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有些人看电影可以容忍英语原音却不能容忍粤语原音?

无名007


大多数人对粤语电影不能忍受的不是原音,而是字幕好吗?字幕,字幕,字幕,重要的玩意说三遍。

如果你看好莱坞原声电影,下面字幕也是英文你会不会跳脚?看毛子原声电影下面字幕是俄文你会不会骂娘?总之,字幕是为了给听不懂原声的人看的没意见吧?

可粤语片呢?原声电影加粤语字幕是什么鬼?让不懂粤语的人只能通过表情猜内容吗?有图有真相。


这是神马啊?火星文我好歹能猜,这个要怎么猜?

古惑仔也得猜。



这个简直打击自信啊,雨下面写个妾是什么鬼字?又是什么意思?

字幕才是粤语原声片不被人接受的主要原因啊


老贝


首先是语言熟悉度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英语水平都是要好于粤语水平的。


毕竟,现代中国人,大部分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就算英文学得再差,没吃过猪肉至少还见过猪跑不是,平时在课堂上,或者在生活中,都能听到英语。最不济的,也是个熟悉的陌生人的程度,还是有所了解的。


而粤语相对来说就小众多了。如果你不是粤语区的人,或者从小习惯听粤语歌,你对于粤语的熟悉程度不会高于英语的。虽然粤语属于中国方言的一种,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难懂程度不亚于一门外语。


大部分人听的最多的粤语,应该还是这句↓↓↓


除此之外,大家的观影习惯也对这点有所影响。现在市面上,英文电影本就多于粤语电影很多倍,随着香港电影的衰落,这种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大家平时看英文电影的时候,听英文原音听的习惯了,如果配上国语,由于口型对不上的关系,反而会觉得非常不适应。


而粤语电影,大家想想,有多久没有在大银幕上看过粤语电影了?即使我们从小看到大的香港电影,大多数也都是经过过于配音的。比如说我们熟悉的星爷,相信大家这么多年没少看他的片,不过他的电影能够在大陆被观众们所铭记,绝对离不开一个叫石班瑜的人。



石班瑜这个人,相信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的声音绝对每!个!人!都听过,因为 他是负责给周星驰的电影配音的,周星驰的许多经典电影,比如《赌侠》《逃学威龙》《功夫》等。石班瑜的声音本身就充满无厘头的感觉,配上周星驰夸张的演技,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增色不少。


用国语给香港电影配音还有个好处,那就是粤语虽然发音和国语略有区别,但是说的还是同一个字,整体上字数、语序没有太大的变化,就不大会产生嘴型和声音对不上的违和情况,观影体验提高了,观众的接受度也就高不少。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形成了一种默认的观影习惯:英文电影听原音,香港电影听国语配音。这种习惯如此顽固,以至于我们现在听粤语原声,还是会有不适应的感觉。


不过兔哥自从接触到粤语原声之后,发现粤语原声里面真的是奥藏玄机啊,尤其是各种当地的俚语、黄段子。比如《国产凌凌漆》里面的达文西,这个名字就非常的污……



你要是只听国语配音的话,那简直损失了一大部分的精华,有的时候,甚至你连电影名都看不懂!不相信?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路向西》这部电影,如果你只知道国语发音的话,你的第一印象会觉得,这是部公路旅行片,然后会觉得,电影的内容和这个名字完全不搭。



而如果你用粤语来读这个名字的话,一读出口,就会知晓,这肯定是部非常咸湿的三级片,至于原因是什么,嘿嘿,我这里卖个关子,大家自行去百度一下就知道啦!


赤兔电影


我能容忍英语原音的原因是因为中文配音实在是太烂了!

麻辣小电影从电影技术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配音方法和中英文语法

电影里原声是用现场实录+后期配音的方法进行合成。简单点说就是在拍摄电影时采集声音,确定时间线,再通过后期录音棚进行录音然后合成到电影里。

现代数字影视后期非线编在后期合成里,音频与视频是分开的,在计算机里操作方便。但是早期电影是没有的,所以国外电影中文配音是很麻烦的!要把英语说话的一段音频剪辑去掉,再插入中文配音,新插入的配音是在录音棚录制,所以经常出现中文配音时没了背景音乐。再加上英语语法和中文的不同,于是有了干巴巴的中文旁白,没了背景声效,观影质量直接下降。

久而久之,人们宁愿看字幕也不愿意听中文配音!

二、粤语原声

粤语作为中国南方地方语,使用人数众多,口音较重,在发音上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语速较快,不懂粤语的人完全听不懂,字幕文件一般使用口音直译,让观众听不懂也看不懂,让观众忍无可忍!

所以人们听不懂了看字幕,如果听不懂也看不懂,那么这电影就没法快乐的玩耍了!

麻辣小电影新视角解答!


麻辣小电影


习惯了。

我看日本动漫,《机器猫》和《蜡笔小新》还有《柯南》只看配音版,看日语的就会觉得很别扭。

同样的,港片也是,常看的明星也就那几位,已经习惯了他们的配音演员的声音,换港版,很别扭。

另外,电影频道的配音真的惨不忍听。。。

另外,现在看港版原声基本都是在网上,所以老是能看见那种蜜汁秀优越的。恨屋及乌。

唐朝算什么,有种学猴子叫,刻乌龟壳啊。


RM2333


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人拿粤语来说事?粤语得罪谁了?

话说看粤语电影,谁要你容忍了?本来粤语电影就是专门为懂得粤语的人而拍的,你听不懂粤语却偏偏要看,你脑子正常么?

有的所谓问答达人,啥也不懂在这里嚷嚷,粤语字幕也是为了懂得粤语的人配的,你不懂得粤语,看不懂粤语字幕,却来怪人家?脑残了吧?

中华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粤语与别的方言稍有不同的是,粤语有自己的特色文字,这也是罪过?


碧云天客


有这个问题的人说到底是心态作祟,粤语原声电影(多为香港)主要是发行于港澳粤语区域,中国内地引进的大部分也是粤语区域。其实内地引进香港的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有双语板本(国,粤),不懂粤语的大可以看国语板本呀,用不着骂娘。放宽心态,尊重地方本土文化吧。记得敬爱的毛主席曾对文化领域有一句名言;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


紫色的烟和霞


因为这个和很多宠物一样,明明是一只猫,非要长成我养不起的样子🙄
影视剧也一样,明明是国语,却非要说成了我听不懂的样子,心塞塞😩
盗图了😌


游戏皮皮怪


主要这些人崇洋媚外非常厉害,说粤语不用高考,不重要没动力学,所以看美国大片必须英语原音,这没问题,可这样人看日本动漫、韩剧还他么要日语韩语原音,对外语各种圣母,对自己国家的粤语各种打压、鄙视。


NIS2


我觉得没那么多大道理,这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大量的粤语电影使用了只有粤语讲出来才带劲的梗,使用了只有粤语圈才懂的段子。这让不懂的人看的一脸懵逼,不光听不懂,看字幕也费劲,只有通过可能不靠谱的配音来了解。

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引进的)英语电影并没有那么多电影制作地专属的梗,就算有,也很少出现别人看得懂自己看的懵逼的事。

对比一下《斯巴达300》和《这不是斯巴达》。


一缕荒魂在梦间


外语原声片子带原文字幕的多了去了。“百货中百客”,不同层次的观众有不同的选择。错了位的感到不适应那是因为你错了位。就我自己而言,有原文字幕,尽管常常赶不上速度,已经可以基本看懂了,因为单听声音有语速问题还有演员的口音和主持人的差别很大,跟起来更不容易。粤语片也一样,直接听粤语,跟不大上,有个字幕,即使有广东字,参考一下够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