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地区王牌大学!虽是“双一流”却被人瞧不起?

“双一流”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入选“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四十二所高校涵盖了全部的“985”高校和三所“非985”的211高校。这三所211高校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除了实力,还有其他一些特殊因素。郑州大学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相比较而言,郑州大学在这三所高校中实力算最强。


地区王牌大学!虽是“双一流”却被人瞧不起?

郑大是省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和河南省)、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一直拥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在师资力量上,郑大有“两院”院士十一人、海外院士四人、长江学者七人、“国家杰青”七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两千人;在学科建设上,郑大有三十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五十九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十九个工程硕士领域、二十四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三个一流建设学科、六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六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从学校规模上看,郑大绝对排在高校前列,占地五千七百余亩,有全日制本科生五万五千余人、各类研究生一万五千余人,加起来全校学生数超七万人,学校还有九个附属医院。

地区王牌大学!虽是“双一流”却被人瞧不起?

在河南省,郑州大学是公认的No.1,2017年,郑大入选“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可谓是对其实力的最好印证。然而社会上却出现了一种声音:“郑大还配不上一流大学的称号,能进入B类是靠关系”,不否认郑大入选有政策倾斜因素,但对郑大冷嘲热讽就不对了。

首先,实力只是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条件之一,国家战略、区位需求等都会被考虑进去。河南是高考大省,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数量庞大,但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却与“高考大省”的名号严重不相适。有网友做了一个简单测算,若按高考生比例来分配985、211高校,河南省应该有三所985高校和八所211高校,现实却很残酷,河南省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从媒体公布的数据看,河南省的一本录取率几乎是全国垫底,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是主要原因。河南高考生说自己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并不是没有道理。

地区王牌大学!虽是“双一流”却被人瞧不起?

其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不是被认定为一流大学,而是要被建设成为一流大学。由于人们的惯性意识,喜欢给高校“戴帽子”、“套光环”,高校和地方也乐此不疲。所以当“双一流”建设名单发布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高校和地方大肆宣传,社会上也产生一种错觉:某大学是一流大学,某高校某学科是一流学科。其实不然,被遴选出的大学和学科不是被认定为一流,而是把它们拉入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大门,然后相关部门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它们大力发展。这样看,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名单仅仅是个起点,至于能不能真正成为一流大学,还要看高校自身的建设。

地区王牌大学!虽是“双一流”却被人瞧不起?

需要注意的是,“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对那些实施有力、发展较快、成效明显的高校或学科,相关部门会加大支持力度,反之,对那些实施不力、发展缓慢、效率不高的高校或学科,相关部门会减少支持力度。这种动态机制对于那些快速成长的高校非常有利,郑州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说实话,郑州大学这些年的进步很快,无论是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还是教科研水平都在稳步提升。莫说其他211高校,就是某些985高校,实力也不一定有郑大强。“人红是非多”某些 “瞧不起”郑大的人实际上是一种羡慕嫉妒恨。当然,郑大可不在乎这些无趣的声音,它会一直进取,直到实现“名校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