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志願參考」詳解大類招生政策的來龍去脈,讓選專業多一個選擇!

一鍵關注【師曰志願】,獲取更多志願實用信息

「志願參考」詳解大類招生政策的來龍去脈,讓選專業多一個選擇!

孩子選專業太糾結怎麼辦?孩子沒有特別喜歡的專業,到底如何選專業?在有關於選專業這個問題上,師曰君已經從多個角度進行建議,如性格、興趣、就業、特長、專業排行榜等,可還是有不少家長頭疼,專業那麼多,瞭解得又不夠全面,那該怎麼辦?往期有提到“大類招生”這個概念,今天就來剖析它的真相。

大類招生的歷史背景


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的三十餘年中,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條件、辦學內容和辦學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主要的是:舊的高等教育體制的基礎計劃經濟逐漸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取代,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兩個階段的十年制高等教育體系已經建立並得到完善,創新意識成為優秀人才的必備標誌。


從上世紀70年代末起,隨著上述變化的發生,一些矛盾開始暴露,相應的教育改革最先在北大開始醞釀和實踐。20世紀80年代後期,北京大學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16字教學改革方針,即在低年級實施通識教育,高年級實施寬口徑的專業教育,並於2001年正式開始實施“元培計劃”。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重點大學,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和學科專業特點,也先後實施了按學科大類招生與培養制度。


具體含義


大類招生的全稱應該是按學科大類招生,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併,按一個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後,經過1~2年的基礎培養,再根據興趣和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大類招生是相對於按專業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實行“通才教育”的一種改革。按大類招生是高校根據我國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的教學改革,並不是相近專業的簡單歸併,而是涉及到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是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也是學校進行內涵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


大類招生政策堅持以“厚基礎,寬口徑”為原則,所謂厚基礎,就是強化做人(人格素質)的基礎和強化做事(職業能力)的基礎。所謂寬口徑,就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地方、行業經濟結構變化為依據,以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重點,突破單一學科式設置模式,實行按大類專業招生,小專業(專門化)施教,設置柔性專業方向。


大類招生政策在“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下,建立“全校通修課程 學科通修課程 專業發展課程 開放選修課程”的新型模塊化課程體系,引入第二課堂資源,建立多元化的實踐教學育人體系。並且為了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社會人才需求多樣化。學生髮展個性化的要求,新政策進行了管理制度的創新,實施了開放選課制度,導師制度,專業分流制度,專業流轉制度等。從通識教育平臺和專業特色培養兩個方面進行學分制,以落實培養應用型人才,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持續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培養目標。通過模塊化課程體系、多元化實踐教學育人體體系、學分制運行管理機制來貫徹落實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


三種模式


按大類招生主要有三種模式:


按學科招生


這是現在很多高校都普遍採用的招生模式,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專業,只按院系大類填報志願。如我們經常在學校招生計劃中看到的新聞傳播學類、工商管理類、材料類、機械類、公共管理類等。


不過要提醒考生的是,即使是同樣的類,各學校旗下所包含的專業也不同。如廈門大學的“工商管理類”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3個專業;而武漢大學的“工商管理類”則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旅遊管理7個專業。


招生形式


高校以“基地班”等形式招生


考生熟悉的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實驗班”、清華大學的“人文科學實驗班”“社會科學試驗班”等都是以實驗班的形式進行大類招生。如清華大學的“社會科學試驗班”的培養過程是:第一年和第二年學習基礎課,尤其是打好數學和英語的基礎,同時也接觸專業基礎課程,以便考生確定自己的學科興趣,尋找到符合自己的發展方向。第三年和第四年,考生按照自己的興趣以及專業的要求通過雙向選擇,分流到社會學、經濟學、國際關係三個專業方向學習。除此,河海大學水利類(基地強化班)、北京科技大學的“理科試驗班”、浙江大學的“工科試驗班”都是以這種形式進行大類招生。


通識教育


新生入校統一進入一個學院不分專業進行通識教育,待大二再分專業。通識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破專業限制,不分文理先學習基礎課,所有課程重新安排和改造,課程體系進行全面變革等。如復旦大學從2005年對新生開始實行一年的通識教育,3700名新生不分專業,全部進入復旦學院的4個學院學習,學院構建了與教學改革相適應的全新的書院式學生管理體制。一年級學生面對共同的課程,劃分為“學養拓展計劃”“大學導航計劃”“公民教養計劃”和“知識補習計劃”4個方面。不難看出,復旦第一年的課程除了專業課和英語等公共課外,更多的是接受綜合素質教育。除此,浙江大學、寧波大學也對新生進行通識教育。


優點


減少盲目性


在選擇志願時,大多數考生對專業的瞭解和選擇比較盲目,未必清楚專業真正的發展前景,甚至連自己是否對這個專業感興趣都不清楚。所以在填報志願時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非常普遍,如認為學管理就能當領導,學建築就要下工地,學金融就是去銀行。考生最終被錄取的專業與自己的興趣相距甚遠。實行大類招生錄取後,不急於確定方向,通過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逐步對專業產生質的認識,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喜愛專業,有助於學生減少未進校前選擇專業的盲目性。同時,按大類招生培養人才延遲了專業選擇時間,學生可以零距離體驗專業,近距離觀察市場,從而增強學生做好學業生涯規劃的主動性,提升就業實力,使人才培養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大類招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高考學子在專業選擇上的迷茫和無措,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符合志願者意向


大類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考一考定終生而是一些學子在高考發揮不當的情況下或是因幾分的差距而和自己心儀的專業失之交臂而痛悔的遺憾,給考生一個機會先進大類,再通過自己的努力選擇自己喜愛感興趣的專業。因此實施大類招生,因為給了學生們在學習1~2年的時間後在根據成績和表現選擇專業,也是很好的激發了學生和老師們,學習和教學的激情與熱情。在實施大類招生和通識教育政策下很多或是絕大多數學生在進行1~2年的學習後對自己未來的專業選擇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規劃,給予學生們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認清楚自己的目標所在將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最大程度的發掘和發展出來,培養和鍛煉出社會所需求的人才。


培養人才


當下的知識經濟時代中,社會需要的是高實用型、技術型、應用型,複合型人才,而這種人才所迫切需要的就是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這種精神和能力是人的綜合能力的外在表現,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度綜合化的知識、個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為基礎的。如果沒有寬廣的知識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那將如何開啟創新思維“引擎”呢?按照大類招生培養人才,就可以打破專業界限,尤其在低年級打基礎階段,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組合班級,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確定目標,因材施教。也對培養學生創業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素質,具有自立的意識和跨行業、跨國界創業的能力,促成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數學、外語水平差距較大的問題,而且有利於優秀拔尖人才的脫穎而出,為學生的個性養成和提高創新能力創造合適的條件。


提高學校效率


按“大類招生培養”,一方面能克服過去由於專業設置過細造成的分散局面,可以更好發揮院系在教學過程中的指揮和統籌作用,有利於師資、設備等各項教學資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別一方面各系和學院從“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要求出發,拓寬專業覆蓋面,構建新的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對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其他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於學校在辦學中不斷整合自己的教學資源,提高辦學水平,促進學校進一步發展,凸顯自己的教育個性和品牌。


平衡冷專業


大類招生也是一項有益於社會發展的政策。大類招生有利於使“冷熱”專業趨向平衡。能夠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過去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由於對專業不瞭解,經常造成的“冷、熱”專業分化嚴重現象,也相應地引起高校冷熱專業教學資源投入的不平衡,這種惡性循環使冷熱分化日益嚴重。大類招生在招生過程中不分專業,而一個大類中通常包含著“冷、熱”專業,這就無疑相對提高了“冷門”專業學生的質量,淡化了因過分強調專業而造成的種種矛盾。近年來,考生在錄取後要求調換專業的現象有逐年增多的趨勢,但教學計劃的相對穩定性又制約了專業的調整。而按文理大類招生培養,一方面能使高校培養的人才,專業口徑拓寬、基礎紮實、知識面廣,具有一專多能和適應性強等特點;另一方面,由於每大類包含了多個專業和專業方向,而通過1—2年的按大類培養,可以有效地延緩學生對專業的選擇,讓學生和家長更好地瞭解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動態和市場就業信息,從而避免高考填報志願的盲目性。


實施高校


現今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實行了按大類招生,可見大類招生漸成趨勢。2006年開始逐步按大類招生,共有11個學院按照學院大類招生,招生專業數從2005年的83個減少到37個;2008年浙大的新生全部到一個學院報到——“求是學院”。這個龐大的學院擁有龐大數量的班級,僅一個“工科試驗班”,就出現了60多個小班。從2008年開始,浙大所有考生進校後在未確認主修專業前都是“求是學院”的學生。求是學院將專門負責大類招生後一年級新生及專業確認前學生的通識教育培養。


其他實施大類招生的學校有: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西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等。

除了以上重點大學外,還有不少普通本科高校實行這一政策,具體需要參考各大最新公佈的院校招生簡章。


師曰志願邀您一起參與2018高考填志願交流活動,詳見微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