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霍元甲》中的霍元甲是什麼歷史人物?

athenacool


"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已漸已醒!"音樂一響,滿城空巷。當年圍觀港劇《霍元甲》的盛況,而今已難以複製。


△黃元申扮演的霍元甲

作為最早引進內地的港劇,佔了幾大優勢,一是有打鬥精彩的功夫,二是有英雄美人的愛情;三是有愛國情懷,片中大力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在《霍元甲》之前,少有人知道中國人,曾被稱為“東亞病夫”。

那麼歷史上有霍元甲這個人嗎?陳真是霍元甲的徒弟嗎?霍元甲的徒弟誰最厲害?趙倩男是不是霍元甲的情人?霍家的後人還在嗎?


△米雪扮演的趙倩男

晨曲所著的《正說霍元甲》,還原歷史上的真人,他與影視中的霍元甲有很大差異,有些事子虛烏有。

霍元甲,生於清同治七年(1868),天津南河鎮小南河村人。其父霍恩第武藝超群,早年入關東為客商保鏢,習秘宗拳在武林中頗有名望,晚年回鄉務農。△

霍恩第有三子,老二霍元甲幼年體弱,常受頑童的欺負。霍恩第怕日後毀了霍家聲譽,禁止霍元甲練武,而讓其讀書。


霍元甲生性剛毅,被刺傷自尊心,於是開始偷練武術,意外鬥敗上門挑戰者,眾人稱奇。他外表儒雅質樸,和黃元申扮演的霍元甲倒很相似。很難想象這樣的人,競然是能擔千斤的大力士。

在1898年,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避難津門,與霍元甲一見如故成至交。據說王五在京遇難後,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霍元甲與徒弟劉振聲潛入京盜回首級,由劉鶚相協助安葬,使義士免於身首異處。

另外俄國大力士和英國奧皮音,其實都沒有眼霍元甲交手比武,全是被霍元甲的名氣和神力嚇跑的。這一點說明霍元甲名氣很大喲!


42歲時霍元甲去上海打擂,欲與日本人決戰,剛剛成立欲強健國人體質的精武體育會,便英年早逝,令人嘆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電視劇中說他死於日本人的毒藥,也有死於肺癆,只是一個武術大師,這種死法也太令人懷疑,病懨懨的身體,能擔千斤,嚇退強敵?

霍元甲一生只娶過一個妻子,有二子三女,從沒有過情人。霍元甲的真正徒弟劉振聲,愛徒陳真卻絕無此人為電視劇虛構,最得"迷蹤拳“精髓的乃其子。霍東閣武藝高強,父親去世後即赴上海,肩負起發展精武會的重任。



通過愛國人士農勁蓀,霍元甲得到孫中山的賞識,併為其寫下“尚武精神”及為《精武本紀》寫序,兒子霍東閣曾在孫中山的海軍任教官,也應有其淵源。

霍家後人一部分生活在國內,一部分生活於印尼萬隆;同時繼承發揚著霍元甲留下精武事業。


元元,金沙江邊的小閒🐟,期待你的關助點評。

元元的天下


霍元甲是沒有武功的大騙子?他曾秒殺日本柔道高手

107年的今天,大俠霍元甲逝世,年僅42歲。霍大俠創建的精武體育會和精武精神,對國家和社會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同時,霍元甲絕非今天的那些假武術大師可以相比的,他絕對是有真功夫的,曾秒殺過日本高手。聽薩沙說說吧。

最近這幾年,流行什麼歷史大揭秘。

胡說之一,就是霍元甲壓根沒什麼武功。

薩沙負責任的說,霍元甲絕對是有真材實料的。這一點,從很多方面可以看出來。

第一,霍元甲是有真功夫的保鏢世家出身

霍元甲的父親霍恩第以保鏢為生,經常在清末進出東北。

薩沙要告訴大家一個基本常識,這種人肯定是有真功夫的。

當年清末練武的人多從事兩種職業:第一就是開武館或者走江湖賣藝,第二就是保鏢護院。

同今天的武師一樣,前者有沒有武功很難說。

開武館或者走江湖賣藝幾乎不需要和人較量,多是靠名聲或者表演藝術混飯吃。也許他們的前輩真的很厲害,但難保後輩也有真功夫。

民國時期,軍統戴笠曾經吸收了一批所謂的民間著名武師作為教練,結果大失所望。這些人嘴上功夫了得,真功夫也就能夠和普通的壯漢差不多,頂多略強一些。有1個著名大師教授武功時,口若懸河,一套接一套,說暈了很多特務學員。

沒想到,有個高大的學員不服,出言挑戰。結果,這個所謂的大師,竟然和沒練過武功的學員打了個平手。

這次以後,戴笠陸續將這些冒牌貨趕出了軍統隊伍。

從事保鏢功夫的武師就不同,他們基本都是有真功夫的。

為啥?

很簡單,這個行當是沒法濫竽充數的,除非你不想活了。

霍恩第走鏢的年代,大約是清末兩次鴉片戰爭之間。

當時不要說民間,就是清軍的火器也沒有普及。民間保鏢多還是使用冷兵器,土匪也是一樣。

而霍恩第走鏢的地方,又是最危險的東北地區。

當時的東北地方几乎是無政府主義,地廣人稀,政府管理鬆懈,馬匪橫行。任何商人攜帶貨款又不帶保鏢進出東北,等於自尋死路。

在東北走鏢的人,都會要求商人給予鉅額佣金,有時候甚至要十抽一。幹這行可是玩命的,隨時就會抄傢伙和土匪火拼,佣金低了誰去幹?

那麼,霍恩第如果沒有真功夫,是萬萬不敢從事這種職業的。

你沒武功去幹這行,不就等於拿性命去開玩笑嗎?還不如在家種地了,至少保得住性命。

老子有真功夫,兒子只要學了老子的本事,自然也是有真功夫的。

第二,霍元甲的迷蹤拳不是花架子

今天很多武術可以叫做舞術,那些武師和舞蹈教練也差不多。

霍元甲的迷蹤拳則不是這樣。

迷蹤拳又名燕青拳,這是北方較罕見的一種實用拳術。

它傳說是宋代水滸好漢燕青所創。其實,它最早出現於清朝初期,和燕青沒有什麼關係。因燕青拳強調靈活對敵,又擅長擒拿和摔跤,符合水滸小說中好漢燕青的特長,才被後人冠以燕青拳的名字。

燕青拳的特點是沒有花架子,以實戰為主,招招擊打人的要害。

資料中這麼寫:燕青拳包括摔、打、踢、(擒)拿,遠踢近打貼身摔,特別強調對練。

燕青拳實戰性強,很容易造成對手死傷。所以,練這種拳的人平時很少對敵,帶有一定神秘色彩。

同時,燕青拳是很實用的拳術,往往被練習者當作吃飯的飯碗,較少外傳。這也就是傳兒不傳女、傳媳不傳婿。

一般練拳人家,會選擇家裡身強力壯的兒子傳授,其他的就不教,防止拳術外洩。

小時候的霍元甲體弱多病,父親霍恩第就拒絕教授他拳術,他只能向哥哥偷學。

第三,霍元甲身強體壯

所謂身大力不虧,一力降十會。

小說水滸傳裡面,最厲害的是哪幾個人?

武松、盧俊義、林沖、魯智深、秦明、關勝,無一不是身強力壯的大漢。

頗有拳腳功夫的小個子高手,比如浪裡白條張順,遇到高大魁梧的李逵(最多屬於二流高手)就不行了,被打的落花流水。李逵被張順打中幾拳,根本就不在乎。

像李連杰、成龍這種矮小瘦弱的人,有多少格鬥能力就很難說。

但霍元甲卻是一個壯漢。

根據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判斷霍元甲雖小時候體弱多病,成年以後卻很強壯。

霍元甲的身高是1米72左右。

在今天,1米72也許並不高,在那個年代算不錯了。

清末,中國男人平均身高也就1米60出頭(毛時代1970年廣東省男性平均身高是1米63)。

更厲害的是,霍元甲虎背熊腰,身材粗壯,渾身肌肉,體重超過90公斤。

這種身高體重,在當年是很罕見的。

即便霍元甲沒有練過武功,憑藉天生的身體優勢,一般人也不是他的對手。

第四,霍元甲有過多次和人切磋的經歷

兩次挑戰外國大力士,都因故沒有成功。

不過,霍元甲和他的大弟子劉振聲有多次切磋獲勝的經歷。

在上海設置擂臺挑戰英國大力士未果,臺下有2個江蘇武師挑戰,都被劉振聲打翻。

徒弟尚且如此,師傅自然也不弱。

其後,霍元甲自己曾經和上海日本柔道武師切磋。

這個日本武師身強力壯,體重接近200斤,身高和霍元甲接近。

僅僅一次交鋒,他就被霍元甲秒殺,還受了重傷。

精武體育會創辦人陳公哲是這麼記載的,薩沙做一下翻譯文言文:兩人先是試探了幾下,不分勝負。日本武師和霍元甲互相抓住雙手,成為摔跤的形勢。日本武師先以右腳絆霍元甲,然後用力一推,試圖將霍摔倒。霍元甲站的很穩,沒有被日本武師推倒。發現日本武師中心不穩,霍元甲乘機反擊,同樣出右腳加一推。日本武師不敵霍元甲,一下子摔出很遠。這下跌的很重,右手竟然骨折。霍元甲無心打傷對手,卻讓日本武師受如此重傷,不免有些歉意。

這也是傳說中的虹口踢館,其實就是正常的武術界切磋。

以上都是有真實歷史資料記載,無數人旁觀,絕對不是什麼野史。

第五,外國大力士也不是霍元甲對手

這兩個大力士不過是馬戲團的表演人員,類似於今天的健美先生。他們表演項目是舉重、肌肉展示,沒有武術格鬥項目。

英國大力士宣稱可以和中國武師角力,也就是比力氣的意思,並沒有說格鬥。

英國大力士和俄國大力士,應該都沒有什麼格鬥能力。

後英國大力士曾提出只能用拳,不得用腿和摔。

這側面說明,大力士最多會幾下拳擊,其他的都不會。

懂一些武術的人都知道,在無限制搏擊中,只用拳的拳擊手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霍元甲同意不用腿但可以摔跤,做了讓步,最終大力士還是開溜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力士壓根就是一個表演藝術家,類似於今天的假武術大師。好在,他們還有自知之明。

相比起來,還是上面提到的日本柔道武師更專業。連這個日本壯漢武師都不是霍元甲對手,更別說什麼馬戲團的大力士了。

顯然,霍元甲確實有真功夫的。至於電影上的演繹,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正不存在的,其實是陳真這個人。

話說,薩沙可是甄子丹《精武門》的超級愛好者,又被打擊了。


薩沙


一提到霍元甲,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馬上想起了那首熟悉的旋律《萬里長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霍元甲一代愛國大俠的形象彷彿就出現在我們面前。本文對影視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不過多討論,在此只是拔開歷史的謎霧,力圖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910年),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出身武術世家,繼承家傳“秘蹤拳”絕技,後揚名天津衛,創立“精武體操會”並任主教,曾被評為滄州十大武術名人。


武學天才之少年霍元甲

和我們印象不同的是,幼年的霍元甲並非從小體弱多病,偷偷學武。實際上,他的父親霍恩第當年並沒有禁止他習武,年幼的霍元甲雖然身高只有1米6幾,但從小體魄強健,抗擊打能力與爆發力超人,發球資質極高的武學天才。



少年時代的霍元甲,除了向父親學習武術外,還打破門戶觀念,以武會友,向其他門派武師學習,採眾家之長,這也為他後來自創“迷蹤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低調的青年之賣柴小子和腳伕青年

功夫小子霍元甲藝成之後,選擇來大都會天津衛討生活。青年的他為人低調,並沒有恃武橫行,而是先以擔柴為生,後以腳伕為生。只是因為在此過程中,因為路見不平和正義胸懷出手幾次,而就是這幾次讓他初露鋒芒,得了個“霍大力士”的稱號。甚至還得到他最出色的弟子劉振聲來投,而我們熟悉的陳真,大多以他為原型塑造。


最終,這個青年在北門外竹巷一家藥棧謀得腳伕差使,而這家藥棧的老闆,正是鼎鼎大名的農勁蓀。正是這段經歷,讓霍元甲從一個普通的武夫完成了到愛國英雄的轉變。


結交忠義之士思想發生轉變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為明變法之決心,以醒世人,放棄出逃機會,最終被斬於宣武門外菜市口。在譚嗣同入獄其間,一位赫赫赫有名的大俠頻繁活動,買通獄卒,聯絡各方人士,卻遭譚嗣同拒絕出逃,此人,就是一代大俠“大刀王五”王正誼。


王正誼後得知好友被殺,悲憤異常,屢次組織暗殺活動,入京行刺,卻屢屢失敗,還成為欽犯逃脫在外,頻繁出入京津一帶。


王正誼本來就與霍家是同行,因緣際會下,認識了霍元甲。雖然年紀相差甚大,兩人卻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之交,相談甚洽。兩人聊武術聊救國,大刀王五的愛國救亡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青年時期的霍元甲。後來,通過王五,霍元甲還結識了奇人劉鶚,即《老殘遊記》的作者。


義之所往,義無反顧

兩年之後,庚子之變,列強入主京城,大刀王五與之抗爭,但終因寡不敵眾,捨身成仁了,並被梟首示眾,懸於前門樓上。


霍元甲聞得此訊,憤然而起,但自知勢單力孤,只好獨自帶著徒弟劉振聲,偷偷潛入北京,並找到老殘劉鶚的家中。他與劉鶚商議,將王五的首級奪回。


劉鶚打通各方關係,拿到前門樓左近地形圖,霍元甲瞭解了洋人的大致部署,在某個深夜,帶上劉振聲出發,成功盜出王五的首級屍身,鄭重合葬。


思想上質的提高

“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失敗了,證明盲目排外的神拳並不能挽救中國。無數有思想的武術家已經有了一個共識: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


而當霍元甲最終遇上與孫中山交往甚密的農勁蓀之後,霍元甲強種強身的救國理想得到進一步陶治與昇華。兩人交好後,農勁蓀一直在經濟上資助霍元甲,他的學識也遠勝於大刀王五,這段時間的交往,最終形成了霍元甲清晰的愛國情懷。


揚名天下,力鬥外國大力士

我們熟知的力鬥外國大力士其實有兩次:

第一次發生於1901年天津,1901年,一位俄國大力士來到天津戲園,所印傳單稱:“打遍中國無敵手,讓‘東亞病夫’們見識見識,開開眼界。”霍元甲看後大怒,拍案而起,立即帶著劉振聲趕往戲園。戲園管事久仰霍元甲大名,不敢怠慢,安排他們在頭等席。


俄國大力士出場後,先後表演了平頭鐵板和扯斷鐵鏈,並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並揚言“歡迎‘東亞病夫’的能者上臺較量”。


聞聽此語,霍元甲一個箭步跳到臺上,大聲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當眾與你較量!”俄國大力士怕當眾出醜,便通過翻譯向霍元甲解釋:他剛才那番話都是誇張宣傳,為了造個噱頭,純屬為了賺錢,請不要當真。


霍元甲不理,只是再三挑戰,俄國大力士始終不敢出手,最後只得答應在報上承認錯誤,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第二次發生於1909年,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張園設擂比武,並在報上大肆刊登廣告,自吹自擂,侮辱中國人。當時上海方面苦於無人應戰,便由商界頭面人物陳公哲出面,邀請霍元甲到上海應戰。


霍元甲抵達上海後,奧皮音懾於霍元甲的威名,嚇得不敢直接應戰,便要求霍元甲先拿重金作賭注,並且在比武中不得使用指戳、足勾等中國武術技法,企圖用這個伎倆逼退霍元甲。


在友人的財政支援下,霍元早毅然接受了奧皮音的全部條件,奧皮音沒有辦法,只得答應比武,但卻一再拖延,遲遲不肯出面應戰。面對英國大力士的一再拖延,霍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此文一出,不但膽怯的奧皮音望風而逃,就連擂臺的公證人和操辦者也逃之夭夭。


至此,霍元甲大長國威,從此名揚天下,聲名遠播!


為強國夢積勞成疾被日本人下毒害死

為了不讓中國人再受列強欺凌,完成自己的強國之夢,1910年6月,霍元甲在好友陳公哲、農勁蓀等人的協助下,破除當時武林門戶偏見,在上海創立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為“精武體育會”),親自傳授迷蹤拳。同時,拋開門戶之見,廣招各路高手到精武體育會當教頭,使徒弟們能夠集各家之所長,練就上乘功夫。


讓人遺憾的是,“精武會”創辦不足三個月,一代大俠突然於1910年9月14日猝然逝世,他的死因一直眾說紛壇,讓人議論紛紛,而其中呼聲最大的一種說法就是:被日本人下毒害死。

當時,日本柔道會得知霍元甲挫敗英俄大力士,很不服氣,便精選了十幾名高手,來找霍元甲一試高低。結果不堪一擊,被霍元甲及徒弟劉振聲一一擊敗,企圖下黑手陰人的日本武士頭目還被霍元甲懲戒,打斷臂骨,日本人不得不承認失敗。


賽後,日方設宴招待霍元甲。席間,“偶然”得知霍元甲患有肺疾,就“熱心”地介紹一名日本醫生為他看病,正直的霍元甲沒有懷疑,哪知服下日本醫生開的藥後,霍元甲的病非但沒好,反而逐漸惡化。僅僅一個月後,一代武術大師就含恨離開了人世。


事後,朋友們把藥拿去化驗,才發現其中含有慢性毒藥。而20世紀80年代,後人為霍元甲整修陵園,遷墳時曾查驗過遺骨,發現遺骨全部為黑色,再次驗證了霍元甲確實死於毒藥。


霍元甲逝世後,“精武會”的精神並沒有丟,一直由他的後人傳承綿延下來,霍東閣等秉承了他的遺志,為實現他的習武強國夢不斷努力,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壯大,如今的“精武會”已遍及50個國家及地區,會員達數十萬人。


孫中山先生對霍元甲“以武保國強種”的膽識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精武會成立10週年之際,孫中山先生親臨大會,不但親自題寫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還為《精武會刊》撰寫了序文,而這,也算是對一代愛國武術家——霍元甲的最好肯定和總結。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需要這種精神;時至今日,當外國的超級英雄在中國開花結果時,我們也仍然需要我們自己的超級英雄和民族信仰。到那時,我們才能自豪地說一句:“這睡獅,漸已醒!”


朝聞歷史


霍元甲(1868年—1910年),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出身武術世家,繼承家傳“秘蹤拳”絕技,後揚名天津衛,創立“精武體操會”並任主教,曾被評為滄州十大武術名人。


海之聲助聽器西安旗艦


武師的作用被港臺武俠嚴重刻寫和誇大,要知道在古代,訓練士兵作戰的將軍完全不需要會武術,一樣的可以訓練打造出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血軍團。歷代出現過很多儒將,原本是文官,後來卻帶兵成了武將就是證明。所以武術老師在歷代是實際意義不大。霍元甲就是一個武師,和千萬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要說打敗洋人大力士,如果真有發生過,那也是和一個洋流氓洋浪人打了一架,這和為國爭臉談不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