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老年人睡眠减少正常吗?老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间是多久?

zhaoli_3745133539391


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们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绝大多数生活中的老人,都会有睡眠减少情况的发生,那么这一情况究竟正常吗?老年人最好将睡眠时间保持在多久好呢?


存在于人体内的褪黑素其实就是一种决定睡眠因素的重要因素。其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因而相比较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夜间睡眠会逐渐减少,其实是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家此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另外,老年人身体慢性疾病的困扰,神经系统比较敏感,日常生活的琐事等一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睡眠时间。


经研究发现,老年人夜间只要能保持3个小时的深睡眠时间,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其身体的健康。但是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是减少了,一天中的睡眠时间总量并未真正减少。


老年人不可以缺少午间的休息,有的老年人在一个白天会睡上好几个持续 30 -60分钟的短觉,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减少。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只要保持昼夜6-8小时的睡眠也就足够了。


但是如果老年人们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机体的健康,也是不科学的,其往往只会适得其反。由此可见,睡眠时间长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老年人们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一情况才是。


指导专家:陆正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一区专科主任。

专长: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医联媒体


老人起得早,总是感慨一句:“年纪大了,睡得也少了!”

为什么老年人睡眠会减少?

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生物钟会比年轻人提早一个小时。另外,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有维持睡眠节律的功能,老年人血循环里的褪黑素减少,高峰出现延迟,也会影响睡眠。病理方面的话,随着人变老,身体的慢性疾病也会不断增多,在晚上睡觉的过程中,疾病、疼痛、服用药物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以及持续时间,导致老年人夜间醒的次数多,所以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减少。

老年人也不能一味贪睡,因为人体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下降,气血周流不畅。因此老年人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应当尽量使身体多活动,勤锻炼,须知运动不足也往往是造成老年人失眠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有慢性病而久卧床的老年人,也不可整天昏睡,尽量多活动肢体,变换卧位,勤翻身,多按摩,预防褥疮。睡眠宜有规律,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次数。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一般建议老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在5.5小时~7小时就够了。

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精准营养


老年人睡眠减少正常吗?

老年人睡眠时间一般要比年轻人短一些,每晚睡5-7个小时算是正常现象。

人到了老年,一方面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抑制过程逐渐减弱,而且兴奋和抑制也不像年轻人那样敏感,不容易疲劳,所以睡眠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人大脑中的生物钟——松果体所分泌的褪黑激素也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少。褪黑素是调节人体“睡眠-觉醒”节律的主要物质,在黑夜时分泌达到高峰,提醒人体睡觉,白天分泌最少,提醒人体起床。褪黑素的衰减无疑会影响晚上睡眠,这也是造成许多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可以适当补充褪黑素改善)。

老年人正常睡眠时间是多久?

老年人睡眠轻、易醒,夜晚睡眠的时间可能比年轻人少,但一天下来总的睡眠时间却未必短于年轻人。因为老年人还可以时不时打盹,另外还有午睡时间。

生理学研究认为,通常情况下,60-70岁每天睡7-8小时为宜,70-80岁每天睡6-7小时为宜,80岁以上睡6小时即可(包括午间休息1小时左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标准,判断老年人是否睡好,只要看Ta醒来时是否全身舒适、精神恢复?如果是,那么就不必担心。

老年人睡觉时间太长也不好

相对睡眠时间短而言,老人睡眠时间过长也不好。中医认为“久卧伤气”,老年人一味贪睡的话,易造成新成代谢下降,气血循环不畅。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睡眠时间就容易延长,对此医生建议,有慢性病而久卧床的老年人,也不可整日昏睡,要尽量多活动肢体,变换卧位,勤翻身,多按摩,预防褥疮。

老年人起得太早也可能是疾病隐患

有些老人起得特别早,凌晨四五点就开始漱口刷牙,这看似正常,但其实可能是一些隐患。一些中风、患脑血管病或抑郁症的老人,睡眠都是不好的,要么起得特别早,睡眠时间很短,要么时间很长,睡到中午。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诊断病情。

如何营造良好睡眠?

睡眠有助于减少脑细胞损耗,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功能,延缓各器官衰老,促进新陈代谢活动,与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老年人如想获得高质量睡眠,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注意睡姿:以卧如弓为佳,尤以右侧卧为好,其次为仰卧,全身放松,保持气血通畅。

  2. 避免睡前兴奋:勿饮浓茶、咖啡,勿牵挂家事。

  3. 睡前勿进食:睡前进食,尤其是油腻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胸部受压,腹部胀满,易引发多梦、噩梦。

  4. 睡前可适当散步、热水泡足、按摩一下腰背部肌肉,听听轻音乐,让心情平静。

  5. 睡前少饮水,先小便,避免膀胱充盈,增加起夜次数。

  6. 睡前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氧气充足,但注意别感冒。


康品君


老年人睡眠减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为什么随年龄增长而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这是人们的经验,也是事实。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次数也越多。这是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都尚未成熟,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以保证身体发育增长的需求。

我们的神经细胞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从30岁开始,每年神经细胞都要减少0.7%左右。医学研究结果指出,从30岁到80岁,我们的脑重量要减轻100g左右。 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我们神经细胞减少,自然也就影响到我们的睡眠时间。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睡眠的时间应该是7-8小时左右为最佳。而且每天睡眠时间一定不可以少 7个小时。晚上10点左右这个时间是睡眠的最佳时期。

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因此,人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昼夜7-8小时也就足够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那将会适得其反。所以睡眠时间长了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是老年人应该注意的。

老年人不可以缺少午间休息,但是不要休息时间过长,最好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老年人睡眠时间长了会对本身的免疫力自然降低,还有血压都会有所影响,睡眠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依赖。睡眠时间过长与睡眠不足一样,都可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睡眠不宜过长,睡的时间过长后,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亦会降得很低,肌肉组织松弛下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是不同的,应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



建议: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青养生


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通常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要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一样需要8小时,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减慢,睡眠需要4~7小时。

事实上,在人体内,褪黑素是一种决定睡眠因素的主要因素。简单来讲,褪黑素作为控制人体生物钟的主要激素,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所以,老年人相比年轻人睡眠减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明确,并不一定比以前睡得少了,就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

事实上,对于老年人来说,只要每天能保持3个小时的深睡眠时间,就可以保证健康了。老年人不可以缺少午间休息,但是不要休息时间过长,最好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老年人睡眠时间长了会对本身的免疫力自然降低,还有血压都会有所影响,睡眠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依赖。

睡眠时间过长与睡眠不足一样,都可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睡的时间过长后,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亦会降得很低,肌肉组织松弛下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因此,人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昼夜8-9小时也就足够了,每天睡眠时间一定不可以少 7个小时。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那将会适得其反。所以睡眠时间长了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是老年人应该注意的。该指导意见是由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医院裘建萍主任回复的,裘建萍主任主要擅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有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好心情app与裘主任沟通交流。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


老年人不要追求有较长的睡眠时间,一天6小时最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能力会逐渐下降,睡眠时间也会渐渐缩短,睡眠质量也越来越低。老年人如果睡眠超过6小时,心脏的跳动会降到基本率,新陈代谢缓慢,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变得松弛,整个身体开始丧失强健性。

老年人的休息可以采取散步、游玩、娱乐等方式,在休身的同时得到运动和锻炼,从而延缓身心老化,消除疲劳,这样也会让身体得到很好的恢复。


我有我精彩生活



凤146983974


老年人睡眠减少是正常现象,很多老年人都是睡不着,一大早就会起来做事。会产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生理方面:神经细胞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神经细胞减少而引起睡眠障碍就是常态了,所以老年人经常也会失眠。

另外,老年人夜尿次数增多也是常有的现象,许多老年人一旦醒透了就睡不着了。这也是影响睡眠的一大因素。

2、心理方面:老人为子女操心、或者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产生忧虑、不安、怀念、忧伤、痛苦等情绪,就会失眠。心里总是惦记着事,就越想越睡不着,辗转反侧。

像我妈妈就是属于操心的,只要隔天有什么事要做,就会心里一直记挂着,就睡不好,会失眠,一个晚上起来好几次。相反,我爸爸是不操心的人,啥都不管,就睡得特别好,雷打不动,即使半夜起来上厕所,回到床上也能立刻睡着,秒睡型。


3、环境方面:一些临街的或是离地铁站近的房子噪音会比较大,即使是夜晚也就会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从而影响睡眠质量。睡眠比较浅的老人就很容易被吵醒,被吵醒后再入睡就比较困难。

4、疾病因素:老年人患有疾病的居多,而一些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会影响睡眠,比如手脚麻木等症状,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眠减少。

5、白天睡眠过多:许多老年人都有睡午觉的习惯,有时候白天睡的时间长了,晚上就会睡不着。

至于老年人通畅睡几个小时这个是不一定的,每个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没法一概而论。只要他们自己觉得睡眠足够了就可以了。


睿小宝面相命理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其实是不同的,专家提倡成人每晚睡7-9个小时,以下图片可以了解到所有年龄推荐的睡眠时间:

  • 0-3个月的婴儿:适合的睡眠时间为11-19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14-17个小时。

  • 4-11个月的婴儿:适合的睡眠时间为10-18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12-15个小时。

  • 1-2岁的幼儿:适合的睡眠时间为9-16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11-14个小时。

  • 3-5岁的幼儿:适合的睡眠时间为8-14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10-13个小时。

  • 6-13岁的儿童:适合的睡眠时间为7-12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9-11个小时。

  • 14-17岁:适合的睡眠时间为7-11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8-10个小时。

  • 18-25岁:适合的睡眠时间为6-11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7-9个小时。

  • 26-64岁:适合的睡眠时间为6-10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7-9个小时。

  • 65岁以上:适合的睡眠时间为5-9个小时,推荐的睡眠时间为7-8个小时。

部分声音刺激可提高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爸妈因为睡眠问题,记忆力会因此不断衰退。上一秒已经叮嘱我们的话,下一秒便忘记了,再次重复,子女可能已经露出不耐烦的模样。

一项发布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的研究表明:与脑波频率相似的声音刺激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记忆力。而水声、雨声、小溪流水声都是与脑波频率接近的声音刺激,也被称为白噪音。这种声波技术甚至可以改善大脑的其它功能,如提高专注力、记忆力等。

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款小而精美的APP:小睡眠(点击“了解更多”体验)。小睡眠团队在内容制作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力求把最真实的音效呈现给用户。

目前,小睡眠APP内有100+多种自然白噪音,光是雨声就有多种不同情境的音效可以选择,如“雨打芭蕉”、“隐隐春雷”、“雨落屋檐”、“春雨无声”、“夏雨倾盆”、“秋雨凄凄”、“为你撑伞”。

为了降低长辈的学习成本,小睡眠还特意增加了“官方推荐”栏目,其中“夜雨促眠”、“脑波助眠”都非常适合中老年人使用。

这些原生态的自然白噪音,可以为家人营造一个安静而舒适的休息环境,让我们的爸妈能够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是国际公认为对睡眠障碍、精神分散疾病等有帮助的高效的声音治疗方式。


心潮APP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八小时以上睡眠出现在青春期及之前。老年人通常睡眠五个小时左右,曾经在门诊接待过每天只睡三个半小时的六十岁老人,生活一切正常,唯一苦恼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多,有些寂寞。其实,过高估计自己的睡眠长度,现实情况达不到,而误以为自己睡眠有问题,继发白天过度睡眠,晚上提前上床等待睡意等不良睡眠习惯,才是造成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的元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