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历史上的雍正和《雍正王朝》上面的剧情有出入吗?

江山风雨情11


先亮结论:肯定有出入,而且出入还很大。

说实话,《雍正王朝》绝对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和电视剧。本人也十分喜欢看,从该电视剧首播直到今天,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重播。但不得不承认,《雍正王朝》对雍正的塑造太过于崇高和完美了。


很多人纠结《雍正王朝》中的一些史实错误,本人也多次在自己的头条号撰写文章去说明这部电视剧里的史实错误。我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想多赚点击量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电视剧《雍正王朝》正是通过对历史史实的模糊化处理,才完成了对雍正过于偶像化的塑造。


比如在这部剧中,雍正是作为一个崇高且用心良苦的改革者出现的。为突出改革的艰难,电视剧塑造了老八这一阴谋家的角色,明里暗里与雍正作对,为改革增加阻力,甚至在朝会上联合几个铁帽子亲王密谋逼宫。但在历史上,八阿哥允禩早在雍正四年(1726年)便被削爵圈禁,所谓“八王议政”的那场好戏也完全是虚构,没有历史根据。


再比如剧中另外一个反面人物隆科多,他因帮助雍正上位而平步青云,但作为朝廷重臣却贪污腐化,结党营私,暗中阻碍新政,甚至协助八阿哥调兵逼宫,事败后伏法。但在历史上,隆科多协助雍正登位并平步青云这不假,但问题是,隆科多并没有试图谋反。事实上,早在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便开始有意识地逐步给隆科多罗织罪名,借以削其权力。至雍正五年(1727年),终定其41条大罪,并即将其幽禁。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那就是皇三子弘时。剧中他多次违法乱纪,图谋不轨,参与八爷的逼宫事件,还试图暗杀弘历以夺得皇位。雍正为了国家的新政能够继续下去,不惜大义灭亲,杀掉了弘时,替弘历扫清了继位的障碍。但在历史上,弘时在雍正五年(1727年)便被削除宗籍,并命为允禩之子。可见,至少从史书上未发现雍正杀子,且弘时之败与弘历继位似无太大关系。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剧中比比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史实的讹误搞清,我们就会发现,电视剧中勤政爱民、铁腕改革的雍正形象实际上就是一场“蓄意”的塑造,所有情节人物都在配合着这一目的,甚至不惜篡改历史。当然,《雍正王朝》也确实将历史上雍正的勤政事迹发掘了出来,让不少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清朝还有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勤政帝王。


对于剧中那些“蓄意”的塑造,我们必须要考虑到,《雍正王朝》这部剧首播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当时我国经过了将近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贪污腐败等问题频发,改革的推进开始进入深水区,逐渐产生了阻力。此时《雍正王朝》的问世无疑是在借历史向世人传递一个强大的信号,表明党和政府坚持改革开放,严厉整治贪腐的决心。

毕竟,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达摩说


关于雍正与《雍正王朝》有何不同,前面已经有答友说过了,这是一个皇帝名号与现代小说的区分。《雍正王朝》是二月河写的一部小说,二月河老师对清史研究很透,,但小说必竟不同于史料。

雍正作为清朝史上一个有名的皇帝,关于他的史料很多,特别是雍正继位的事,后人评说不断。

雍正皇帝历史称为清世宗胤稹,。他是康熙第四个儿子,老妈是乌雅氏。这只是康熙一个妃子,从中国传统来讲,雍正还算不上嫡生子。乌雅氏刚开始封为德妃。

康熙每个儿子都有自己住处,雍正最初住在北京安定门的雍和宫,这是雍正作为皇子王府。后来这所王府又被称为“潜邸”。乾隆年间又改为喇嘛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正出名之处,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强力反腐的皇帝,更为引人注目并疑点最多的是雍正继位。对于雍正继位之谜,后人把他比作北宋“烛影摇红”的疑案。可见雍正继位疑点很多。直到现在,关于雍正继位还是清朝宫闱隐秘。不过对于雍正继位,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雍正阴谋篡位。也就是说当时康熙并不想让雍正继承帝位,被雍正篡位了。另一派认为,雍正并非篡位,而是康熙生前早就定好的。

一、阴谋篡位说

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1722年10月21日,康熙皇帝去南苑打猎,也就是现在北京永定门外的南海子。但在这次打猎过程中,康熙感冒了,于是就回到西直门外的畅春园休息。别小看古代感冒,那时可不是小病,不像现在特效药吃上就好了。而康熙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感冒了很危险。

康熙患病后,雍正每天都派人到畅春园问安,但每次都得到康熙“朕体稍愈”,但有一天,康熙突然病重,就让雍正赶紧过来,并且召了皇三子允祉、皇七子允佑、皇八子允祀、皇九子允唐、皇十子允硪、皇十子允构、皇十三字允祥。随后康熙就下旨:“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不过这段记载是《大义觉迷录》中雍正自己的话。

1722年11月13日,69岁康熙死于畅春园,后人称康熙是“暴卒”,也就是非正常死亡。

又据《大义觉迷录》记载,雍正从斋所赶到时,康熙只说“症候日增之故”,并没有说到继位之事。等到康熙死了,隆科多才告诉了雍正继位之事。不过隆科多可不是康熙信任的人,他怎么能传达康熙的遗言呢?后人说隆科多是“口衔天宪”。

既然隆科多传了遗诏,康熙其他儿子,特别是对雍正意见比较大的允祀、允唐是什么反应呢?

《觉迷录》又记载:“夫以朕兄弟之中,如阿其那、塞思黑等,久蓄邪谋,希冀储位,当兹授受之际,伊等若非亲承皇考付朕鸿基之遗诏,安肯贴无一语,俯首臣伏于朕之前乎?”

这句话意思就是,允祀和允唐对雍正嗣位很服,但接下来的记载却出现端倪:“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时,塞思黑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礼,其意大不可测。若非朕镇定隐忍,必至激成事端。”

又据《世宗实录》记载:“圣祖仁皇帝宾天时,阿其那并不哀戚,乃于院外倚柱,独立凝思,派办事务,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愤可知。”

对于《觉迷录》这两段记载,后人认为恰恰印证了当时阿其那、塞思黑的反应是假的,并不是出自内心。这些文字记载,让人怀疑经过了文字加工。所以现在学者认为康熙遗诏是假的。因为康熙既然病危了,至少应该到了昏迷状态,怎么可能让不信任的隆科多到病床前听他的遗言呢?

不过对于雍正嗣位疑案,现在后人也没有很多史料可以研究,除了清朝官方的《清实录》以外,没有其他资料供研究。所以雍正在这个嗣位疑案中,既是被告也是原告。如果从“原告”来看,官方史料都对雍正有利。但如果雍正作为“被告”,却又找不到可以推翻的史料。

二、光明正大说。

萧爽在《永宪录》中记载,康熙死后,隆科多先把雍正迎进宫中,然后大门紧闭,不让让其他皇子进入。

又据记载,康熙死后7天内北京城的九个门都没开启。这就是为什么康熙死后7天后,雍正才正式继位当皇帝。这7天就成了人们疑点。不过萧爽却记载着传位“皇四子雍亲王”。

这个萧爽是乾隆年间的人,此人认为雍正继位是光明正大的。对于那些怀疑的人,则认为是诬陷雍正。可见对雍正当皇帝的谜团,直到乾隆时还在议论。

但萧爽的疑点在于为什么康熙决定把皇位传给雍正,要等到临死时对隆科多说呢?不过有人认为或许康熙快死了,正好身边有隆科多在,只能对他说。

朝鲜国《李朝实录》中对于雍正继位的事,记载的更玄乎。这本史料记载,当时康熙临死前把顺治给他的念珠给了雍正,传的更神。后人认为这是雍正亲信编造后传到朝鲜的。

后来还有人怀疑雍正毒死了康熙。从当时环境来说,隆科多是雍正的人,而且控制着北京城的守卫,可以说雍正当皇帝板上钉了,何必还毒死康熙呢?这肯定是雍正仇人杜撰出来的。

以上说的不一定在理,请各位看官指正。更多精彩历史探秘,请关注【泥腿看客】。


泥腿看客


历史上的雍正跟《雍正王朝》肯定是有出入的,《雍正王朝》毕竟是二月河的小说改编的一部电视剧,肯定含有戏说的成分,为了增加主角光环,自然要杜撰一些事实,虚构一些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肯定有很多跟历史不符的地方,今天来说说它主要的不符合史实之处。


1.第一幕黄河大水,雍正下江南去筹款赈灾,但历史上雍正从未去过江南。雍正可以说是一位很辛苦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一直励精图治,整日批阅奏章,他也想去江南,可他没时间啊。

2.雍正王朝中的科考舞弊案是不存在的,雍正元年张廷璐确实参与了那场考试,但是他却不是主考官,主考官是张廷玉和朱轼,张廷璐为同考官。但是这场考试却没有舞弊案的发生。他最后还做了学政的。张廷玉家只在雍正年死了一个弟弟,叫张廷栋,还是因为西北战要军需死在任上的。


3.康熙当着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面封他们的生母为皇贵妃 ,但历史上她的康熙在位时,她的位份最高是德妃。

4.铁帽子王逼宫事件的不符历史,剧中他们想扶弘时继位。但是雍正继位之初就开始清算他的敌人。十三爷死于雍正八年,八爷死于雍正四年,弘时死于雍正五年,所以不可能出现逼宫事件。

5.雍正的头号军师邬思道,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人,但是他一直在田文镜手下做事,并没有到雍正跟前,为他出谋划策。剧中他跟年妃的感情也是杜撰的,历史上年妃生了三子一女,而不是没有孩子。

雍正王朝毕竟是一部电视剧,与真正的历史肯定会有出入,不能把它当做一部真正的史书来看。

我是典解历史,欢迎大家评论,点赞,留言,喜欢我的话关注我哦。


典解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