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2018年广东省肥胖年会

羊城五月,在这个杨柳吐绿,花开满地,充满勃勃生机的季节里,我们共聚羊城,一同探讨肥胖与脂代谢,如何破解肥胖带来的疾病困扰问题。所谓一胖百病生,在珠江医院内分泌科陈宏教授的倡导下,广东省专家率先在广东省开立了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今年我们在这里召开18年学术年会。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精彩演讲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陈宏】2018年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年度研究进展

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陈宏教授带来2018年肥胖肥胖年度进展汇报:

AACE/ACE指南指出: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治疗时应以肥胖的并发症及肥胖本身为目标,以期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根据2017年新英格兰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全球约1.07亿名儿童及6.04亿名成人受肥胖症对的影响,总体患病率分别为5.0%及12.0%。而中国已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男性和女性成人超重率为25.71%和22.78%,肥胖率为5.02%和5.51%。

2017年8月《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一项对50万人随访12年的大型临床研究发现,即便一个超重或肥胖受试者,即使其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正常,其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比正常体重的健康人更高,发病风险分别增加了26%和28%.

肥胖症已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健康”的胖子并不健康!

体重管理,为时未晚!

陈教授从PURE研究、DIETFITS研究、DIRECT研究,给我们介绍了通过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干预可以带来持久有效的减重效果。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共同引起的慢性疾病,随着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代谢组、宏基因组等多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与肥胖相关的基因位点,肠道菌群及相关代谢通路被发现于验证,为未来肥胖的治疗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与方向。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薛耀明】肥胖相关性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一项最新分析显示,全世界超重及肥胖人数总数从1980年8.57亿已经增长到2013年的21亿,我国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

而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定义是在1974年由Weisinger 等首先报告严重肥胖患者可伴有大量蛋白尿,病理活检提示肾脏损伤的存在,并将其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中国的研究显示,腹型肥胖人群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为9%。

肥胖是如何导致相关性肾病的呢?薛教授提出了四个发病机制和一个可能机制。

一.脂肪因子的不恰当分泌

二.血流动力学改变

三.胰岛素抵抗

四.炎症

可能机制:脂肪酸降低系膜细胞活力,脂肪算促进系膜细胞纤维化

ORG尚无统一诊断标准,需结合临床、实验室及病理资料,并排除其他肾脏疾病才能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以下特点:

1,肾脏疾病起病前存在明确肥胖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肾小球疾病的表现

3,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增大,伴或不伴由FSGS

4,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1,减轻体重

2,RAAS系统阻断剂

3,其他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TED演讲【孙嘉】脂肪这个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孙嘉教授带来精彩的TED演讲,以优雅的姿态,生动的比喻给我们分享了两个主人公的故事: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以下为演讲重要内容:

脂肪的经典分类:白色和棕色脂肪

内脏脂肪堆积的可能机制:脂肪溢出

内脏脂肪过多的危害: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棕色脂肪的活化:寒冷刺激可导致

内脏脂肪分布的人群特点:亚洲人的内脏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白种人和非洲人

米色脂肪的形成:白色和棕色脂肪的”爱情结晶”

米色脂肪的特点:米色脂肪位于白色脂肪中,不同于棕色脂肪,米色脂肪细胞

于白色脂肪细胞间没有结缔组织膜分隔,在某些条件的刺激下,白色脂肪中出现米色脂肪细胞,细胞内线粒体增多,表达UCP-1,表现出类似棕色脂肪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TED演讲【陈容平】肠道菌群那些事儿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陈容平教授带来精彩TED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肠道菌群和肥胖始终是个热门话题,不同胖瘦人群的肠道菌群种类是不同的,陈教授还提出了肠道菌群在高脂饮食影响能量平衡的可能机制。

那么什么是益生菌呢?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是定植于人体肠道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活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其益生作用是主要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的组成,激活宿主内源性微生物群或者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实现的。

  • 益生菌的摄入影响肠道菌群结构

  • 益生菌的摄入影响短链脂肪酸的代谢水平

  • 益生菌的摄入影响总胆汁酸的代谢

  • 益生菌的摄入影响肠道细菌酶活力,影响肠道内矿物质的吸收。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魏爱生】饮食结构对减重更为重要

对于体重管理来说,目前国内外指南都提出生活方式干预仍是体重管理的关键环节。2008年6月份,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中,将322名肥胖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三种饮食组,分别为低脂限制热量组,地中海限制热量组,低碳水非限制热量饮食组,研究结果发现,低碳水非限制热量饮食组的减重效果更为明显。

魏教授继续提出几个关于低碳水饮食与低热量饮食对比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有效减重,注重饮食结构即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比例分配,注重饮食质量对减重至关重要。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孙嘉】广东省饮食干预见汇总临床研究汇报

在目前指南推荐的有效减重方案时低热量饮食,近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糖尿病环节临床试验,在随访12个月时,24%的干预组患者体重下降≥15kg,而对照组未观察有体重下降超过15Kg

的患者,干预组平均体重下降10.0Kg,对照组下降1.0Kg,P<0.0001.干预组体重下降更为显著,其糖尿病缓解率较对照组也更高。

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最早由Banting 教授提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促进体内脂肪燃烧的同时还能增加能量消耗,从而达到减重目的。Atkins认为,在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条件下,不限制热量也能达到有效的减重效果!

而目前在广东省开展,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牵头的13个中心开展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热量限制饮食干预对超重/肥胖患者体重控制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旨在超重或肥胖的受试者中,比较热量限制和碳水化合物饮食在减重效果上的交互作用,主要终点目标时12周时BMI较基线变化的绝对值。

总共入组304例,研究开始一个月,目前已经纳入受试者共138例,其中2例受试者退出研究,尚未入组人数为170例。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从古到今,体重的管理是个大问题,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今天的会议内容非常丰富,相信能给各位专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收获!

现场风采照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带你走进2018广东省肥胖学术年会,精彩议题不容错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