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得了冠心病,支架應該如何選擇?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看完你就懂了!

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中風(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科(週五)、頸肩腰腿痛(週六)、運動損傷及其他(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居家康復第70講】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目前冠心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其致死的人數超過所以的腫瘤死亡人數的總和,可以說冠心病已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目前針對冠心病的治療,醫生一般都會考慮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搭橋手術,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療。其中介入治療(支架為主)是現代醫學治療的重要進展,但有關支架是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在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爭議還是比較大,一方面擔心國產的支架質量不好,另一方面又擔心進口的價格太高。那麼到底支架是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筆者就來說說。

得了冠心病,支架應該如何選擇?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看完你就懂了!

其實,支架是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是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結論的。一般來說,經過嚴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驗證,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各種不同產品在不同病變中的表現是略有差異的,但隨著醫學的發展,國產支架與進口支架之間已沒有明顯的差別,尤其是在使用年限上現已無太大差別。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最大的差別可能在於支架藥物的成分上,但不意味著進口的就一定比國產的好,醫生會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和病變情況選用更適合的支架,未必進口支架就一定比國產的好,未必貴的就一定比便宜的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們與其去區分國產和進口支架的性能優劣,不如去比較各種不同產品的性能差異。也就是說支架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並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下面幾個方面。

得了冠心病,支架應該如何選擇?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看完你就懂了!

1、自身的病變特點

一般來說,臨床醫生會根據患者病變血管的口徑、部位、鈣化情況、迂曲情況、分叉情況,以及病變的長度等來選用不同的產品和規格,不同患者病變特點選擇不同的支架。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各種不同產品一旦置入通常可安全的終生存在體內,而從實用性角度來說,進口支架和國產支架在效果上並無太大差異,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進口的,貴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一些進口支架如果沒有很好的支撐力,並不適合一些開口病變、鈣化病變的治療,相反一些支撐力較好的國產支架則更有優勢。因此,我們在選擇何種支架時,要由醫生根據病變的多少、病變的位置、長度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得了冠心病,支架應該如何選擇?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看完你就懂了!

2、經濟狀況及個人意願

按照目前的價格來說,藥物塗層支架進口的大概兩萬多一枚,國產的有一萬多一枚,有些患者需要置入多個支架,費用則更高。另外,支架手術並不能根治冠心病,即使使用高級的藥物塗層支架進行治療,血管腔仍有一定幾率再度狹窄。支架手術後,患者還需要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藥物防止支架內再長血栓,還需要服用降壓藥、降脂藥等藥物從病因上控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因此,我們不能一味認為進口、貴的支架才是最好的,傾家蕩產去做進口、貴的支架,而影響或不能支持後續的冠心病二級預防和“保架”治療,這樣不僅難以獲益,甚至可能有害。

得了冠心病,支架應該如何選擇?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看完你就懂了!

我們在選擇做支架介入時,還應考慮醫院設備條件和醫生的技術水平。因為支架介入需要一定的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但由於醫療衛生條件發展不平衡,並不是每個醫院都有相應的設備和技術水平。另外,經驗豐富的介入醫生可以駕馭較多手術適應症,但並不是每個醫生都能熟練操作這類手術。總之,治療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依賴醫院設備條件與醫生的操作技術水平。也就是說,如果到了不得不做支架介入時,我們不必糾結於支架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相反介入醫生的經驗和水平才是應該關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得了冠心病,支架應該如何選擇?國產的好還是進口的好?看完你就懂了!

最後需要聲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冠心病病人都要需要進行支架介入治療,一般來說,應對冠心病病人做冠狀動脈造影等有關檢查,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而確定治療方案。如果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在70%以下且無缺血證據或病情穩定者,可選擇藥物治療並觀察病情變化;如果狹窄大於70%並有心肌缺血的客觀證據(急性心肌梗死、或有不穩定心絞痛,或經藥物治療後,心絞痛仍存在),才需要考慮支架介入手術。另外,支架介入後並意味著萬事大吉,還需堅持戒菸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少油膩等健康的生活習慣,並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延伸閱讀:

1、《 》

2、《 》

3、《 》

4、《 》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