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膝蓋疼,要關節置換?別怕,⅓能做微創!

關節置換是21世紀最為成功的外科手術之一,是公認的對嚴重關節炎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但關節置換手術,仍然不被所有患者所接受,因為“關節置換”這幾個字讓很多患者“聽”而生畏。

膝蓋疼,要關節置換?別怕,⅓能做微創!

很多人一聽到“膝關節置換”,容易望文生義,想當然的把關節置換想象成“換假肢”,以為是把正常的關節鋸掉,換成一個金屬關節。

這種想法並不準確。

膝關節炎之所以疼痛,主要是關節面上的一層軟骨磨損,進而導致粗糙的關節面相互摩擦,而膝關節置換,也只是在磨損的關節上鋪了一層“金屬地磚”,用來代替關節軟骨而已。

膝蓋疼,要關節置換?別怕,⅓能做微創!

所以,膝關節置換,並非是將關節“推倒重來”,而是對膝關節的一次“鋪地面”式的裝修。瞭解這些,我們也許會對關節置換減少幾分恐懼。

而最近幾年,隨著“微創”技術越來越深入人心,連這種“鋪地面”式的裝修也越來越精準了。

我們看一下傳統的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是如何做的?

膝蓋疼,要關節置換?別怕,⅓能做微創!

從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關節置換,是將整個膝關節面都進行了“裝修”,這一手術對於大部分的患者當然是適合的,但對於⅓ 的患者來說,顯得有點“過度治療”。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臨床上,醫生經過統計,大概有⅓ 的患者其實並不是整個關節面的軟骨都出現了問題,而是隻有一側(大多數是內側)關節面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整個膝關節當做一個“兩室”的房子來看,那大概有⅓ 的患者,其實只是“內室”的房間地面壞了,而“外室”關節軟骨完好,所以,更微創的關節置換方式應運而生,那就是“單髁”人工關節置換,也可以理解為“半個人工關節置換”。

膝蓋疼,要關節置換?別怕,⅓能做微創!

這個“半關節置換”和傳統的“全關節”置換手術比有以下的好處:

1▷ 切口更小、出血更少,僅僅在關節內側做一個切口。

2▷ 更好的保留了關節的原始結構,比如更多的保留了膝關節的骨量,同時也保留了膝關節的前後交叉韌帶,更好的保留了膝關節的功能。

3▷ 恢復快,由於手術創傷小,術後病人疼痛感覺少,在第二天就可獲得良好的膝關節活動並下床行走活動。

4▷ 恢復效果好,在隨訪中發現單髁膝關節置換比全膝關節置換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更快,關節活動度更大,步態更接近與正常膝關節,病人也具有更大的滿意度。

什麼人適合做單髁關節置換?

1▷ 單髁置換適用於單間室的骨關節炎或骨壞死;

2▷ 放射學檢查提示對側間隔可以保留且髕股關節未受累或只是輕度退變。

3▷ 術前至少有90°的活動度,屈曲攣縮小於5°,內翻畸形小於10°,外翻畸形小於15°;

4▷ 病人休息時疼痛輕微;

5▷ 對於年齡較大,身體一般狀況不良,不願意行全膝置換時。

6▷ 術前應拍膝關節應力位X光片,如果關節內側間隙能打開才適合做該手術。

膝蓋疼,要關節置換?別怕,⅓能做微創!

當然,具體您是否適合做單髁人工關節置換,最好能預約醫生的門診進行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