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心理專家寫給腫瘤患者的康復心得


心理專家寫給腫瘤患者的康復心得

01 腫瘤患者的心理狀況

腫瘤是一個重大的負性事件和應激事件,患者不得不面對腫瘤給自己和家庭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研究顯示,16%~42%的癌症患者會出現適應障礙,適應障礙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精神障礙,往往伴隨焦慮和抑鬱症狀;25%~45%的癌症患者在不同的病程和療程發生抑鬱,大約10%~30%會產生焦慮。

許多資料證明,大部分癌症患者其基本性格特徵是:習慣了自我剋制、情緒壓抑、善於忍耐、多思多慮、內向而不穩定等。具有這類性格缺陷者,長期處於情緒壓抑狀態和精神應激情況下,中樞神經和大腦邊緣系統過度緊張,削弱了免疫功能,增加了人體對致癌因素的敏感性。

此外,不良社會心理因素對癌症具有促發作用,包括對疾病與死亡的恐懼、對治療方法的恐懼(手術損傷、肢體殘疾、形體改變、放化療副作用等等)、經濟壓力、體能下降、社交縮小、社會適應能力下降、家庭及社會角色改變、社會支持不足等等。

抑鬱焦慮等惡劣情緒是癌症的活化劑,可以降低和抑制機體的免疫能力。癌症患者的情緒和心理障礙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後有明顯影響。

如病人情緒樂觀,積極配合治療,能正確認識疾病,就能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否則反之。因此,腫瘤患者心理康復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心理專家寫給腫瘤患者的康復心得

02 腫瘤患者的心理變化

1.震驚否認期:

明確診斷後,病人震驚,表現為不言不語,知覺淡漠,眼神呆滯甚至暈厥。繼之極力否認,希望診斷有誤,要求複查,甚至輾轉多家醫院就診、諮詢,企圖否定診斷。這是病人面對疾病應激所產生的保護性心理反應,但持續時間長易導致延誤治療。震驚期最好的護理是以非語言的陪伴,協助滿足其生理需要,給予病人安全感,以增進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允許其有一定時間接受現實。不阻止其發洩情緒,但要小心預防意外事件發生。

2.憤怒期:

當病人不得不承認自己患癌後,隨之表現出恐慌、哭泣、憤怒、悲哀、煩躁、不滿的情緒。部分病人為了發洩內心的痛苦而拒絕治療或遷怒於家人和醫護人員,甚至出現衝動性行為。此期雖屬適應性心理反應,但若長期存在,將導致心理障礙。此時家屬應充分理解病人的狀態,並請醫生或其他病友分享成功治療的經驗,教育和引導病人正視現實。

3.磋商期:

此時期的病人求生欲最強,會祈求奇蹟出現。經過了震驚否認和憤怒期後變得容易接受他人的勸慰,有良好的遵醫行為。因此,家屬應加強自己的家庭和病人的心理建設,增強治療的信心,減少“病急亂投醫”的不良後果。

4.抑鬱期:

此階段病人雖對周圍的人、事、物不再關心,但對自己的病仍很注意。此時家人應多陪伴患者,加強患者與醫生的交流,鼓勵其發洩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同時也要預防意外事件發生。

5.接受期:

有些病人經過激烈的內心掙扎,經過了上述四個時期後,能正確認識患病現實,心境變得平和,通常不願多說話。在此期間,家人的陪伴和尊重十分重要,應充分尊重患者,儘量幫助患者滿足需求。

心理專家寫給腫瘤患者的康復心得

03 腫瘤患者的心理評估

1.詢問、觀察

• 睡眠:早醒和入睡困難

• 精神狀態:情緒的變化

• 思維、反應、內在動力的變化

• 消極意念挖掘

2.常用評估量表

症狀自評量表(SCL-90),醫院抑鬱焦慮情緒測量表(HAD),抑鬱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D),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

3.如何評價自殺風險

• 最近是否有過輕生念頭?

• 經常嗎?

• 能擺脫這些想法嗎?

• 是否有具體的想法或計劃付諸行動?

4.自殺念頭的處理

• 要重視自殺的可能性

• 聯絡精神科、心理科、心身醫學科會診

• 家庭的參與

心理專家寫給腫瘤患者的康復心得

04 腫瘤患者心理健康教育

在發現腫瘤患者除腫瘤本身帶來的身體不適之外,伴有較為明顯的情緒變化,消極念頭增加,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失眠,甚至有患者出現自殺念頭時,家屬應積極尋求精神科、心理科、心身醫學科醫生的幫助。在平常生活中,家屬與病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優良的生活習慣:

1.不要相信“癌症等於死亡”這種古老的說法,世界衛生組織對癌症有3個“1/3的論斷”:即1/3的癌症可以預防,1/3的癌症可以治癒,1/3的癌症可通過醫療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並延長生存期。

2. 囑咐患者:儘可能將不良情緒合理的宣洩出來,可以向家人、朋友、醫護人員訴說,不要將不良情緒長時間的放在自己心裡;儘可能的迴歸社會,而不是整天將自己關在家裡在沉默中掙扎,要主動獲得社會支持,如家庭、朋友、醫生等等,參加各種支持小組,無論是病友間或同事間的支持和理解都可能改善不良的心理狀態,並認識一些真正理解自己的人,也會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

3.多接觸大自然,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產物,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去大自然中活動,如公園、海邊、叢林、草原……

4.自己要有意識多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如通過深呼吸放鬆、太極、瑜伽、冥想、養生氣功,進行體育鍛煉也是調節心理的良好方式,可有效控制恐懼和不安。

5.許多心理痛苦不是自己想擺脫就能很好擺脫的,我們需要心理醫生的幫助,要想到去看心理醫生,許多心理治療方法和技術以及一些藥物對改善情緒症狀是非常有效的。

6.不要低估您內心的痛苦,尤其像睡眠問題,睡眠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睡眠障礙的出現也往往不僅僅是吃一粒安定就能很好解決的,要讓心理醫生幫助找出引起失眠的真正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7、 不要責怪自己,就算因為抽菸或其他行為增加了患癌症的風險,責備或是痛打自己一頓也無濟於事。

8.用“過好每一天”的心態來應對癌症。努力讓自己的內心永遠活在當下,不要總去後悔昨天,或總去預期明天,只有將今天活好才是最真實最重要的,這樣做避免產生過多不必要的焦慮,這種態度也會更好地專注於眼前,更好的過好每一天。

9. 尋找一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並能接受問任何問題的醫生,問清楚治療的副作用併為之做好準備。事先想一想可能遇到的問題,這樣能讓您在真正遇到這些問題時更加從容。

10.不要對親人隱瞞自己身體或心理症狀的擔憂。讓親人陪伴去看醫生,共同談論治療方法。能幫助自己闡釋和記錄醫生所說的話(家庭治療)。

心理專家寫給腫瘤患者的康復心得

05 癌症心理康復方法

  癌症康復最早由美國在 1971 年“國家癌症計劃”中提出的,將癌症康復明確劃分為:社會心理支持(Psychoso-cial support) 、體能優化(Optimization of physical functio-ning) 、職業輔導(Vocational counselling) 、社會功能優化(Optimization of social func-tioning) 四個方面。心理康復是指在康復的過程中,通過行為或人際關係的影響,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促使其康復。癌症患者的康復比較特殊,要求醫護人員去理解和關心由癌症及其治療引起的醫療、心理、營養等問題,而心理康復在癌症患者的康復過程中具有關鍵的作用。

1.漸進性鬆弛訓練療法

  是近年來文獻報告較多的用於癌症康復的一種行為療法。它是一種使肌肉逐漸放鬆的自我訓練技術,要求受試者首先學會體驗肌肉緊張和肌肉鬆弛之間個人感覺上的差別,從而使自己主動掌握鬆弛過程;然後進一步加深鬆弛訓練,直至能自如地放鬆全身肌肉,形成全心身的放鬆。鬆弛訓練不僅對噁心、嘔吐、疼痛等治療的副作用有效,而且還能顯著改善抑鬱、焦慮、敵意、緊張、疲勞等情緒狀態。

2.正念療法

  正念療法是對以正念為核心的各種心理療法的統稱,目前較為成熟的正念療法包括正念減壓療法、正念認知療法、辨證行為療法和接納與承諾療法。正念療法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和緩解焦慮、抑鬱、強迫、衝動等情緒心理問題。有時候,我們會很驚訝地發現很多弱小的人總能在災難中活過來,而支撐他們的卻是一個小小的信念。現實就是這麼實在,一個小小的信念或許就會成為病人活下去的無限動力,一個與癌症病魔鬥爭下去的理由,而再配上正確的治療,延長生命甚至治好癌症,也是大有可能的。

3.信心療法

  信心可以激發一種超乎尋常的潛能,能讓人儘快擺脫不良情緒的干擾,積極參與治療中來。由於人們各自的人格心理特徵、認知能力、以往生活經驗、認知模式和認知水平等存在個體差異性,在同樣的事件發生後,各自對壓力的評估、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也各不相同,如癌症患者,當個體認為這是不治之症時,那麼就會加大壓力,並隨著每天看到身邊的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不斷疊加壓力,很容易惡化病情並導致死亡;如果認為是一種有可能治好的疾病時,就會加大信心,增大戰勝病魔的勇氣,最終得以康復。所以,通過各種方法增強患者治癒的信心,在這個康復階段非常重要。

4.想像療法

  所謂想象療法就是患者自己樹立與疾病鬥爭的信心和勇氣,在思想上樹立必勝的信念。患者通過想象可以提高體內免疫細胞的數量,在大腦和人體免疫之間建立一種固定渠道的聯繫,形成對身體有益的興奮灶,從而減輕精神上無形的壓力,促進身心健康。全身肌肉放鬆後,接著進行意象性想象,如想象愉快的情緒、想象美麗的自然景觀、想象漂亮的圖象等。也可想象自己體內的腫瘤細胞非常脆弱而混亂,像麵包一樣很容易被擊碎的東西。免疫細胞是一支強大的軍隊,它們有無窮無盡的數量和巨大的力量,很快就發現腫瘤細胞並迅速加以摧毀,腫瘤逐漸縮小,被排除在體外。

5.音樂療法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音樂療法就成為國際上一些癌症幫助中心的常規應用項目。音樂療法包括聆聽法、主動法等,較常用的是聆聽法。研究發現,在放鬆的狀態下聽磁帶或現場音樂,與打擊樂演奏都可使患者更加放鬆和安寧,更有精力。具體方法:每次60分鐘,音量70分貝以下。採用“對症配樂”:失眠選《春江花月夜》、各種搖籃曲等;頭暈、乏力、疲倦、體力下降選《梁祝》、《彩雲追月》、《大海》等;緊張不安、易激動選《江南絲曲》、《寒鴨戲水》、《天鵝湖組曲》等;煩亂、心悸、胸悶選《月夜》、《梅花三弄》、《春之歌》等;情緒低落選《春天來了》、《步步高》等。

6.藝術療法

  是一種治療性藝術,它集軀體的、情緒的、精神的護理於一體,使受試者通過美術室和畫室探究其對癌症經歷的個人情感,並用視覺化的途徑表達他們的癌症體驗。主要的途徑是畫畫,有協助者參與。協助者是受過訓練的藝術治療者,作用是幫助解釋參與者的畫,從而揭示其中的意義。可以幫助患者加強他們的積極情感,減輕痛苦,澄清他們的存在的/精神的問題。

心理專家寫給腫瘤患者的康復心得

06 結語

  腫瘤患者從確診直至整個治療過程的前後,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變化和反應,常表現為否認、委屈、恐懼、悲傷、絕望、焦慮、抑鬱等,有的患者甚至因恐懼或絕望而拒絕治療。這些心理狀態通常可隨著時間的延長和治療的進行而逐漸趨於平和。但是如果不良情緒長期存在,可能影響患者的飲食、睡眠,進而影響機體狀態和免疫力,必將對腫瘤的治療和患者的康復產生不良影響。

  樂觀的生活態度、堅定的信念源於內心世界對生活的豐富體驗與感悟。人的一生總有或大或小的風浪伴隨,也許是疾病、也許是其他生活事件的突然出現、也許是工作或生活上的困境,都有可能將我們從正常的心境拋入無邊的黑暗。當我們在困境中摸索前行時,心理支持猶如一盞明燈,可以為我們照亮腳下的路,避免了在磕磕絆絆中的傷害和傷痛。腫瘤患者、親密照顧者和家人在抗癌的征途上,都需要彼此的理解、扶持、包容和愛。心與心的貼近甚至比一劑良藥更能帶給病中的他(她)無限溫暖和舒適。

腫瘤合併情緒障礙的患者,應積極尋求醫生的幫助,可以及早到廣安門醫院心身醫學科就診。腫瘤並不可怕,相信有家人的陪伴,醫生的幫助,患者可以安心的過好每一天。

本文作者為廣安門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鳳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