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那顆小行星去哪裡了?

小鹽罐的秘密


目前的推測是這顆隕石在強烈的撞擊下蒸發了。

首先,這顆隕石的落點已經基本上找到了。

最有可能的撞擊地點是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外海位置,這個地點是一次石油鑽探中發現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隕石撞擊地點↑

這個上古時代發生的遺蹟直徑達到了誇張的180公里,也就是到圖中的那個虛線位置。根據估計,這顆隕石直徑在10公里左右,產生的爆炸足足釋出高達4.2×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100萬億噸黃色炸藥(1014噸TNT當量)。

這個爆炸能量相當於什麼呢?

↑沙皇氫彈爆炸時的照片↑

人類歷史中最強的人造爆炸物是沙皇氫彈,爆炸威力只相當於5,000萬噸黃色炸藥;而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能量是沙皇氫彈的200萬倍。下圖是沙皇氫彈爆炸時的照片,蘑菇雲的高度有56公里那麼高,要知道,這顆隕石相當於200萬顆這樣的氫彈同時爆炸。

↑隕石坑現在的位置和想象的撞擊後的情景↑

那麼,為什麼我看不到隕石坑?

這個隕石坑的遺址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一樣,在地表上,而是在足足1000米的地下。長期的地質活動導致這些遺蹟被深埋地下,只是在石油勘探的過程中,通過該地區重力分佈的異常,才看到這裡有一顆隕石坑的(下面這幅圖裡面展示了隕石坑位置的重力異常分佈,裡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隕石坑的形狀)。

↑隕石坑位置的重力異常↑

至於為什麼會在1000米的地下?我們不要忘了,這個隕石坑是六千五百萬年前產生的,而有人推測過,地面增加一釐米的土壤需要三百年。這個速度確實非常慢,整個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過程中,加厚的土壤可能也就剛剛夠超過你的腳踝。但是如果把時間尺度放到千萬年這個量級,加厚的土壤達到幾公里厚根本不成問題——更何況還有可能會發生更加複雜的地質運動。

那麼,掉下來的隕石去哪兒了?

隕石砸在地面上,跟我們平時扔個彈力球扔在地上又彈起來不一樣,畢竟一塊岩石如果真的有幾公里甚至於幾十公里那麼大,實際上他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幾乎是在觸地的一瞬間,就應該已經變成了碎片(甚至於在空中就已經碎裂),同時因為巨大的能量,這些碎片迅速的蒸發,也許會有少量的大塊的碎片保留了下來,但是這些碎片已經變得非常小,並且正如之前所說的,早就已經深埋地下了。

↑科學家繪製出來的隕石撞擊地面的過程↑

但是正如上面這幅圖顯示的,由於隕石對地形的巨大改變,人類還是可以從地形裡隱藏下來的信息確認這顆隕石的存在,並且確定隕石降落的年代、隕石的大小、放出的能量的大小,等等信息,這些信息說明:這顆隕石年代與恐龍滅絕的年代大致相符、能量也足夠造成恐龍的滅絕,所以已經基本可以確定,這顆隕石就是造成恐龍滅絕的真兇。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人類對這些年來致命的流星並不需要太多的處理,因為這些討厭的空間岩石瞄準地球的時候,它們往往會在空氣中自毀無法到達地面。多年來,研究人員對這種情況的原因感到困惑,但在“隕石與行星科學”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則提出了第一個具體解釋。

在最近的一次流星爆炸事件當中,流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上空引爆,科學家們試圖解釋為什麼這個巨大的物體在撞地前似乎縮短了壽命,並且使用計算機來模擬大流星的進入路徑,數據顯示,引起爆炸的原因不一定都是大氣摩擦,而是岩石前面的空氣與背後的空氣之間的壓力導致。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教授兼研究報告的作者Jay Melosh解釋說:“流星前面的高壓空氣與其後的空氣真空有很大的差別。 “如果空氣能夠進入隕石內部,就可以很容易地引發爆炸,讓流星變成碎片。

研究人員表示,在岩石周圍形成的壓力讓空氣滲透到岩石中,即使是相對較強的岩石也會變得不穩定並開始分解。考慮到流星飛來的速度,快速的解體是以爆炸的形式出現的,由此產生的衝擊波就成了地球表面真正的破壞者。

事實上,在城市上空空中爆炸的快速移動太空岩石,可能造成的損失甚至比地面打擊還要大。在車里雅賓斯克上空引爆的流星,以小型核武器的力量爆炸,讓數百人受傷。這項研究也注意到,這種類型的空中解體只能在較小的物體上發生,而特別強大的“行星殺手”岩石幾乎肯定不會受到影響。


cnBeta


大部分都散落地球各處了,也有部分殘留在原來的撞擊地點。

目前主流學說認為:恐龍毀滅於6500萬年前,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的造成的,而這顆小行星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十公里。

而撞擊地點後來被科學家無意發現,位於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深度約500米、直徑是驚人的180公里,被稱為“奇克蘇魯布”隕石坑。

我們知道因為地球大氣層存在的緣故,任何撞擊地球的外來物,都會被大氣摩擦消滅一部分。對於這直徑十公里的大傢伙,它也不例外,甚至在接觸地面前,都炸裂成數塊。

之後,由於巨大的衝力,隕石內部產生高壓(本體被壓扁,如下圖),導致高熱,隕石直接被融化、甚至氣化


隨後在衝擊波的作用下,碎片塵埃四散飛濺,覆蓋面積極廣,地球表面大部分都受到了影響。之後的地震海嘯更不用談,甚至天空都昏暗下來,光線被塵埃遮蔽,如同核冬天一般的場景。

大批動植物死亡,大塊頭的恐龍自然死的最早。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導致恐龍等許多生物滅絕,那麼這顆小行星去哪裡了?

一般來說,如此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會在地表留下巨大的隕石坑。至於小行星本身,它一部分會因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而熔化,與地球本身的岩石融為一體,另一部分則會因撞擊的衝擊力而被彈飛出去,再被地球引力吸引落回地表,散佈在世界各地。

那部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隕石現在已經被岩層覆蓋,位於深深的地表之下,難以被發現。而另一部分的隕石和隕石坑則已經被發現,不過,即使是明顯的隕石坑,也是直到1991年才被發現。

這個隕石坑位於北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北部,被稱為“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直徑達到了180千米,深達500米。為何隕石坑難以被發現?因為它早已被漫長的歲月掩埋於地下,而隕石坑的北側則位於海底之下,被埋在海底沉積物之下600米的深處。

在隕石坑中,科學家發現了那一部分熔化的小行星。隕石坑中含有金屬銥,銥在地球上是一種稀有金屬,平均含量只有十億分之一,而隕石坑裡的金屬銥的含量是正常含量的200倍,這顯然是小行星帶來的。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衝擊石英,這是一種只有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強下才會產生的物質,由小行星和地球的物質熔化而產生的,證實了這個撞擊坑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川陀太空


深空電報


答:在上世紀,這顆小行星的撞擊坑,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北部”被發現,但小行星的本體已經不存在!


這個撞擊坑,現在被稱作“Chicxulub”撞擊坑,直徑200多公里,深度3公里,經過放射性檢測確定了該隕石坑形成於6500萬年前,和恐龍“突然消失”的時間一致。



據推算,這顆小行星進入大氣層前的直徑約15公里,速度是子彈的20倍,最初的撞擊引發了叢林大火、地震、巨大的海浪,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0億顆原子彈,但最致命的還不是這些。



撞擊後,產生的無數殘骸,拋向整個大氣層,給地球帶來數月的黑暗,隔絕了陽光;沒有了白天,植物相繼死去,接著大型食草動物開始死去,然後是大型食肉動物,食腐動物。


接連的影響,持續了數百年,在陸地上,超過25公斤的動物都沒有逃脫厄運,恐龍最具標誌性的特徵(巨大),反而成了它們走向滅絕的因素。

只有那些體積小的動物,得以迅速構建新的食物鏈,才存活下來。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顆小行星在撞擊後變成碎片了!

雖然,看起來那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6500萬年前對墨西哥灣附近的撞擊,其劇烈程度驚人,甚至撞破了地殼;但是,我們都知道根據物理學原理,地球受到這麼大的作用力的同時,小行星必然也會受到同樣的反作用力。由於海洋地殼的厚度有10公里以上,因而海洋地殼被撞碎的同時給小行星的反作用力,顯然也可以將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破使它成為碎片,同時由於撞擊產生的高溫和岩漿上湧以後造成的高溫,這些碎片中的大部分應該都被熔化,最終也變成地球表面的岩石或者地球內部的岩漿。


以上的推測在中國學者黎陽的論文中也進行了論述,他們在墨西哥灣的隕石坑中找到了超過地球平均含量232倍的稀有元素——銥。從而證明這顆小行星最終變成碎片,一部分在地球淺部冷卻為岩石融入地球,另一部分則熔化以後匯入岩漿,也實現融入地球!


地震博士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隨著各種事實的顯露,小行星撞擊說已經得到了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同。

小行星撞擊說最早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路易斯·阿爾瓦雷茨與其兒子沃爾特·阿爾瓦雷茨,也是一位地質學家共同提出的,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路易斯·阿爾瓦雷茨是一位西班牙裔美國物理學家,196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沃爾特·阿爾瓦雷茨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

他們之所以認為6500萬年前有一個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是因為很多地質學家在地球上的白堊紀-第三紀地層之間發現了大量富含銥的黏土層。因為銥在地球表面相當少見,銥在地殼中的含量為千萬分之一,但是銥在小行星中的成分比例卻相當高。

但是尋找這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也不是容易事,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事實可以作證,當時也引發了很多科學家的質疑。直到1991年,有些科學家恰好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尋找石油。尤卡坦半島是位於墨西哥東南部的半島,那裡是古代瑪雅文化的搖籃。那一代沒有石油,卻有一個罕見的巨大隕石坑,深達3000米,直徑有200到300公里,形成於6500萬年,恰好與恐龍滅絕的時間一致,也同地層中富含銥的黏土層的形成時間一致。這個隕石坑被科學家們命名為“奇克蘇魯布”撞擊坑。

2001年12月起,德國波茨坦地理研究中心開始了“奇克蘇魯布”撞擊坑的研究。這個小行星的撞擊裡可能達到了10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衝擊力。科學家們發現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后,天空中下了很久的硫酸雨,也是眾多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是原因卻百思不得其解,但在“奇克蘇魯布”撞擊坑裡,科學家也找到了答案,因為那裡附近的地下岩層中有大量石膏礦,石膏中的富含的硫就是當時地球上大量硫酸雨的重要物質來源。


科壇春秋精選


首先糾正一下時間,恐龍滅絕大約在6500萬年前。關於恐龍是由於什麼原因而滅絕的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一個大迷題,但是目前最為廣泛接受的觀點是隕石撞擊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這個隕石坑就是位於尤卡塔半島的隕石坑,上個世紀50年代,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尤卡塔半島進行石油勘探時發現了這個巨坑,它的直徑有200-300公里,深度有2-3千米,石油公司的地質學家在勘探的時候發現那裡的地心引力和磁力不規則,然後對墨西哥灣進行了更深的鑽探,他們沒有發現石油但是在對巖芯進行了檢查之後,地質學家意識到,他們發現了一種不同尋常的結構,經過11年的研究,研究人員最終把尤卡塔半島的地心引力不規則現象歸因於一次碰撞事件,人們開始意識到太空中曾經有一個巨大的天體曾經撞擊過尤卡塔半島,在那裡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成千上萬公里的地球外殼蒸發、熔化或者是被彈射出去,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橫掃整個世界。有關人員做過一次推算:那次大碰撞相當於一億兆噸TNT炸藥爆炸。



劇烈地撞擊引起了巨大的海嘯和全球的大火,大地被淹沒,森林被燒燬,煙塵蔽日終年不散,植物因為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動物因為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滅絕,恐龍也被認為是在這場災難中永遠地告別了地球。那麼去題目中所說的,撞擊地球的那個隕石到哪裡去了呢?難不成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的就是隕石撞擊地球時因為速度過快所以撞擊的一瞬間與地面的作用力巨大,所以肯定會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直接被氣化了,還有很多的都被撞得粉碎,這一部分很快就被拋散到天空中,並且在慣性的作用下飄往全球各地,最後在在重力的作用下慢慢落下,分佈在世界各地,也有一部分會和地球的岩石土壤融為一體,當然也會有一小部分被被撞碎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隕石。隕石撞擊的過程中能夠決定它最終能有多少碎石留下來的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與地球相撞時的速度,由於隕石巨大,所以大氣層對其速度的減緩作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越是大的隕石落地時與地面的衝擊力越大,所以更多的都是直接被氣化了,飄散到世界各地的隕石灰那就不用去找了,那麼還有一些碎石到哪裡去了呢?由於年代過於久遠,所以就算是有隕石很多也被掩埋了,再加上這個隕石坑有一半在海里,所以就在地面上的隕石就更少了。其實科學家已經在隕石坑北面的海底發現了當年撞擊地球的那顆小行星的殘骸。



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足以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希望我們不要再碰到類似的情況,想想也是可怕,還是自求多福吧!


鏡像科普


當Luis Alvarez和Walter Alvarez父子倆在意大利發現了一層銥元素含量異常高的白堊系頂部岩層時,這顆星球上還沒有多少人意識到他們的發現有多麼重要。

(科研父子兵,白堊紀—古近紀小行星撞擊事件的發現者)

只有極少數科學家知道,地球上的銥元素是多麼的稀有。發現一層銥元素高出平均值數百倍的地層,這意味著一定存在天外來客:它從宇宙空間裡帶來豐富的銥元素,義無反顧的將自己拋向大地,在一場劇烈的撞擊中粉身碎骨,將包括銥元素在內的各種物質灑滿全球。

聽起來似乎很浪漫,但如果你是那個年代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恐怕就不會這麼想了。

(浪漫而絢爛的撞擊?嗯,這大概要看是誰在說這話……)

在劇烈的碰撞裡,天外來客化作齏粉,消散殆盡。

衝擊波從墨西哥灣開始擴散,水蒸氣裹挾著岩石碎屑和隕石塵埃散開;劇烈的撞擊讓墨西哥淺海發生震顫,史無前例的大海嘯像牆一樣衝了出去,在地中海的岩石裡甚至都留下了海嘯的證據;爆炸的煙雲直衝雲霄,大量細小的粉塵進入平流層,它們會在那漂浮很多很多年,慢慢重歸大地——就像一個大家可能比較常見的詞語,核冬天效應。

(根據銥元素異常點、海嘯巖分佈範圍和有關的數學模型,推測的此次撞擊後果。背景圖是白堊紀末期的地球海陸分佈)

在這個劇烈而且漫長的過程裡,小行星本體的絕大部分與地球融為了一體:散落全球的銥元素異常中蘊含著它的身影。在中國、美洲、歐洲、俄羅斯和大洋洲,地質學家們在白堊紀與古近紀交界處的地層中,都能找到這顆巨型隕石的影子——漫天散落的塵埃雨透露了一切玄機。

(全球銥元素異常分佈,數據比較老)

所以,這顆殺死了恐龍的小行星去哪裡了?

它已經散落全球,徹底成為了地球的一部分;它的物質已經加入了地球物質大循環;它甚至也穿越時空,參與組成了我們人類的身體。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我實際上都是來自星星的人。


雲舞空城


這個問題問的有問題,因為恐龍滅絕不肯定肯定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還有科學家說是因為恐龍愛放屁給自己燻死的,別笑,這是有證據的。

恐龍這種生物都特別大,體型巨大吃的也多,吃的多肯定拉的多,屁我會跟著多,放屁會在空氣中排放大量的甲烷,破壞了地球的臭氧層而導致恐龍的滅絕。

1980年,美國科學家在6500萬年前(普遍認為恐龍滅絕的時期)左右的地層中發現了高濃度的銥,含量超過正常含量幾十甚至數百倍。這樣濃度的銥在隕石中才可以找到,因此,科學家們就把它與恐龍滅絕聯繫起來了。根據銥的含量還推算出撞擊物體是相當於直徑10公里的一顆小行星。



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絕對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打擊,以地震的強度來計算,大約是里氏10級,而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直徑將超過100公里。科學工作者用了10年的時間,在中美洲猶加敦半島的地層中找到了這個大坑。據推算,這個坑的直徑在180~300公里之間。科學工作者們還在對這個大坑做進一步的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