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感觉这届特郎普政府的国务卿的存在感这么低?

豦1


蒂勒森和蓬佩奥两个人,风格不同、观点不同、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也不同,最终导致了所谓“存在感很低”的状况。但说到底,还是特朗普的个人特色和喜好过于明显,并喜欢跳出正常渠道通过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上任以来多次的“泄密”事件,又使得特朗普对内阁官员的信任程度大打折扣,在外交决策中更主要自己的个人意志和判断,对外交和国务院系统的依赖比较少。

就蒂勒森而言,关于他即将“下台”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他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也经常被质疑,甚至有媒体报道蒂勒森曾在一些场合大骂川普总统。而这从蒂勒森的告别演讲中也可见一斑,他提到了美国的外交工作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提到那个将他一手选拔上来的总统。这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了。

而从具体的外交政策来看,尤其在对北(N`K)政策上,他们的差别是明显的。蒂勒森多次表达了可以进行对话的意向,并在去年破天荒地提出了所谓的“四不”原则,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就是现在NK所要求的。先不论蒂勒森的观点是否正确,他在外交政策上走在特朗普的前面,公然发表了和“制裁”不同调的论点,无疑是令川普不满的。随着对北政策在2018年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轴,川普必须要选择一个和他观点一致,并且能充分地贯彻其意志的人,这就是蓬佩奥。

蓬佩奥的个人特色是很明显的,他是情报工作出身,偏好保密和暗中做事。这使得美国近几个月外交政策的透明度越发下降,对他而言,这有利于减少政策面临的阻力,有利于特朗普意志的落实。很多外交动作,经常是在几天、甚至一个月之后才公之于众。这某种程度上加强了美国外交的灵活性。因此,蓬佩奥的低调并不是能力和影响力不足,而是他的个人风格和所依赖的情报体系。这导致很多美国的盟国也开始抱怨,各盟国和美国外交机构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美国经常采取不事先沟通的“越顶外交”方式。但对川普而言,这种方式是他所舒适的。未来,这种行为模式,恐怕使得我们在分析和应对美国外交行为的时候,面临更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稻门YAO


言归正传,美国国务卿和总统都参与对外政策,因此两者的关系决定了总统和国务卿在外交中的角色和存在感强弱。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有三种因素。

一是国务卿的人员来源的原因。一般而言,美国国务卿是仅次于总统的重要官位,非常显目。一般这个位置有可能是权力交易的结果,比如奥巴马任命自己的竞选对手希拉里;二是利益交易,比如利益集团的推选,比如现在大多传言蒂勒森就是美国利益集团塞给特朗普的;三是总统任命的亲信或看好的人,不过这个亲信在外交方面还得有两把刷子。

二是总统和国务卿的性格。如果总统爱参与外交,国务卿一般存在感比较低,比如特朗普;一些总统对外交不太热心,这就给了国务卿有时在外交中“男一号”的机会(比如基辛格)。

三是总统与国务卿的政见。两者政见不合,特别是在对外政策方面,比如在具体某些外交政策上是否存在分歧。这些直接影响到总统对国务院和国务卿的信任程度。

基于这三点分析,看看特朗普政府,第一位国务卿蒂勒森是利益集团输送的,并且两人都有参与外交的热情,政见不合,这就导致两人在伊朗核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上分歧直接体现,特朗普对蒂勒森缺乏信任,很多时间直接不通知国务院就直接在推特上宣布,相当于把国务卿蒂勒森凉到一遍,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如今新国务卿蓬佩奥,是特朗普看好的人,也可以视为亲信,不过更多是执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而不是主导外交决策,甘当听话的好配角非常重要。否则,特朗普一不高兴,再换个国务卿也有可能。

国务卿的存在感较弱会影响美国国务院的士气,不知道换了蓬佩奥,特朗普会不会更加信任国务院一些,这样国务卿和国务院都会好过些,存在感也不增强点。


凌胜利


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务卿,即Secretary of State,相当于美国国家政府的外交部长,是1789年乔治·华盛顿担任首任总统时最初的五个内阁部长之一。其主要职能包括:保存及使用美国国玺、与外国代表处理及协调国际事务、作为美国总统对国际事务的首席顾问、协调、指挥及监督美国政府整体海外事务(部分军事行动除外)等。

通常而言,国务卿是总统内阁中最为重要的位置,在权力交替顺序中,国务卿位于仅次于副总统、国会众议院议长、国会参议院临时议长之后,是第四号人物,而事实上,国务卿的实际权力可能超越国会两院领袖,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实权人物。关于这个职位,我们最为熟悉的人物可能就是在尼克松后期和福特时代出任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制度赋予某个政治职位的权力虽然是不变的,但一定会因为所处政治环境的差异甚至担任该职位个人的不同风格而出现不同权力运行情况,换言之,制度上的权力未必能够确保实际上的影响力。所以也就有了有些国务卿相对比较弱势,有些国务卿相对比较强势的鲜明对比。

比如,在奥巴马执政中的八年,经历了前后两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约翰·克里。相对而言,这两位国务卿都属于相对强势、至少是较为具有强势的、具有较强存在感的国务卿,这与当时政府内或政党内的政治生态以及国务卿与总统的个人关系或互动关系密切。前者希拉里,是在2008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中奥巴马的强劲对手,为了确保党内平衡,奥巴马才将希拉里劝入麾下,形成所谓的“对手内阁”,而在奥巴马时代的所谓“亚太再平衡”调整应该说是希拉里发挥了重大关键作用的战略变动。后者克里,其实算是奥巴马的政治“恩人”和导师,2004年克里获得民主党提名竞选总统,在其提名的民主全国代表大会上克里安排了当然毫无全国知名度的奥巴马发表主旨演讲,为当年奥巴马得以成功当选国会参议员增色极多。在国会参议院期间,克里与奥巴马同为外委会成员,互动颇多。在奥巴马第二任期,投桃报李地给予克里一定在第一线发挥的良机,而克里在国务卿任上也极为个人化地将重点放在了中东地区,最终达成了“伊核协议”,但却明显对“亚太再平衡”兴趣不大。可见,这两任国务卿,要么是总统不能得罪的党内“大佬”,要么是总统的前辈或近臣。所以,为了谋求政治平衡,或者因为总统的绝对信任与认同,这些国务卿的确可以具有很强的存在感,可以对美国外交战略或政策发挥关键作用。

如今反观特朗普,他在包括国务卿在内的众多内阁成员的选择上,其实少了很多顾虑,也多了一些压力。少了顾虑是说,特朗普不需要在共和党内部谋求平衡,他更希望任用与他同样经验缺乏的人,进而不但体现他的绝对控制力,而且也强调了国务卿本身对其决策的高度执行力。多了压力是说,面对与共和党关系密切的众多外交或防务专才的抵制,特朗普其实也有一些无人可用的问题,于是索性他彻底放弃了使用专才,反而使用了毫无政治经验的蒂勒森和政治资本浅薄的蓬佩奥,其目的还是在于凸显国务卿对总统的依附地位乃至对总统决策的120%的彻底执行。在这个大背景下,虽然国务卿具有相应的较大的权力,但这些权力显然是总统权力的外延与分享,如果总统不给国务卿发挥更大影响的机会,显然就不可能出现高度存在感的国务卿了。但问题在于,执行力的过度强调,虽然不是坏事,但如果只有执行力,但执行的内容却极度缺乏专业判断,其实可能是更加糟糕的状态。如果平衡这两个矛盾,可能才是特朗普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刁大明


特朗普上台后已经经历了两位国务卿:蒂勒森与蓬佩奥。虽然两人的个人背景、处事方式有很大不同,但其在位的共同点是:存在感低!


其实从美国历史来看,虽然国务卿贵为“第一部长”,甚至行使部分总理的职能,但每个人的地位并不相同:既有强势有为的国务卿,也有碌碌无为的国务卿。小编认为,其存在感的高低与总统的执政风格、国务卿的能力以及总统与国务卿的个人关系联系密切。

就当前的特朗普政府来说,特朗普是一位个性突出、表现欲强、有自己的主见、不愿听从别人建议的强势总统,他喜欢在所有事物上自作主张。可以想象,无论什么样的人在其手下提任国务卿,其存在感都会大打折扣。从蒂勒森来看,他也是出身商人,有自已的外交想法,但其外交能力、与特朗普的沟通能力显然不足,这是其较快离职的重要原因;而蓬佩奥则在表面上非常尊重特朗普,喜欢事事向总统报告请示,没有表达出过多的个性,一般按特朗普意愿行事,这类人当然没有多大存在感。



姜运仓


美国国务卿存在感有多强,主要和三方面因素有关系。第一,个人能力。第二,和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总统行事风格。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历任国务卿有以下几位: 鲍威尔、赖斯、希拉里、克里、蒂勒森和蓬佩奥。

小布什总统任期内的两位国务卿是鲍威尔和赖斯。鲍威尔在老布什政府时期就担任要职。他在小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内,影响力并不大,主要是他个人属鸽派,受到了小布什政府内以切尼和拉姆斯菲尔为首鹰派的掣肘。他和小布什的关系不算差,但意见却没有受到重视。赖斯是从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提任为国务卿,它本人是政治学出身的背景,加之和小布什的私人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小布什第二任期内算是比较强势的国务卿。

奥巴马总统任期内的两位国务卿是希拉里和克里。从奥巴马的人事任命上,就可以看出他是民主党内的建制派。两位国务卿都是民主党内得资深政治人士。希拉里的个人能力极强,在其任期内主导提出了重返亚太和巧实力等外交战略。克里是资深的参议员,但在个人能力上比希拉里要差一些。奥巴马与克里要比希拉里之间的合作更愉快,原因是个人能力太强的希拉里很多时候会“功高盖主”。

在特朗普的任期内,三个因素的顺序就要进行调整。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总统的行事风格。特朗普是典型的非建制派领导人,他实际上将美国类比公司那样进行管理,他担任这个“美利坚公司”的总裁。这个总裁在人事任命上具有绝对的自主权。蒂勒森实际上在提名前并不被外界看好,原因是他没有任何从政经历。但特朗普力排众议,任命了蒂勒森。后来,特朗普发现自己和蒂勒森之间在外交理念上存在巨大分歧,蒂勒森和特朗普之间的合作在后来也非常不顺畅,因此,特朗普早就动了撤换蒂勒森的念头。后来,他让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中青局长蓬佩奥担任国务卿。蓬佩奥和特朗普之间的关系密切,经常单独向特朗普汇报工作,深得特朗普的信任。由于与特朗普的关系更近,自身变为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执行者,并不显眼。

从美国历史上看,出色的国务卿不仅个人能力要强,能让自己的理念被总统采纳。同时,与总统关系要十分密切,又不能完全成为总统命令的执行者。从这个角度看,谁在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卿都难有大的作为。


黄日涵副教授


从美国历史上看,国务卿并非一直都有很强的存在感。在特朗普任内,从蒂勒森到蓬佩奥,蓬佩奥的存在感无疑远超蒂勒森,而且能见度会继续上升。

蒂勒森的存在感低与不受特朗普重视有关

特朗普对蒂勒森的好感从上任之后就每况愈下。一方面,特朗普在内政外交都喜欢亲自做主,不太喜欢依赖传统的官僚机构。而国务院恰好是所有官僚机构里最具官僚稳定性的机构,里面有大量职业外交官,政治任命的也有,但不占大头。这就导致了国务院的政策惯性相对较大,国务卿也不会在外交上做出特别过分的事情。在这一背景下,蒂勒森的外交理念又和特朗普不符,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而一旦不受特朗普青睐,那国务卿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于是,在蒂勒森访问非洲回国没多久,特朗普就炒了他的鱿鱼。

继任蓬佩奥有望恢复国务卿的荣光

蓬佩奥则是另一个故事了。蓬佩奥在担任中情局局长期间就深得特朗普欢心,担任国务卿后能见度不仅增加,而且开始处理美国外交中的核心问题,这与之前往拉美、非洲跑的蒂勒森相比待遇好太多。

此外,蓬佩奥走马上任后,国务院士气大振。因为前任蒂勒森对国务院的长期发展基本毫无考虑,只顾着带着自己的小团队密谋政策。蓬佩奥拥有与总统的密切关系,又在中情局积累了运营官僚机构的丰富经验。上下一心的国务院氛围也将有助蓬佩奥一改蒂勒森的颓势,提高自己的存在感。



临冬大侠客


美国国务卿是美国“第一部长”,无论地位、作用、存在感都应该比其他部长更显赫。然而,特朗普任内的两位国务卿——蒂勒森和蓬佩奥,尤其是蒂勒森,不仅存在感不强,甚至遭遇“突然死亡”。原因何在?


蒂勒森之所以被特朗普提名为美国国务卿,主要是因为两人经历相似、臭味相投。也许是因为太相似、同性相排斥,蒂勒森还没有走马上任之前,就与特朗普在驻韩美军费用、以色列等问题上产生分歧。上任之后,由于特朗普“一言堂”“一手抓”,削减了蒂勒森领导的美国国务院的经费,不仅让蒂勒森开展工作困难,而且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成为了名不副实的国务卿。


美国媒体去年上半年就曝出,蒂勒森可能辞职。随后,蒂勒森表示不会主动辞职。之后,媒体又曝出蒂勒森大骂特朗普是“傻瓜”,两人矛盾公开化、尖锐化,随后特朗普和蒂勒森都出来辟谣:没有这回事儿!然而今年3月,在蒂勒森访问非洲期间,特朗普发了一条推特,宣布蒂勒森被解除职务。美国“第一部长蒂勒森”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突然死亡”。


蒂勒森走了,蓬佩奥来了!目前看,蓬佩奥吸取了蒂勒森的很多教训,在很多问题上与特朗普保持高度一致。因为蓬佩奥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特朗普的行事理念,特朗普执政一年多来,异己已经排除得差不多了——白宫更换了二三十名高级官员,在美国历届政府中均属罕见。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50多岁的“鹰派”国务卿蓬佩奥,对这句话似乎领悟非常深刻。


最近,蓬佩奥做了一件事情——说服特朗普将原太平洋司令哈里斯,由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改任美国驻韩国大使。特朗普一般是听不进意见的,据说除了女儿伊万卡的话听听之外,有时伊万卡的话也听不进,几乎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但是,特朗普这次听进了蓬佩奥的意见,而且蓬佩奥是冒着很大风险劝告特朗普这样做的。这是不是说明特朗普和蓬佩奥之间的关系很不一般了呢?难说。蓬佩奥能当多久的国务卿依然是谜。


特朗普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人,经常疯疯癫癫、颠三倒四、出尔反尔、反复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即使目前特朗普还能听听蓬佩奥的意见,但是时间一长,蓬佩奥真要发挥“美国第一部长”的作用时,特朗普肯定会不高兴,会与蓬佩奥产生矛盾和摩擦。而只有矛盾和摩擦一产生,蓬佩奥离下课就不远了。


前段时间美国媒体热炒,特朗普因为女儿女婿接连曝出丑闻,打算“借刀杀人”将伊万卡夫妇“赶”出白宫。现在看来风波暂时平息,毕竟伊万卡是特朗普亲亲的女儿。但是,既然特朗普连“赶走”女儿女婿的心都动过,如果蓬佩奥与特朗普有了隔阂,特朗普“赶走”蓬佩奥完全是顺理成章、情理之中的事情。


与特朗普共事,不仅美国国务卿不好当,没有存在感;其他部长级官员也不好当,甚至更没有存在感。蒂勒森过了一把美国国务卿的瘾就死,只怪生不逢时,为啥遇到了特朗普,为啥要接受特朗普的提名去当美国国务卿!


毛开云


美国的国务卿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职位,其相当于一般国家的外交部长,掌管着美国国务院,这一庞大的行政官僚机构,人称“雾谷管家”①,但是其又不同于一般国家的外交部长。其掌管美国对外事务,并且保管美国国玺,是美国总统国际事务的首席顾问。在美国行政序列当中属于三号人物,而在地位排名中位列总统、副总统、众议院议长之后的第四位,但是其实际掌握的权力却远高于副总统。
(美国国务卿徽章)


不是特朗普这届国务卿没有存在感,而是特朗普认命的首位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没有存在感。他没有存在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他本人并非政客出身,是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另外一方面他的老板特别有存在感,两个人相处的还不融洽。蒂勒森已经在今年3月被特朗普给解雇了,新上任的蓬佩奥确实一个很有存在感的国务卿,两个人的风格完全不同。

美国国务卿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功高震主”型,指的是其本身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亚于总统,委任其为国务卿完全处于一种政治妥协的安排,比如小罗斯福总统的国务卿赫尔,还有希拉里。第二种“尸位素餐”型的国务卿,这种国务卿纯属就是为了填充这一职位,很多是为了刷人气,增加曝光度,大多数“垃圾时间”(第二任期后半段)认命的国务卿都属于这类。第三种就是“绝对忠诚”型国务卿,指其在任期间完全听命于总统的部署,跟总统的外交政策的基调保持高度一致。上面根据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关系,以及美国官僚体制机制,对美国历任国务卿的高度概括。很显然蓬佩奥属于第三种,而蒂勒森则开辟了一种新的类型,“无存在感”型国务卿。


(蒂勒森、蓬佩奥、特朗普)

蒂勒森确实没有存在感,因为其本身从商经历无法驾驭美国国务院这一官僚机构。国务院的各级官员,都跟蒂勒森没有太多的沟通,相互之间缺乏配合,就好像整个美国国务院跟他已经完全脱节一样,以至于发生多次所谓外交“泄密”事件。他跟特朗普之间在相关外交问题上又存在分歧,其既没有足够的政治影响力和地位去功高震主,本身有不是一个要刷曝光度尸位素餐的人,所以就形成一种各干各的,两不相干的局面。既跟自己根据地国务院脱节,又跟自己的老板特朗普不合,甚至还骂过特朗普“白痴”,蒂勒森能够干一年多真的很不容易。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特朗普忍这么久没有开蒂勒森,其实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威望,成功度过第一年的不适期。

(蒂勒森与特朗普)

现在的美国国务卿很显然是特朗普的心腹,而且干的风生水起,与特朗普外交政策和思路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是其政策的坚定执行者,而且蓬佩奥这个人很显然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蓬佩奥很显然是为了积累经验而来,未来谋取大位而去。因为美国国务卿这个职位本身就是一个刷政治资历和曝光度的职位,蒂勒森的失误就是一直没有放下自己幕后大老板的架子,把国务院当成了白宫,把白宫当成了国务院。


①美国国务院位于首都华盛顿雾谷地区C街2201号的杜鲁门大楼,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距离。所以“雾谷”成为美国国务院代称。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历届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大部分都是总统唱红脸,国务卿唱白脸,其实国务卿的白脸正是总统所需求,而总统站在正人君子的制高点,坏事让国务卿干,特朗普特牛!红白黑事全自己干,他才不管信誉名声责任,只要美国优先,只要利益,人,只要是坚决不要脸,将天下无敌!希拉里错就错在干了一届国务卿,有很多黑材料被特朗普搞到手,作为一个商人,没有特别的手段是不可能搞到这么机密的材料,所以不排除有俄方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