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后备公猪的饲养及怎样选择后备公猪?

鄺小希


今天针对后备公猪的选择,小猪佩奇就为各养殖大佬简单介绍介绍!猪场选择公猪时,应该考虑到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选择的公猪能够保持初群生产水平,二是所选公猪能够改进猪群的缺点。

根据以上的条件,具体可以划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种选择。公猪品种应该根据本身猪场的改良计划引进,引进的种猪要符合品种特征,重视公猪本身的性能,记录资料,选择优良性能好的公猪可改进猪群的弱点,同时也可增进其优点,因此,一个高性能猪群的成功条件就是使用性能优越的公猪

二、年龄。猪场应选择或购买6-7月龄的公猪,刚开始使用的最小年龄必须达8月龄,大部分的公猪要到7月龄时才能达到性成熟,更新,公猪应该在配种季节开始前至少60天就购入,这样就会有充分的时间隔离,观察他的健康状态,是养猪场环境训练,配种或者其他评定以及繁殖性能问题。

三、生产性能记录,供猪的生产性能记录或公猪同胎的记录,在公猪的选择上是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要选择猪群中或检定珠中性能最好的50%,选择每胎分娩头数十头以上,断奶头数八只以上的,仔猪。

四、健康状况,猪群的健康状况是选择公猪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所购买的公猪必须是来自同一个健康猪群,因此在购买选择公猪之前,应观察所有组织的健康状况,公猪生产性能达到标准为生长育肥期日增重800克以上,料肉比,2.28比一,瘦肉率62%以上是具有潜力的公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