可。如果二三四度的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就需要打升白针,并且需要复查血常规,并且根据具体的情况,有可能化疗需要推迟,减量,或者更换化疗方案,甚至停止化疗。


普外科曾医生


(0709)不一定要打针。根据化疗的时期和白细胞低的严重程度。

对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来说,化疗前2-3天是需要化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和肝肾功能的损伤情况。骨髓抑制与否主要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占白细胞的主要构成内容)、血小板数目和血红蛋白情况。

多数医疗机构血常规各细胞数目的参考范围基本一样,比如白细胞总数大概在(4--10)*10的9次方 。如果白细胞数目小于3.5,一般建议应用升白细胞针,待白细胞总数接近4后再行化疗,有时可能会放宽至3.0,小于3.0一般是不要再继续化疗。白细胞是人体的保卫细胞,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如果化疗药物导致白细胞过低,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很难控制,即使应用高级抗生素,严重时也是没有用的,患者会有生命危险。

如果患者白细胞数目在化疗的间期轻度下降,可以不用升白细胞药物,可随着时间延长自行恢复。但是如果邻近下一次化疗,白细胞还是比较低,比如小于3.5甚至小于3.0,那么就需要应用升白细胞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和进入外周血),如果单纯靠自身的提升,会很慢,有时需要1-2周,这样的话,化疗的周期就会被延长和间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疗的效果。

如果患者是处于整体化疗周期的最后一个疗程,白细胞数目低于正常,甚至小于3.0,也是可以不打升白细胞针,可以通过饮食和锻炼身体,通过自身的造血功能恢复后,逐渐恢复正常。也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果身体较弱的话,并且时常发生感冒等症状,建议还是应用升白细胞针,让外周血的白细胞基本恢复正常。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接受过化疗的患者都知道,除了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下降也是一个很常见的令人感到困扰的问题。

单纯的白细胞下降,患者不会感觉不舒服,但白细胞下降可以诱发感染甚至发生生命危险,特别是化疗后体乏无力或者进食减少的患者,发生白细胞严重下降或者严重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应对白细胞下降呢?

为什么白细胞会受损

为什么化疗会使白细胞下降,这里我们要先引入一个概念:骨髓抑制。

我们知道化疗主要对身体里所有快速分裂的细胞进行抑制。因此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不免会伤及正常但快速生长细胞,比如说皮肤、毛发、消化道粘膜等具有高增殖特性的细胞也会被抑制。而快速分裂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也一样会被抑制。一旦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其造血功能就会受到抑制,我们称其为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主要成分为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出现较晚也较轻,而红细胞基本不受影响。

白细胞通常“寿命”3-7天,因此白细胞降低多发生于化疗后5天左右,医生常要求化疗患者出院后每隔2-3天检查血常规一次。


要不要打升白针

打升白针是应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为顺利完成既定化疗并避免因白细胞缺乏引起的严重后果,临床中常常需要应用升白针。

我们通常所说的“升白针”,主要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即G-CSF)。如果说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是果实,那么G-CSF就是催长催熟剂。人体自然状态下也会产生低浓度的集落刺激因子,催促白细胞慢慢成熟;但紧急情况下,若自身果实严重匮乏,催熟剂也不够,则必须借用外面提供的催熟剂了。

因此,要不要打升白针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从化疗方案角度讲

使用高强度方案的患者,如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预计骨髓抑制持续的时间长(7 天或 10 天以上)、程度重(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低于 0.5×109/L),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就需要及时给予升白针,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从患者角度讲

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合并慢性心、肺、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一旦感染很可能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要及早给予升白针,使患者尽快度过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这段时间,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对于既往多次化疗或放疗的患者,或是疾病浸润骨髓的患者,其骨髓的代偿能力差,也需要在化疗后考虑升白针的预防性应用。对于术后或有开放性伤口的患者,以及那些存在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或是易于感染,亦或是感染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大,这些患者也需要考虑升白针的预防性应用。

以上几种情况下,升白针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而如果化疗药强度本身较弱,白细胞降得不多又或者患者是中青年,没有脏器合并症,即便出现感染也有很大把握能够控制,这类患者化疗后如果出现白细胞减少,给予密切观察也是可行的。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14-21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升白针该怎么用

何时进行升白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主要有几下几个原则:

  • 初级预防:如果医生综合判断发现患者出现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的风险大于20%,可能就需要提前给予升白针治疗。

  • 次级预防:如果患者在前一周期出现了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或者剂量限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在下一周期的时候需要提前进行升白针治疗,确保足剂量足疗程标准化疗

什么时候使用效果最好

很多文献报道化疗后 24-48 小时开始应用升白针效果最佳。

但是具体如何应用,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最终意见。


关于升白针的几个谣言

网络上不少言论将升白针的使用妖魔化,使患者和及家属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科学分析揭晓答案。

打升白针会导致骨髓枯竭

有言论称,打升白针无异于“涸泽而渔”,会把骨髓储备用尽。这种观点纯属杞人忧天。人体骨髓储备是相当丰富的,是“海”而不是“泽”。白细胞寿命很短,平均7-14天一代,这意味着1年能成长约26-52代白细胞,人一辈子(按80岁计)会“收割”约2000-4000代白细胞。化疗期间通过升白针,加速收获几代白细胞,对总体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打升白针会引起白血病

患者群中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打升白针会引起白血病,事实是这样吗?

2010年发布了一项重要的荟萃分析发布。研究者收录了25项临床试验数据,包括12700余例接受化疗患者,分为用升白针组与不用升白针组,结果发现:使用升白针所引起的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微乎其微的(较不用升白针提高了0.4%);但是,

不用升白针比用增加了3.4%的死亡率

也就是说,为了降低本身就微乎其微的白血病风险而坚持不打升白针,事实上却实实在在地提高了的死亡风险,可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除了升白针,还有什么方法提升白细胞吗?

当患者在升白针的帮助下,度过了骨髓抑制的低谷期,白细胞水平恢复至正常或轻度下降时,可改用口服升白药物巩固治疗。同时,也可通过饮食调整提高自身免疫力。患者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多选择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也要多食鱼和瘦肉等富有营养的食品,保持营养均衡


综合以上所述,预防或应对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下降,应密切监测造血功能,切实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来制定处置措施。既要反对滥用升白针,增加患者的担忧和痛苦;也反对一味抗拒升白针,使患者陷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美中嘉和看肿瘤


化疗药物又称为细胞毒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同样具有杀灭作用。尤其是对于新陈代谢比较快的细胞,比如杀死头皮毛囊细胞,引起脱发;杀死胃肠粘膜细胞,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杀死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引起白细胞下降。化疗药物不仅使外周血白细胞被杀灭而出现数量下降,而且还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幼稚血细胞不能及时成熟而释放到外周血中。当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以下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由于白细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8)×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不同种类的白细胞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防御反应。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免疫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因此,当白细胞及中性细胞下降时,机体对外界病原菌的抵御能力严重下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免疫力低下。结果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甚至会引发脏器感染,菌血症,脓毒血症,极少数严重者会出现重症感染而危及生命。白细胞下降还会引起后续化疗药物剂量下降,临床疗效降低,甚至推迟化疗时间而影响疾病治疗。由此可见,升白针在化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化疗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对于四度骨髓抑制(白细胞低于1.0×109/L或者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患者,不仅需要使用升白针,为了减少感染几率,可能还需要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并让患者进入层流病房与其他人隔离。

可见,化疗之后出现白细胞下降,打升白针的目地并不是仅仅让白细胞数量上升,而是防止继发感染,并让化疗周期能够顺利完成。对于整个化疗已结束的患者,如果一般情况尚可,无任何不适症状的话,升白针并不是必须要打的,只要让患者平时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注意保暖,避免劳累,骨髓功能会慢慢恢复,白细胞经过一段时间会恢复至正常。


胡洋


这个不一定。

癌症化疗后导致的骨髓抑制,是每个化疗患者都要面临的问题,而骨髓抑制的后果最主要的就是白细胞下降了。

一般来讲,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程度和化疗药物本身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持续的时间会随着化疗结束的时间推移逐渐解除。

那么白细胞下降后,一定要打升白针吗?

1、白细胞异常偏低,达到Ⅲ度以上的时候就需要打针了

白细胞是人体血细胞重要组成成分,在抗御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白细胞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有了高危的感染风险,这也是化疗相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达到Ⅲ度以上的时候,也就是白细胞总数低于2.0×10*9(或中性粒细胞<0.9×10*9)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打升白针促进白细胞释放了。

2、白细胞偏低,但未达到Ⅲ度的时候可以口服药物

如果白细胞下降,但并未低于2.0×10*9(或中性粒细胞<0.9×10*9)时,可以暂时不用打升白针,适当口服药物并密切监测即可。因为白细胞虽然下降,但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也就不会有很高的感染风险,这种情况下适当口服药物,密切监测即可。

3、临近下一周期化疗时,可以考虑打升白针

即使白细胞下降并不是很低,但因为临近下一周期化疗,为了避免因白细胞不达标而延迟下一周期化疗,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提前打升白针,使白细胞尽快回复到正常水平。

综上,白细胞下降是否需要打升白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深蓝医生


靠打针升白不是最好的办法,要食补。我患肺癌已有一年多了。化疗6次,放疗5次,我每次化疗回家后,就吃黄鳝骨头煲汤,汤里放鲫鱼或泥鳅、黑鱼,一个星期后,指标达标。这是我的经历


钱丽娟991


您好,我是李继臣主任,一位中医肿瘤科的老中医,有幸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我国,患癌症的患者数量在逐渐增多,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的一大疾病,固然患了癌症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但是只要患者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癌症的抑制与控制都非常有效。

大部分癌症患者在查出疾病后,都会采用手术或化疗的方式,但是,如果只是癌症早期,癌细胞扩散并不明显的时期,只采用手术清除癌细胞的方式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癌症发展到中晚期,手术不能完全清除癌细胞,必须配合化疗的方式,但是化疗都会出现一种并发症:白细胞低下。

化疗的方式就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点滴,将化学药物注入人体血管,随着人体内血液与体液的流动传送到身体各处,化学药物被身体的各个部分所吸收,这些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杀死正常的健康细胞,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即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后果就是白细胞下降。

白细胞是人体抵御疾病的卫士,如果细菌侵入到人体体内细胞,白细胞就会集中起来包围细菌,但是白细胞下降,就会引起免疫力低下,引发感染,并且也会推迟化疗时间而影响化疗效果。一般医生会建议患者打升白针来提高白细胞的数量,保持化疗的良好效果,但是,升白针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它会存在副作用,最常见的一般是肌肉,骨骼的疼痛,常发作于腰骶部,另外还有发热、水肿、乏力或者因为免疫力低出现感冒的症状。

当患者在进行化疗中,如果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的情况,可以先用升白针暂时提高白细胞的数量,保持化疗的正常进行。但是也不能一味采用升白针的手段,只有白细胞数量减少到三级以上,才可使用,未达到之时,可以采用口服药物的方式来提高白细胞数量,或者使用食物调理,化疗期间使用一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让患者的营养跟的上。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中医调理的方式,中医经穴埋植术就可以将特殊药物埋植与穴位处,调气和血和气,既能够长效止痛,又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白细胞降低的状况。

我是李继臣主任,和癌症打了一辈子交道,大家有什么关于癌症的问题,大家可以私信或者留言,我会一一为大家解答。


李继臣主任


我虽然高考的时候自愿是医生,但职业不是医生,怎么总有医疗相关的问题邀约呢?

第一,癌症也分很多种类的,每个患者医生都会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否需要升白血球,什么时候升,升多少,都是依据之前的化验结果和具体治疗方案来的。

第二。医生本专业就是干这个的,比我们非专业的一定专业的多,既然来治疗,就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癌症患者的心态很重要。有些存活率还是很高的,除非恶性,急性扩散那种,很快人就没了。

第三,不论是生病还是人生的其它不幸的事情,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存在总要留下些东西,表示自己来过,开心过一天,不开心也过一天。何必为难自己呢!


Honest私房菜


我做化疗白细胞一直都在指标以内,每次治疗完后就买半只土鸭炖六至七个鲍鱼,效果非常好,同病室一病友打增白针后反应很大,按我介绍的方法后再没打增白针。另如便秘可用白糖拌番茄,效果也不错,此外五红汤也不错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