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故事:他生前半人半仙悬壶济世,死后村民给他建庙,香火不断

故事:他生前半人半仙悬壶济世,死后村民给他建庙,香火不断


在百寿古镇的山林里有座庙宇,一直香火旺盛,是为纪念一位自称姓马,人称马老爷的民间神医而建的。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八是马老爷的忌日,只要到庙里烧上一炷香,吃一口用山泉煮成的饭菜,便可以保你一年身体健康,无病无灾。所以这一天是人流不断,人们想尽办法也要到庙里去,从早上到晚上一直香火袅袅,流水席是摆了一轮又一轮。

马老爷是个传奇而神秘的人物,关于他的传闻特别的多,姓甚名谁,何许人也,之前是干什么的,是众说纷纭。传得最多的是马老爷姓江,河南人,在做医生前是一个地方官员,因为得罪了地方上的恶霸贪官,隐姓埋名流落到永宁州一带行医治病救人。这种说法还把马老爷的家事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所以最可信。

马老爷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一名医师,有自己的医馆和药房,马老爷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医。一天来了位姓郭的病人,得了一种怪病,偏头疼,看上去没啥问题,猛然间头疼起来是死去活来。什么高明的医师都看过了,什么灵丹妙药也都用过了,始终不见好。

听说江医师医术高明也就来了,问过之后,江医师用针刺结合火疗外加内服中药,最后给他治好了病。来人说自己是名地师,两晋风水大师郭璞的后人。为了答谢江医师,特地送了一棺“黄猴守桃”的风水宝地给江家,说三年后江家就有人做官了,弄得好可以做到宰辅(尚书一类大官)。江大夫说:“还宰辅呢!家无读书子弟,官从何处来,像我儿子都十七八岁了,连祖宗留下的医书都看不懂,哪能读懂《四书五经》考取功名,郭先生别说笑了。”

故事:他生前半人半仙悬壶济世,死后村民给他建庙,香火不断


“江大夫,人不可以好高骛远,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在下说的都是真的,三个月后令郎身上会有变化的,家传好几代的风水了,在下又做了几十年,这点把握还是有的。如果食言,在下就不做地师了,下一代也不准做了。”

看郭先生都赌咒了,江大夫只能是半信半疑地接受了。还真像郭地师说的,葬下三个月后,马老爷的身体真起了变化,原来狭窄的额头,突然变得庞额宽眉,天庭饱满地阔方圆,最可喜的是,爱读书了,不仅把家里的医书看个遍,还把四书五经读个滚瓜烂熟。积极备考,三年后还真考上了进士。被派到岑南的红水河做地方官。红水河不大,只是珠江水系中的一个小支流,却年年泛滥成灾,冲毁房屋田地,搞得民不聊生。洪水过后,淤泥沉积,年复一年把河床填高了,地方官不去想办法治理河流,却与土豪恶霸神汉互相勾结,硬说河流泛滥是河神在发怒,每年都要举行两次祭河神仪式,一次在春天,一次在秋天,借此搜刮民财。马老爷了解之后,决定惩罚一下治下的贪官、土豪恶霸和神汉。

一年一度的秋祭到了,红水河上是搭棚设坛,香烟缭绕。几个官绅坐在棚里,看着几个汉子把收刮得来的三牲礼品摆放整齐,活猪牛羊画得花花绿绿的装进竹笼里,等着献给河神。一个神汉由几个徒弟陪着上了神坛,手拿一柄桃木剑装神弄鬼,口中念念有词,狂舞一番,接着把三牲礼品丢到河中,马老爷说:“慢着!”几步上了神坛:“年年用三牲礼品祭河神,年年红河水泛滥成灾,怕是河神厌烦了,依本官的意思,是不是换一种祭法了。”神汉问:“换什么?”“换人呀!本官看你最合适了,你下去试一试?”说完手一挥,几个卫兵上来,把神汉丢进河里,神汉在水中挣扎几下就不见了。马老爷说:“神汉是平民百姓,恐怕还得个官员下去,为民请命才行。”手一挥,几个卫兵向棚里走,吓得几个贪官连忙跪地求饶。马老爷正色道:“为官的,不想办法带领百姓治理河水,却借祭河神为由搜刮民脂民膏,你们说河神在哪,请他出来给本官看看?”

故事:他生前半人半仙悬壶济世,死后村民给他建庙,香火不断


几个贪官磕头如捣蒜,连声道:“以后不敢了,以后不敢了。”

治服了贪官,马老爷带领当地的百姓趁水小,清淤泥、筑河坝。可是贪官明里应着马老爷的话,暗地里向上级告发马老爷劳民伤财。皇上要拿马老爷问罪,马老爷看清了官场的腐败与黑暗,连夜逃走了,怕连累家里不敢回老家。隐姓埋名,到了永宁州。利用在家学得的医药知识,一边帮山民治病,一边学习和收集当地民间的医药秘方。医术是日日长进,许多疑难杂症遇上他都迎刃而治。足迹踏遍永宁州的山山水水、千家万户,最可敬的是他从不收人诊费和药钱,只要有一碗饭吃,一铺床睡就行。在他行医的几十年中,不知治好了多少人,救活过多少生命。最后一次进山采药,因年老体弱,摔下山崖死在了这里,当地的村民就地把他埋在了山上。几年后人们怀念他,自发组织起来,出钱出力在马老爷死的地方修了座庙,因为不确定他的姓名,只能以他来到永宁州对老百姓说:“在下姓马。”作为依据题了庙名,书写在庙门上。

说来也奇怪,自从庙建成后,有病有灾,到庙里烧柱香,许个愿,出庙门外喝一口山泉,回到家里不几天病就好了,灾也脱了。一传十,十传百,马老爷的香火就这样一天比一天旺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