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风雅版元宵节

古代文人如何过元宵?

大气版

《正月十五夜》

(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喜庆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忧伤版

《生查子·元夕》

(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思乡版

《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

(宋)周必大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吃货的元宵节


在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水粉汤圆有这样的描述:

用水粉和作汤圆,滑腻异常,中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作水粉法,以糯米浸水中一日夜,带水磨之,用布盛接,布下加灰,以去其渣,取细粉晒干用。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小常识

水磨粉,也叫汤团粉,须用优质糯米,清香、滑爽,可做汤团、元宵、麻团等各种糯米粉制品,也可代替淀粉作凝聚剂。糯米浸泡一夜,水磨打成浆,用布袋装起吊一晚,待水滴干后,把湿糯米粉团掰碎晾干即是糯米粉。

知乎版元宵节

汤圆和元宵究竟是同一种食物么?

元宵节始于汉代,汉明帝提倡佛教,僧人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点灯敬佛,汉明帝便命宫中和民间这一天夜晚挂灯。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但汤圆直到南宋才出现。宋朝经济发达,有人以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少许白砂糖,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食用,因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初称“浮元子”,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

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象征团圆。苏州明代状元吴宽曾有“净淘细碾玉霏霏,万颗完成素手稀”来叹咏时称“粉丸”的汤团。明代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载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五彩元宵

但实际上,元宵与汤圆区别很大。如袁枚所述,汤圆一般将糯米面和好,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团圆,馅料有素有荤。而元宵多用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固体小块,蘸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湿成球。南北方口味的不同在汤圆上逐步分化。清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类,而南方汤圆则甜、咸、荤、素皆有,风味差别也大。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肉馅元宵

那么,还能不能好好过个元宵节呢?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亦是新年的开始

元宵节也叫“灯节”。中国的灯节,除了各种灯彩外,主要是迎板灯。城里乡下,都从正月十三日开始,叫“起灯”,至正月十八结束,叫“满灯”,以正月十五元宵夜最热闹。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亦是新年的开始!过了元宵节,新的一年就再没有理由懈怠了,当然要元气满满,像春天一样勇往直前。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晚餐来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吃完就去看灯吧。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猜灯谜,赢礼品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亲子T恤 [共5套]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对,你没看错,是一套3件)

从所有答对的宝宝中,随机抽取

3月6日公布获奖名单
准备好了吗?5题全部答对,就有机会获奖哦!

参与方式
关注新东方大愚童书

微信公众号(xdfshaoertushu)

在对话框里(不是文章留言哦)回复

【猜灯谜】, 开始答题吧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福利|元宵节的那些事儿,猜灯谜闹元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