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个项目赚300万,要2万元红包都不给,董事儿子怒辞董事长爹

一个项目赚300万,要2万元红包都不给,董事儿子怒辞董事长爹

“我不干了,还不行吗?从今天起,我再也不踏进这个企业的门,办公室的钥匙还给你,这下满意了吧?”

小刘哭着把钥匙扔在地上,“我走”。

“你现在就走,企业离了你,企业还不转了?我告诉你,现在人才多的是,我有本事,干的大点,我没本事,干小点,你现在就走。”

老刘指着小刘的鼻子说:“你长大了,你变能了,你敢跟你爹这样说话。”

这是父子之间因为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争吵,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事情的起因如下:

2015年,出于对家族企业的长远考虑,老刘、小刘父子经过多次沟通,最后达成一致,儿子国外留学归来,回到企业,帮助打理生意,出任总经理。在经营的过程中,开始双方合作非常愉快,后来父子双方因为经营理念的差异,经常发生冲突。

2016年底,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由儿子负责一个事业部,2017年经营成果显著,该部门由2016年的年盈利100万,变为2017年的年盈利300万。儿子忙的也不亦乐乎,到年底了,儿子兴冲冲的去董事长老刘办公室。

小刘说:“董事长,今年大家干的不错,年底给大家包个2万元的红包吧。”

老刘:“原来咱们签的合同里,有这一项规定吗?”

小刘:“没有”

老刘:“那不能发”。

小刘一下子郁闷了,自己干了一年,这么辛苦,到现在连这点权利也没有,小刘脸一沉,说为什么?

双方在争论的过程,带着情绪,越吵越激动,小刘连小时候挨打的事也控诉出来了,这下彻底不干了。小事升级,上升到彻底在生意场分开,小刘要自己闯一番事业。

后来老刘就把我们请过去了,想让我们作为中间人给他们父子俩做个调解。我们到了之后了解到,其实老刘关注的也不是发钱的多少,而是企业中不止这一个部门,因为原来和小刘没有约定,现在给小刘领导的部门发红包了,其他部门就会有意见。但小刘的观点是,我连这一点权力都没有,工作也太没有成就感了,双方由此产生分歧。

各位创业者,父子间的合作尚且如此难以处理,何况合伙人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合作,一定会难上加难。难怪有句老话 “ 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 。

老刘和小刘出现矛盾的原因在哪?在我们合伙的过程中又该如何避免这样的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呢?

人为幸福而工作

小刘有股权,还是未来钦定的接班人,那小刘为何还要离职呢?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如果说给员工分股权是为了让员工有归属感,在企业有安全感,解决员工的动力问题,那这个企业未来都是小刘的,并且在项目中也给了小刘不少的股权,一年可以分到不少钱,小刘应该高兴和满意才对。我后来和小刘沟通,小刘感觉很压抑,不开心,没有自主权,工作中找不到快乐。

按照经济学原理,人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幸福,按照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论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都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的潜力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简单的讲就是希望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一个项目赚300万,要2万元红包都不给,董事儿子怒辞董事长爹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生活分为三种:享受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沉思的生活。结合股权设计,享受的生活就是员工在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享受好的办公环境,以及不错的福利待遇;政治的生活指的是员工入股后在企业中可以获得权力,可以获得荣誉;而沉思的生活指的是员工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获得成就,从而增加自己对经营规律的认知,并获得幸福。

而现在小刘在企业中,或许挣到了不少钱,但因为老刘不放权,无法更好地满足小刘对权力的追求,无法获得因自己的付出而得到的荣誉,小刘显得失落。

只有放手才能培养新一代的企业家

很多企业家都想把下一代培养成企业家,企业家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有一种观点,企业家是天生的,如马云、马化腾,他们的上一代不是企业家,但他们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为时代的英雄,这种观点固然正确。但企业家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社会环境、时间机遇。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谈不上企业家的,如果不经历失败,也很难产生伟大的企业家,温室里的花朵是不经风雨的。

企业家身上共有的特质按张维迎教授总结的观点:有冒险主义精神,有创新意识,有不满足的精神以及英雄主义情结。本文中老刘对小刘的过份约束,显然是很难真正培养出企业家的,最多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

一个项目赚300万,要2万元红包都不给,董事儿子怒辞董事长爹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年代,凯文.凯利说过一句话“有尊严的放手吧”。未来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老刘的决定未必是对的,小刘的做法也未必是错的。未来一定是创造出来的,不是预测出来的。王石被称为企业家的教父,1999年,王石48岁,他在自己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卸任总经理,选择放手让下属去实践。

现在,小刘感觉自己不被信任,工作束手束脚,无法施展才华,因此小刘才会愤然离去。这一点也要引起每一位企业家的思考,因为企业家最多干到80岁、90岁,将来一定是要从位置上退下来的,如果老一代企业家退下来了,企业没有接班人,企业因此倒闭,这个企业家是成功的吗?

角色区分是关键

一个项目赚300万,要2万元红包都不给,董事儿子怒辞董事长爹

每一个人是有不同的角色,角色决定了一个人的责任、义务、言行举动。比如在家里,老刘是父亲,他有义务在小刘小的时候,照顾小刘,抚养小刘长大;老刘父亲的角色也决定了在家里他是家长,在小刘不听话做错事时,老刘是可以打小刘的,而小刘要尊重老刘,要听老刘的。这是老刘的父亲身份、小刘的儿子身份决定的。当然下一代未必会这会认为。

但在企业中,也要分清自己的身份,更要分清自己的岗位职责、权利义务。如果双方约定清楚,项目由小刘全权负责,则小刘对于项目是有话语权的,在小刘在职责范围内,小刘说了算,哪怕错了,由小刘自己承担责任就好,老刘是不能越权的。小刘和老刘的冲突在于,双方约定了部分岗位职责和权利义务,但没有清晰明确到具体内容,发生问题,无据可依,从而引发冲突。

在冲突发生时,老刘、小刘的身份就是公司中的董事长和项目中的负责人,双方应当就事论事,只谈事不涉及人品的评价,结果二人在沟通过程中,身份再次发生错乱,一会儿是父子,一会儿是上下级,导致沟通越来越糟糕,最后引发情绪的剧烈对抗,这是双方都没有想到的。

在此,我们也建议父子二人,首先处理情绪,再去处理事情,以免陷在情绪中导致冲突升级;其次把人和事分清,不要因为一件事去否定一个人;最后分清楚工作和家庭,千万不能把工作和家庭混为一谈。

这件事的教训可谓惨痛,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问题?现在小刘还没有上班,老刘很苦恼。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小刘回来上班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