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为何不放过帮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蓝颜刺骨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唐睿宗和安定思公主的妹妹,一生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曾多次为再婚而处死丈夫。

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即莲花六郎张昌宗)。
因有母后武则天称帝的先例,太平公主也野心勃勃,对皇位虎视眈眈。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太平公主暗地参与了政变,唐中宗李显继位后,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食实封五千户,有权力开府。此时太平公主已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

史载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昏庸懦弱,大权操于他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之手。韦氏把安乐公主嫁于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又和武三思私通并与朝中武氏集团结成党羽,先后除掉了反对她的朝中五臣(敬晖、张谏之、桓彥范、袁恕己、陈玄,贬而杀)和太子李重俊。


公元710年(景龙四年),韦后惊恐于唐中宗对她和安乐公主擅权跋扈的义愤,遂狠心用药饼鸩杀了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摄政,改制为唐隆,又欲学武则天称皇称制,朝野哗然!

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等人,立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继位。太平公主不但派遣儿子薛崇简等势力参与了政变,还亲手将韦后所立的皇帝温王李重茂拉下皇位。

此时太平公主权势地位更加显赫,增加实封到万户,三个儿子皆封王,宰相多出其门下。凡是她

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就连唐睿宗在朝政大计方针都的和太平公主商量同意,然后是李隆基同意才能实行。


刚开始太平公主见李隆基年纪轻轻不以为意,后来见他英明神武,怕他日后尾大不掉,对自己专权不利,逐渐把矛头对准了隆基。一来散布流言,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当太子;二来派人监视李隆基,经常向李旦打小报告;三是有目的地聚拢朝中反对李隆基的力量,形成一个意图不轨的小集团。


史载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让位给太子,李隆基幸运地即了帝位,是为唐玄宗。在此期间玄宗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间的矛盾日趋激烈,关系极为紧张,双方剑拔弩张,各自磨刀霍霍,暗藏杀机,均想置对方于死地。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皇帝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南山中的寺庙,三天后被迫出来,被李隆基赐死在家。至此动荡不宁、暗流汹涌的吊诡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唐玄宗才得以掌握了全部大权。

从结盟到翻脸,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斗争本来就是残酷的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太平公主作为斗争失败的一方,肯定是必死无疑。


美丽青春您真痘


我们原来村长家发生的事情。他们几个兄弟年轻时候去挖自己家的一座祖坟,那个祖先是清朝的好像,连尸体肚子有很多水银都打出来卖了20块钱。然后他们几个陆陆续续出事,有的上厕所掉厕所死了,有的生病。就剩下我们原来村长当兵一个人没出事活下来,然后他当官贪污很多钱,结果他的几个儿子都没出息,一直在败家~还有一个儿子最近出事了,找了一个老婆,结婚前前后后花了30-40万,结果生个儿子,人就不见了,他受打击一下子中风花好多钱,然后又癌症死了。他那个小儿子也有一点怪怪的~天天喝酒,天天神神的~他想当年是因为当兵回来才没出事情,挖完那个祖先,他兄弟陆陆续续死了好几个,他那个遇到骗子老婆的小儿子现在天天喝酒,捕鱼抓小鸟~估计也是共业所感,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唉。。。缺德的事真不能做啊!!!


粉LOVE杰伦666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成功铲除韦后集团,重新立李旦为皇帝。睿宗李旦立李隆基为太子。而太平公主凭借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甚至希望效法武则天、韦后,与太子李隆基发生了严重冲突。

(唐玄宗像)

景云三年(712年),睿宗李旦眼见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政争愈发激烈,决定禅让,把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但是自己仍然掌握军国大权。禅让之举令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加剧。双方四处调兵,暗养死士,希冀除掉对方。

(太平公主剧照)

713年,李隆基率领府兵等先下手为强,诛杀太平公主集团的一干重要党羽。太平公主闻讯后潜逃到寺庙,后被李隆基搜出。睿宗李旦还曾出面为太平公主求情,但是李隆基杀意已决,最终还是将太平公主赐死于家中。

唐玄宗李隆基一举铲除太平公主乱党,彻底结束了自神龙元年(705)以来持续了七八年的政治动荡局面,此后,唐玄宗在一批贤明之臣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开创了皇皇大唐盛世。从这个意义上看,玄宗铲除太平公主逆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老照片


公元713年,即玄宗先天二年,据史书记载:“七月甲子,太平公主及岑义、萧至忠、窦怀贞谋反,伏诛。”

太平公主被诛杀后,这一年的十二月庚寅,大唐改元为开元,因而史书称这一事件所发之时为开元元年。

应该说,起初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的关系是很好的,他们曾是一根绳索上的两个蚂蚱,命运相连,在诛杀韦后一党的六月政变中,彼此支持,相互配合。

在一些传闻中,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关系很微妙,他们之间的情感似乎不只是姑侄那么简单,甚至还掺杂着一些爱情。

传闻虽不是真实的历史,但大唐的开放风气以及武则天家族的凶猛情爱史,确实又为这种传闻提供了遐想土壤——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可以和外孙贺兰敏之私通;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在丈夫死后可以和妹夫唐高宗私通,并把自己的女儿也送进宫,侍奉舅舅唐高宗;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可以和表嫂韦皇后私通。

这种事多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曾经的亲密无间就让很多人产生了很多联想。

但随着唐睿宗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姑侄间的携手便随之终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愈演愈烈的争斗。

唐睿宗选择李隆基为太子,并没有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以功业为首。依当时的政局形势,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实际,也得到了众臣一直的赞同,这其中就包括太平公主。

所以说,太平公主一开始并没有想谋李隆基的反,她以为李隆基没有多少从政经验,登基后应该会依照她的意图办事。

但太平公主看低了李隆基,也看浅了政局对她不利的一面。李隆基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而拥护李隆基的一批大臣如姚崇、宋璟等均认为过去的朝政被外戚和诸公主干预的太厉害,因此强烈要求革除这种弊政。

上面不听话,下面要打击,这无疑触犯到了太平公主的私利。从此,太平公主把李隆基看成了自己政治上的对手,很想利用自己的权势扳倒李隆基,换个容易操控的傀儡皇帝。

太平公主的动作很凌厉,李隆基当太子不到4个月,由其主导的“太子非长,不当立”的流言蜚语便传播开来。

在大造舆论的同时,太平公主更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她的支持者窦怀贞、萧至忠、崔湜等人都在朝中担任要职。

面对太平公主咄咄逼人的结党营私活动,李隆基深感不安的同时也在蓄势而发。

左右羽林军投靠太平公主后,这个想做武则天第二的女人准备动手了,她计划以羽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两面夹击,废掉李隆基。

探知此事后,李隆基当机立断,先发制人,首先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然后迅速除掉了参与阴谋的宰相。

在李隆基迅捷凶猛的反击下,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最终被赐死于府第。

关于此事,《旧唐书》说道:“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义、中书令萧至忠崔湜、雍州长史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等人与太平公主同谋,期以其月四日以羽林军作乱。”

太平公主之所以野心如此之大,皆因唐睿宗在位三年,她在权力漩涡中陷的太深了。这时的她大肆培植个人势力,试图效仿武则天。因为经历五朝天子,无数次大小宫廷政变,她以为凭她在朝中的势力可以成功,结果只换来了一尺白绫。

武则天作为第一个能成功,但因为她的成功,朝野上下对女人干政便有了一种本能的警惕。

这种警惕,是后来想效仿者难以逾越的,韦后不行,安乐公主不行,太平公主也不行。


黑句本


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为何不放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最是帝王无情,说的再多也是为了权势!太平公主挡了唐玄宗的路,自然得除去!

接下来详细的为大家介绍玄宗这个人,唐玄宗也就是李隆基,从少年开始便目睹经历了许多人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等到了弱冠之年,又目睹“神龙政变”,宰相张柬之等人趁着武则天病入膏肓之际,发动政变,恢复大唐。经历了这么多,自然算是“经验”十足了!

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皇帝李显懦弱无能,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自然也就将大权收入囊中,而在韦皇后统治的这段时间里,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通通遭到了强烈的打压,不是被杀死就是被驱逐,不仅如此,就连太子李重俊都被韦皇后集团杀死。而韦皇后他们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想效法武则天,觊觎帝位。

而李隆基抓住了这次机会,迅速自潞州,也就是现在的山西长治回到长安,结纳勇武之士,在军中发展势力。联合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等人策划了“唐隆政变”。杀死了包括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在内的韦后集团的一系列人,李隆基之父李旦再登帝位,李隆基本人也因此被封为太子!

(剧照)

太平公主集团参与了这次政变,有拥立睿宗之功,本来他们都可以得以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实本来就有),可是太平公主抑制不住自己权欲心,开始参与政事,但李隆基一直在一旁碍手碍脚,太平公主便想让唐睿宗李旦废去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可是李隆基也绝非易与之辈,在太平公主寻找机会除掉李隆基的时候,李隆基也在寻找机会,意图干掉太平公主。

唐睿宗洞若观火,对他们两的冲突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但却不知出于各种目的,作壁上观,并没有插手这件事。这两人的争斗愈演愈烈,唐睿宗又担心这样下去引发大乱,再次引起政变,就把帝位传给了李隆基。

由此李旦成为了太上皇,李隆基登基后,势力越来越强,太平公主掌权的希望也越来越小,一气之下,就欲政变形式夺权。李隆基对于太平公主自然是极其关注,得悉太平公主的计划后就先下手为强,政变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太平公主的党羽也尽数被杀。至于太平公主本人,虽有太上皇李旦出面求情,最终也难逃赐死的结局。


(剧照)

至此李隆基之后的皇帝生涯一马平川,毫无坎坷。成为了后来的一代明君唐玄宗,那段时间,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开元盛!

如果你是唐玄宗,在那种情况下你会不会放过你姑姑太平公主?


谈笑历史间


为了皇位手足相残,权利面前无亲情,有的只是残忍。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到武则天的夺位,再到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权力之争,唐朝皇室内部永远都是腥风血雨。为什么唐玄宗会杀死自己姑姑太平公主呢?请听我细细分析:

武则天影响犹在

太平公主跟在武则天旁边耳濡目染,政治敏感,也颇具手段,为人也是果断。只是身为李氏后人,一直拥戴李唐王室,所以在武则天不行之后发动神龙政变拥立李显复位,因为从龙之功,一直在背后给武则天出谋划策的太平公主终于走到朝堂,当时太平公主权倾朝野。

在武则天身边呆了这么久,自然对帝位有了想法,于是想极力促成宋王(为人懦弱好掌控)为太子,一旦宋王为太子,太平公主就可以学习武则天了。结果谁知道韦皇后自己先学武则天,毒死李显,想自己当皇帝。


结果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就发动唐隆政变,杀死韦皇后,让李旦坐上皇位。

利益冲突

因为李旦比较害怕自己会想之前几位皇帝被害死,所以就直接放权,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两个人权力差不多,不相上下两人你争我夺,各自发展自己势力,因为太平公主想要获得更大权力,就密谋加害李隆基。终于李旦看不下去了,借着彗星出现直接禅让给李隆基,随后李旦慢慢放权,让李隆基的势力越来越大,终于在成熟的时机下,发动先天政变,赐死了太平公主,得到了全部权力,也开创开元盛世。


玄武门之变到神龙政变到景龙政变到唐隆政变再到先天政变,正是这一次次政变耗尽唐朝的气数,朝政不安,社会动荡,最终唐朝也走向灭亡。

尊重历史,方能以史为鉴,我是历史微旅者,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一起讨论学习进步!


历史微旅者


不是唐玄宗不放过太平公主,而是太平公主不放过唐玄宗。

唐宫恩怨,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一场政治大戏。这场大戏,不只是精彩,更是充满血腥。

这场大戏的罪魁祸首,是李世民。本来,李渊称帝以后,是立了李建成为太子的,而且李建成干得也不错。不过,李世民利用武力,亲手把他哥哥李建成干掉,自己当了太子,接着又逼李渊退位,他当了皇帝。

(太平公主,影视配图)

如果李世民干掉李建成后,昏庸无能,历史肯定就把他当谋朝篡位者对待。偏偏他干得不错,政绩卓著,以至于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还是后世,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好像都觉得他篡位这件事干对了。

这场大戏的推波助澜者,是武则天。武则天不只是“篡夺”了他儿子们的位,更是“篡夺”了李唐的位,把李唐江山改为武周江山。更要命的是,武则天也干得不错。虽然对她不满的人很多,但是肯定她的人也不在少数。

李世民和武则天唱的这两场大戏,让李唐皇室产生了这样几个感觉:一是获得江山是可以不按规则出牌的,只要你武力(或者说阴谋,阴谋也是一种武力)足够强大,就能得到。二是通过武力获得的江山,只要自己干得好,就可以获得积极的评价,从而让武力政变的成本变得很低。三是女人也是可以当皇帝的,而且还是可以干得很好的(比如武则天)。

尤其是最后一点,让武则天之后的“后武则天时代”,唐宗室出现了好几个染指政治的女人。一是李显的皇后韦后,二是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三是李显的妹妹太平公主。此外,甚至还包括上官婉儿。

韦后想效仿武则天对待唐高宗李治的办法,把唐中宗李显架空,后来,甚至发展到她和女儿安乐公主联合起来,毒死了李显。

(韦后,影视配图)

李显被毒死后,太平公主想做大权力,联合韦后及上官婉儿想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皇帝,以便掌握权力。这时候,朝臣们却把相王李旦扶起来,让他当皇帝,也就是唐睿宗。因此,太平公主转变态度,与李隆基联合起来,诛杀了韦皇后及安乐公主。

李旦当了皇帝以后,对太平公主非常忍让,把朝中的很多权力都交给了太平公主。这样,太平公主又产生了控制李旦,做大权力,等待时机成熟后,干掉李旦自己当皇帝的想法。

起初,她并没有把太子李隆基放在眼里。但是后来,她发现了李隆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李隆基力量强大了,休说当第二个武则天,就是再拥有权力也不可能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开始向李隆基发动了进攻。

她进攻李隆基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在李隆基身边安插耳目,了解李隆基的动向,然后添油加醋地在李旦面前说,李隆基想效仿李世民,逼宫李渊当太上皇。或者是在民间散布谣言,通过谣言的方式让李旦怀疑李隆基。太平公主的目的,就是希望李旦能够改选太子,选一个太平公主能够操控的人。

李隆基当然也没有闲着,他也在李旦面前说太平公主的不是。

李旦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明白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各自想要干什么。毕竟都是他的至亲,他采用的办法是不偏不倚。不评判谁对谁错,喜怒不形于色。

但是,由于两人之间的纠葛越闹越多,动静越来越大,李旦不偏不倚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也就是说,他必须做一个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以退位的方式,把李隆基扶起来。

(李隆基画像)

李隆基当了皇帝以后,太平公主自然就走上了末路。在朝臣的支持下,李隆基迅速采取行动,诛灭太平公主的团队。最后,太平公主自杀。

随着太平公主的自杀,从李世民开始的这一部唐朝宫廷权力争斗的大戏,也随之落幕。


张生全精彩历史


唐朝自武则天掌权后,李家宗室子弟被武则天严厉打压,唯独太平公主很受武则天喜爱,被武则天处处保护。太平公主的身上有着太多武则天的影子,从太平公主的出家、出嫁再到改嫁,一切都是武则天的安排。而太平公主也很聪明,从不参与朝堂之事,还刻意在生活上铺张浪费,转移官员们对她的注意焦点。

太平公主虽然前期很低调,事实上她却是和武则天最像的一个人,性格刚强,明谋善断,而且热衷权势。随着武则天渐渐老去,朝野上下对于武则天还政于李家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缓和武、李两家的矛盾,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并让太平公主参与朝政,希望通过太平公主平衡两家矛盾。太平公主政治立场上坚定拥护李家,又深受武则天厚恩,而且是武家儿媳,是两家都能够接受的人。

公元702年,太平公主和太子李显、皇子李旦等人联名上奏,请武则天进封张昌宗、张易之两人为王,以此缓和李家与二张之间的矛盾并且降低他们的警惕性。张昌宗和张易之两人是武则天的坚定拥护者,也是武则天手里的两把刀,打压李家的事多数都是通过这两人完成。

但是太平公主和李显等人释放的善意没有让二张收敛,公元703年,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致使两人被处死,二张和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李显登基后,开始疏远张柬之、太平公主等拥立功臣,立韦氏为皇后,还让韦皇后参与政事。也许是武则天带了个不好的头,韦皇后参政后,联合武家的武三思把持朝政,四年后韦皇后毒死唐中宗李显,立幼子李重茂为帝,自己临朝称制,想重演武则天的故事。

但韦皇后没有武则天的威望和手腕,而且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等人虽然被疏远,但势力还在。公元710年,太平公主联合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和禁军将领陈玄礼等人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和韦氏、武氏家族,拥立相王李旦为帝。太平公主是相王李旦的亲姐姐,又对李旦有拥立之功,李旦登基后非常信任太平公主,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事先征求太平公主的意见,朝政基本上由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掌控。

李隆基明断果决,善于用人,又有拥立李旦之功,朝野上下威望非常高。李旦在立太子方面一直犹豫不决,不知该立三子李隆基还是嫡长子李成器。太平公主见李隆基是个英明之主,担心他登基后自己保不住权势,就到处给李隆基下黑手,劝说李旦立李成器为太子。

至此,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从曾经合作无间的亲密伙伴转变为生死相向的政敌。太平公主非但在李旦面前给李隆基造谣,说他结交朝臣,有不臣之心。还直接在宫门外拦住宰相宋璟,请他一起上书立李成器为太子,被言辞拒绝。而李隆基一系的大臣则在李旦面前说太平公主勾结皇长子够陷李隆基,导致政局不稳,请李旦下旨将太平公主迁往东都洛阳。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已经势成水火,成为不死不休的局面。

李旦虽然宠信太平公主,毕竟还没有失去理智,为了保证皇权平稳过渡,李旦还是决定将已经在朝中拥有极大势力的李隆基立为太子,并在不久之后禅位给李隆基。李隆基虽然登基称帝,但李旦还在世,以太上皇的名义掌控着二品以上大官的任命。局面还有扳回的机会,太平公主决定铤而走险,直接毒死唐玄宗李隆基。

但太平公主的计划还没实施就被唐玄宗李隆基得到消息,形势已经非常紧迫,李隆基决定先下手为强。公元713年,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太平公主的党羽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随后李隆基连夜颁布诏令宣布太平公主谋反,将太平公主一系的众多官员指为乱党,逃到山中寺庙的太平公主也在三天后被赐死。至此,李隆基正式掌权,开创了开元盛世。

从合作无间的亲密伙伴到不死不休的生死大敌,都是形势使然。在赤裸裸的政治斗争中没有亲情也没有朋友,主题永远是政治利益。李隆基登基后,太平公主的资历、威望和手中掌握的实力都是李隆基最大的威胁。而且太平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心机、能力和野心都不亚于武则天。李隆基如果不果断采取行动,先行除掉太平公主,等太平公主做足准备后,被推翻的就是李隆基了。

第一次写那么长的回答,真心花时间!


古今之言


最高权力的争夺,都是血淋淋的!

太平公主历史上赫赫有名,她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最小的女儿,武则天事事宠着她,护着她,她从小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她颇有母亲的风范,心机深沉,喜弄权术。武则天曾夸赞她说,很有自己的影子。她的权势地位仅次于武则天,人称“武则天第二”。



太平公主年纪轻轻就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长袖善舞,一生参与三次重大政治斗争,一次比一次介入的程度深,最后一次就是她与李隆基之间的较量,但她没能笑道最后。



第一次政治斗争:参与诛杀二张兄弟。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俩是武则天的男宠,在武则天的庇护下,专权跋扈,权势熏天,后来得罪了李氏和武氏权贵,最后被张柬之联合太平公主诛杀。太平公主因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第二次政治斗争:主导诛杀韦氏集团。

韦后也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唐中宗李显继位后,她不断培植势力,安插党羽,想效仿武则天成为新一代女皇,此举严重威胁了李氏集团的利益。后来,利令智昏的韦后竟联合女儿安乐公主毒死李显,扶植傀儡小皇帝上台,妄图效仿武则天垂帘听政。最后,太平公主联合四哥李旦、侄子李隆基清除韦氏党羽。太平公主因功晋封万户,权势熏天。

第三次政治斗争:姑侄斗法。



经过前两次政治斗争,太平公主权势达到了巅峰,文臣武将的升迁全凭她一句话,七个宰相中,竟有四个是她安插的党羽,这极大威胁了太子集团的利益,她和李隆基的之间明争暗斗,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她曾散布流言,声称李隆基并非皇帝嫡长子,不应立为太子,无果后又指使安插在李隆基身边丫鬟,意图毒杀李隆基。李隆基继位后,听取王琚的建议,决定先发制人,斩草除根。他先召见羽林军首领,并将他们斩杀,后控制住羽林军,又迅速诛杀太平公主一众党羽。三日后,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中。

最高权力的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父子之间尚争的鱼死网破,何况姑侄!


一半秋色


不是唐玄宗不想放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而是因为龙椅只有一座,不是你坐,就是我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如果不是唐玄宗先下手为强,让太平公主抢了先的话,他也得死。

是的,太平公主帮过唐玄宗。但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太平公主和唐玄宗面对着共同的敌人——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韦皇后是唐中宗李显的皇后。武则天退位后,李显再次继位。李显无能,让韦皇后把持着一切。韦皇后特别崇拜自己的婆婆武则天,而且缺乏自知之明,觉得自己也可以走婆婆的老路。同时,她还有一个和她一样没有自知之明的女儿——安乐公主。这娘儿俩的意思是,韦皇后先当女皇,死后再传位于安乐公主。

但是有人不同意了。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觉得,如果有人要当女皇的话,那也应该是她,而不是韦皇后。

另外一个不同意的人,则是武则天的孙子李隆基。

于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把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给干掉了。然后,李隆基的爸爸李旦继位。

太平公主觉得,李旦就是个过渡,还是应该继承老李家的优良传统——让女人当皇帝。

但他的侄儿觉得,老李家的这个传统不应该继续发扬了。于是,他就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太平公主,他自己登了基,史称唐玄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