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当于今天的什么?

用户59725205727


要想说明白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就要先了解古代的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成形于隋朝,在此之后,就成为了历代朝廷命官的选拔制度。这个制度的特点就是采用一个统一的考试制度为唯一门槛,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使得人才(官员)的选拔范围非常广泛,同时也给寒门之子提供了一条与豪门之后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平台。

科举制度的优缺点不在这里讨论,这里只是说明一下科举的具体步骤,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通过科举入仕,应该过几关。

首先,要成为童生。童生也是一种身份,可以进入官家学堂的身份,童生也是要经过考试,只不过这种考试是在县以下的基层进行 。

考试通过,成为童生就可以进入公办学馆继续读书。一年以后进行第二次考试,这次考试一般是在县一级衙门进行,多称为“院试”。

院试通过,即被授予“秀才”称号。不过每年的秀才名额是有限的,所以,院试中了秀才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童生考一辈子也中不了秀才。

所谓秀才,就是“优秀之才”,也是待选之才。既然优秀,既然待选,就有了特权。简单的讲特权有两个:第一,家里出了秀才,这个家庭就可以不用交税了,这叫“不纳粮”。第二,秀才本人可以不从事劳动,不服徭役。朝廷每月补贴钱粮 专心学习,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一辈子如此,所以在古代考上秀才就相当于“跳龙门”。当然,光宗耀祖也算。

秀才们每年都要再进行一次更高层级的选拔,也就是考“举人”。

秀才,尽管已经算是准“朝廷的人”了,但也只是“优秀人才”而已,在人生的竞赛中,只能算是“海选通过”,要想入围就要不断的考,考,考。

举人考试一般都在州,府(省级)进行,通常称作“乡试”。乡试的选拔更为严格,名额也是有限。但是乡试的意义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那就是乡试选拔的“举人”已经算是“士绅阶层”,明朝的“祝员外”、“赵员外”都是举人出身。

“举人”,就是朝廷官员的“候选人”。中了举人,就算一只脚踏进了官场的大门。

所谓“一只脚”就是举人做官,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捐官”,也就是有了花钱买官的资格。第二,是“候补”,先在朝廷签个到报个名,然后排队等着。

但是举人已经不简单的是不纳粮,不服役这么简单的待遇了,举人开始有“工资”了,就像现在的硕士博士有工资一样。

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省内)的称作“解元”。

在接下来,人生的关键时刻带来了,那就是中了举人的“候选人”进行更高一级的全国统一“高考”,一般呢朝廷每年进行一次,特殊年份加“恩科”——皇帝特许加试。

全国考试称作“会考”,会考过关的举人们就有了新的称呼“进士”。

进士也是分等级的,一般全国前十几名(名额不固定)被称为“一甲”(一榜)进士,这是硬邦邦的功名。其他的称作“二甲”,二甲有区别于一甲,叫“赐同进士出身”。

会试当中的第一名(全国)成为“会员”

会试结束,还要进行最后的总决赛(殿试),决出年度总冠军以及年度前三名,总决赛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总决赛前三名,由皇帝欽封一甲第一名(状元),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三名(探花)。

能够一路第一名的家伙就叫“连中三元”。

所有的进士,包括同进士出身,都会被授予各种官职,至此,就完成了从平民到官僚的全过程。

了解了这个科举的过程,应该大概知道秀才是什么地位了。

首先,秀才是在读书人里海选入围的那一部分人,成为竞赛专业户,直到自知无望,退出赛场。

第二,海选入围相当于获得了一定的特权,这个在现今是没有可比性。

按照性质来讲,秀才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

简单类比一下:

童生就是完成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

秀才就是高中毕业,可以考大学,也可以选择工作,但是学历不高。

举人就算大学毕业,有资格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但是入围要难得多。

进士相当于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因为“进士”就是“进入仕途”。基本上和我们现在的硕士博士不沾边。


步武堂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分朝代来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极高,到后来就越来越低,甚至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这就像我们现在滥大街的“美女“一词,一开始是真指美女,而现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别,大街上叫一声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会转头。

但总体来说,古代秀才与如今社会的读书人比起来,含金量依然不低。听我一一道来。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那时选拔人才的机制以察举制为主,汉武帝诏令民间各地举荐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异之人;后在光武帝时期避讳,改为茂才,到三国时期又复名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举制,设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识、强学和策问都最为优秀的俊选者.因其标准太高,隋代举秀才不过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见一斑。

隋灭,唐朝沿用科举制。唐初,秀才科为贡举科目之最,其声望高于进士科,所定的标准高,录取的人数很少,很多读书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试,由此造成了秀才科并没有推行多久便被废弃,主流还是进士科与明经科。

在唐玄宗之后,凡称作秀才的,一般都是进士科,甚至慢慢开始被泛指为读书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读书人参加童生试,通过县试称士子,继续通过府试称为童生,院试录取者便称为秀才。

之后才可以进行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最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及殿试,后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认为明清时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专级别,我觉得欠妥。如今九年义务制教育让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在物质和教育不甚发达的古代,整个社会的文盲率是极高的,读书人非常稀少。秀才通过的虽然是最基础的童生试,但远远比如今的大学生少得多,因此纵向比较,秀才含金量远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况且秀才还有免税、见官不跪之类的特权,从这个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羡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定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才,用凤毛麟角形容并不为过。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后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如今,我似乎无法找到与其对等的,国家杰出青年?高考状元?诺奖获得者?长江学者?院士?似乎都不恰当。


经史通义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并比现在大学士生地位要高多了,享有一定的特权待遇!


古时的读书人,须先经过县级的考试,成为“童生”,才可以参加求取功名考试,在未考取生员(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称白衣;

你看,《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就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岁白发老翁读书人,未考取生员(秀才)取得功名,也是童生。



童生取得生员(秀才)功名须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录取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始获得功名。

生员取得入县学、府学学习,相当于今日大学生,以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

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公费生。

增加录取名额的增生、附加录取的附生则没有这个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扩招的自费生。

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为贡生中的优贡,相当于现在大学生保研。


秀才只是取得政府膳食供给,入学、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

秀才还有一定的特权,可以免除差徭,见县官不跪拜,诉状不经县吏,直接呈送县官。

秀才向上考试不第,可以给文臣武将做幕僚、进府县为吏、富豪府第管家账房、搞教育办私塾、代写书信诉状修谱等谋生,基本上没有从事体力劳动的。

读书人,考个秀才,享受点特权待遇,也是可以聊慰十年寒窗苦!



z山海


读书,是当时能走上仕途的唯一途径。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很高,这是因为古代只有读书一个出路。读书人的功名分为秀才,举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又叫状元,榜眼,探花。

读书人的功名划分来自于中国古代古老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制。与现在的学位相比较,秀才可以说是优越现在的博士的,与其相比社会地位更高,因为当时的科举制是在难考,一个秀才,需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并且每三年才考试两次全国每次录取不过两万人,跟现在的人考清华北大差不多,当时大部分人一生的时间都用在了科举制上,这种制度是统治阶级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种方式。

当时的人如果考上秀才,其社会地位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可以处处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特权。

首先,秀才可以免役,当时的徭役是很重的,一旦考上秀才,家里不仅自己可以免役,还允许再多一名男丁免除徭役,而且还不用交公粮,全家不用交,如此,全家的生活便一下子可以到达富裕的状态。

再者,秀才家里可以用奴婢。穿戴上也有特权,可以穿没有功名的老百姓严禁穿戴的盘领长衫,可头戴方巾,脚蹬长靴,所到之处还受到无数人的尊重。

地位上,更是高了不少,平民百姓见了管爷必须下跪,但是秀才不然,他有特权不用下跪,并且可以直接去见县太爷,那些嚣张至极的衙役们都不敢怠慢的秀才。

最牛叉的,秀才可以免刑。如果秀才犯法不能随便抓来审问,更不能用刑,即便是杀人罪,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而是必须等到把秀才的功名取消以后才可以处罚判刑。

秀才虽然算学历比较低,但是拿到现在完全不同。因为,现在学生是数理化语文英语等诸多学科,培养综合素质,这是古代秀才不能比的。但是,古代秀才的国学文化可以秒杀现在的除中文大学汉语专业的所有研究生博士生,因为他们要通读四书五经,什么周易这些。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为,现在中文系研究生水平,那么秀才就是相当于八九十年代以前的中专,大学毕业生。比现在研究生还牛。

总的来说,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与当今相比确实很高,而当今能与之匹配的或许得是个县人大代表了。

个人愚见,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校海飞


说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那就得从科举制度来说了,因为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最为成熟,所以我们主要说明清时代的情况。

那我们先来说,怎么样才能成为秀才,而秀才之后叫举人,举人之做进士,那么秀才之前又叫什么呢?秀才之前叫童生。其实科举考试总共可以分为四场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那我们一一来说明。

童试,就是童生参加成为生员的考试,这里面的生员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而童试一共分为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其中县府由知县主持,每年二月考一次,府试由知府来主持,每年四月考一次,通过了府试叫做童生。

院试是每三年考两次,是由各省学政主持,这两次考试一次叫岁试,一次叫科试,而通过了这次院试就能成秀才了。而秀才也分成三等,分别是一等是廪生,由公家每月发给粮食,二等是增生,没有给粮食,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进来的秀才。

秀才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权,比如不需要交赋税,不用服徭役,见到县令级别的官员不需要下跪,还有就是可以当私塾先生了。有一些人,活到七八十岁,也只是个童生,成不了秀才。

那每次能考中生员,也就是成为秀才的有多少人呢?不同时期数量不一,但平均下来,每个县差不多一次也就二十名左右,如果按院试是三年考两次,也就是说一年只有十三名左右。

那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每年的高考,县里面的文理科前七名,应该能被什么样的学校录取呢?第一名很有可能被清华,北大录取,而其他人呢,能够被排名较前的985大学录取。

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是相当的高,相当于名次比较前面的985大学的毕业生相比较。

那举人呢,每三年一次乡试,每次乡试每省大约会产生一至两百名左右的举人,我们按一百五十人来算,那么也就是说每年每省会产生五十个举人,那就是相当于高考省文理科前二十五名。

那进士呢,每三年一次会试与殿试,就是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平均每次会产生两百多人,算下来,全国每年也只有七八十名左右的进士,这个就可以相当于每年的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状元了。那状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说了,三年才各出一个。


历史简单说


这几年秀才在古代,虽然算学历比较低的,但是拿到现在完全不同。 因为,现在学生是数理化语文英语等多学科。培养的是综合素质。这是古代秀才无法比的。 但是,古代秀才的国学文化可以秒杀现在的除中文大学汉语专业的所有研究生博士生。 因为他们要通读四书五经。什么周易这些。 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为,现在中文系研究生水平。那么秀才就是相当于八九十年代以前的中专、大学毕业生,包分配的那种。比现在的研究生还牛。


政治待遇高。秀才到了县衙就有坐位的。有人告秀才,秀才是不能随便上刑的。秀才家里作买卖,不用交税,城管不能管。现在作小买卖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多了,城管照样抄你。以前的秀才不是现在的学生可以比拟的,汉语言文学,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儒道之道授之身心,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如果放弃儒家文化,何为始终?

如果说举人见到县令可以有座位的话,按照这个地位排序,只有博士或者博士后这样的人才才能有这个地位。那类比下来,硕士跟秀才差不多,进士跟青年长江学者、长江学者差不多。状元只怕比院士还要厉害,状元三年一个,院士可是不止增选一个。科举制崇尚的是八股文丶学的是单一的国学:现代教育是分文理及自然|多学科人才○两者没有可此性就拿秀才国文本科也不能比,比国学,国文本科多数难及秀才,但t比任何一样科技知识,秀才不及国文本科甚至不及初高中毕业生:



公职考试一点通


秀才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之一,古代在封建制度下,士农工商是最具代表性的等级分别,读书人的地位之高可想而知,但是“穷酸秀才”却又是一个贬义词,武林外传中的吕轻侯就是明朝一个落魄的秀才,那么问题来了,到底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呢?

实际上,秀才的含义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是不同的。“秀才”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的著作《管子 君匡小匡》:“是故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在这里指才之秀者,也就是很有才能的人,含金量并不高。而后世的秀才则是和取士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汉代——察举制下出秀才

西汉始创察举制,秀才与孝廉,察廉,光禄并列为察举取士的科目。到了东汉,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改称茂才。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一年内的茂才仅有20 人,汉代秀才多为现任的地方官员(县令之类),明显高于普通的读书人,人数之少,地位之高,可见当时秀才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到了南北朝时,虽然取士之法变成了举荐,但是当时最看重的就是秀才,《晋令》中说“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五策皆通的秀才可以直接授官,可见,南北朝时的秀才含金量也是很高的。

唐宋——苦读应试称秀才

初唐时,秀才和进士,明经都是科举是的科目,但是不久秀才科被停废,从此之后,唐宋科举考试的应试者都可以称为秀才,而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又十分成熟,应试者遍布五湖四海,可见能够称为秀才的人应该是很多的。笔者认为,古代的科举制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应试者多如牛毛,公务员考试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可见唐宋时期的秀才仅仅相当于今天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凭的人。

明清——考核进学为秀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制度化,从地方到中央的考试依次为童生试(府,州,县一级的考试),乡试(在省城举行,俗称“秋闱”),会试(在京城举行,俗称“春闱”),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院试者可称为秀才(又称“生员”),就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学习了。笔者认为,童生试相当于今天的高考,明清的秀才也不过相当于今天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与唐宋时期相比,秀才的含金量无疑降低了。

综上所述,秀才一次在不同的朝代含义是不同的,而且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是呈下降趋势的。

欢迎大家的批评,我是鸿都进士,别忘了关注我哦!


鸿都进士


想知道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首先咱们得把这个问题细化一下——请问你说的哪个朝代的秀才?

要知道,汉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两朝更有秀才,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唐朝,秀才如凤毛麟角,考取非常难,地位非常高,甚至比进士的地位还要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唐朝科考,进士可以搞出来几百名,秀才最多搞出一两名,有时候干脆就没有。换句话说,很可能所有人都当不上秀才,你只有当进士的资格,而没有当秀才的资格。

打个比方,如果说唐朝的秀才是吴彦祖,是林志玲,是刘亦菲,是埃及艳后,而唐朝的进士则只能是三线艺人、九流明星、海天盛宴的外围模特。

可是到了明清两朝呢?呼啦一下子完全颠倒过来了。所有人都知道,明清两朝的秀才只是科举考试的初段,考中了秀才之后,还要再考举人和进士。进士第一,举人第二,秀才只能屈居第三,被压在科举金字塔的最底层。

假如各位想知道唐朝秀才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我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唐宪宗在位的时候,有一年科举考试,大约39000名考生参加了州县一级的初级选拔,1200名考生得以通过,成为地方官府保送到中央的“举人”;这1200考生到了京城,其中170名考中了进士。

可是那一年有多少人成为秀才呢?答案是:只有一个人。

为啥只有一个人成为秀才?因为那时候的秀才是必须得到皇帝御笔亲点的全才!既要精通诗词歌赋,又要精通文韬武略,同时还要在道德层面出类拔萃!

秀才在唐朝的含金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院士+社科院院士+诺奖得主。

可是到了明清两朝呢?秀才的含金量骤然下降。如果说进士是院士级别,则秀才只能是普通本科生的级别。


开周说宋


秀才这个词,今天看来或许不值钱,因为在现在看来秀才=穷酸。不知道有没有人同意!

首先要看一看大环境,在古代,如果你识字,就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现在有许多老人还是不识字的,在古代,有一句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同时,你要知道,“士农工商”这四个字,“士”是排在第一位的,什么算是“士”?首先你要有文化,光识字是不够的,你要通过考试,古代的考试是很严格的,不光要读书多,还要写字好,在古代,写字好会加很多分的。

回到主题,古代的秀才见了官不用下跪行礼,所谓刑不上士大夫,这是非常高的待遇了。在小村镇,许多大户每当宴请的时候,都会邀请一些文人,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就是所谓的附庸风雅,如果邀请到一位秀才,也算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那么,在今天,什么学位能等同于古代的秀才呢?

要我说,没有可比性!毕竟那时候不用说秀才,就算是识字的人都不多,而今天,起码都是初中毕业,大多数的字都认识,能进行简单的算数,能上网,能使用很多古代没有的工具!

在那时,成为秀才,四书五经是根本,满腹经纶很平常,琴棋书画都略懂,出口成章不算难!只要不是那种读书读傻了的人,找个不错的工作也不全是难事,要是在聪明点,做个师爷,当个主簿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那时候的十年寒窗苦可不是闹着玩的,只要能够认清现实都能混的不错,这一点在今天也是一样!

现在开始比,在我看来,古代的秀才是稀缺的,现在的大学生并不稀缺,起码要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现在的研究生和博士,找个好工作不算难,古代的秀才找个工作也不算难(前提是他愿意去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勉强也能算是古代的秀才,毕竟,就算是大学生也分三六九等,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也不一样!

这样比较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在胡说,那是因为大环境的差异,大家想一想,30年前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就能明白一点,毕竟含金量不一样,我并不是在讽刺或者嘲笑大学生,还是大环境所致,三十年前,文化素质普遍低,大学生属于鹤立鸡群,现在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显得大学生的地位没有那么珍贵了。

这样子说,大家差不多应该明白了吧!

准确的说没有可比性,古代的秀才在今天,起码是重点大学毕业,资质好的,继续考研更上一层楼也不是难事!


翼本正经


由于古代的教育基本上是人文知识的教育,我们可以用现在的文科类大学生和学者来进行比较。

我们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官本位文化的民族,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以来,大家都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作为统治阶级恶,希望选拨人才进入政府,所以中国就有了伟大的发明——科举制。科举制是在不公平的年代相对比较公平的一种制度设计。因为科举制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能够让全国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而脱颖而出。

好以明清时代的科举制作为例子,玩的国家简要介绍下科举制。

一个人要想考上进士甚至是状元,那要是具备闯七关斩七将的本领。

第一关:你得考上县学。这是基层政府在县域范围内兴办的官办学校。考上了就叫生员,具备了在往上一级考试的资格。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高考之前的会考。考不上的叫做童生。童生不是按照年龄来的,你要是80岁还考不上生员,你就还是童生。那是悲惨的不得了的事情。

第二关:府试。取得了生员的资格后,还要参加地级市的府试。

第三关:院试。通过地级市的考试之后,可以去省城参加院试。院试合格,就叫做秀才。这代表着你已经进入了上流社会,照以前的说法,就是农村户口转成国家户口了。秀才成为官员的预备队了。你见了县官不要磕头了,官府也不能随随便便把你抓起来痛扁一顿了。一般的人见了你,要叫老爷了。这个就是在全省范围内选拔的人才。

第四关:秀才的年度考核。不是说你考上秀才就能参加上一级的考试了,还要考试靠成绩说话,秀才考试分成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的才可以参加上一级考试。

第五关:乡试。这是三年一次在省城或直辖市举办。考上了叫举人。举人就是有了做官的资格了,即使再往上的考试考不上,也可以做官了。所以范进才高兴的发疯。

第六关:会试。这也是三年一次,考上的叫贡士。

第七关: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考上的叫进士。

从这个金字塔的结构来看,秀才已经是金字塔的中层结构了。考虑到每年的进士录取人数很少,一个省的秀才也不是很多。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能考上秀才的人,在古代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属于很牛的才子了。那么在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下,我认为只有博士或者是比较优秀的硕士,才能和古代的秀才的相提并论。以好玩的国学不学无术的水平,估计我现在还是个童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