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關於忻州原平的天涯山,有什麼歷史典故?

馬克華菲326


天涯山是原平市附近的一處旅遊景點,這裡除了可以爬山玩水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自然風光。關於天涯山的歷史典故我也知道兩個,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來介紹一下

石鼓寺

其實天涯山是後來才修建的一處景點,這裡最初時候只有一座寺廟,那就是原平的石鼓寺。和大部分寺廟裡供奉著佛祖、菩薩不同,這座寺廟裡面供奉的是一座石鼓大王。關於石鼓大王也有一段歷史典故,春秋時期的石鼓大王(介子推)曾在原平懲奸除惡、戰勝賊寇保得一方平安,所以被後人尊稱為“石鼓大王”。因此原平石鼓寺也和歷史典故有關。

介子推背母

如果大家去過原平天涯山的話,肯定知道里面有一座巨大的“介子推背母”的石像。這是原平天涯山景區最具特色的“忠孝”文化紀念廣場,寓意著後人們能夠像介子推一樣孝敬和感恩父母。對歷史比較瞭解的同學應該也知道,我國古代的寒食節就是為晉國名臣介子推所設立的,當年介子推的母親去世之後他曾連續一個月只吃寒食,以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悼念。


忻州身邊事


天涯山最有名的典故就是“天涯掃雪”和“風吹石鼓”,都屬於原平舊八景。



天涯掃雪是一段美麗的愛情傳說,被傳誦了千年。天涯是一位美麗的姑娘,就住在天涯山腳下,有一天被一個花花公子調戲,恰巧一位英俊少年路過救了她,從此少年的樣子就刻在了天涯的心中。天涯特別渴望能再見公子一面,但天涯苦於沒有公子的聯繫方式。



這年冬天,大雪封山,天涯拿起掃帚,奮不顧身掃一步走一步,一直走到天涯山山頂,尋找公子,未果,她就這樣日復一日的掃著走著。至此,天涯山被天涯掃過的地方,不管下多大的雪,都不會落一絲雪花。



風吹石鼓是一處奇特的自然景觀,由於特殊的地理原因,沙石風化,自然形成一塊形似鼓錘的巨石,每當風吹過時,便會發出擊鼓的聲音。


太原晚報


天涯山由天涯峰和蓮花峰組成,峰巒陡壁間,有巨巖突出,形似石鼓,所以當地通稱其為石鼓山。坐落於石鼓山之北、與之遙相對稱的有五峰山。也許因為五峰山與石鼓山險峻難登的緣故吧,人稱五峰山為地角,石鼓山為天涯。唐朝時,就曾有人來到過這裡,寫過“十年馬足知多少,兩度天涯地角來”的詩句,說明這“天涯”、“地角”的名稱由來已久了,從原平市驅車東行十餘里,過滹沱河大橋,即是天涯山風景區。重巒疊嶂,山勢險峻,奇峰怪石,峭壁聳峙。山尖似箭,直插雲霄。天涯山西北山麓,有一妙峰,形似蓮花,稱蓮花山。蓮花山東南有一奇石,稱石鼓。縣誌記載:“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以成器,惟應觀而像園,鼓非革生音,從石中發清虛之雅奏,超塵溘似和鳴。”詩人元好問詩讚其曰:“煥起山靈槌石鼓,漢女湘妃出歌舞。”蓮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廟石鼓神祠。據縣誌載:元代有張顯之夫人延氏,孃家介休縣。延氏樂善施捨濟貧,在蓮花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藥院,並供奉綿山介子推神靈保佑。一天夜裡,忽聞人語馬嘶,隔窗聞問,答曰:“介神駐兵。”翌日,見院內石上留有馬蹄印,隨後將舍藥院改為介神行宮,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現存石鼓殿牌匾落款為“大元國延佑四年”。可以肯定,神祠最遲創建於元代,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長方形,共有各種建築物20餘間,皆為明清遺物。洞前百米處,立一木牌坊。四往三簷。山門前,旗杆兩根,石獅一對,左右鐘鼓二樓。第一進院,北為過殿,。南是戲臺,左右禪房。第二進院,正殿三間,懸“精忠純孝”匾,為該寺主體建築。殿內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東西配殿各四間。每年三月初三日,是石鼓神祠傳統廟會,總要唱戲以賀。商賈雲集,物資交流,趕會者超過萬人。

在石鼓神祠周圍,還有石人瀑布、滹沱吞食、早種晚收、天涯掃雪等景觀。

2011年,原平市投入資金對景區進行擴(修)建,在天涯山腳下新建聖壇,廣場,觀音像,亭臺,景區公路,綠化等。

天涯山位於原平市南5公里左右,大運高速公路的東側。車行在大運高速公路上,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姿態,但其貌的確不揚,但到了山下,爬到山上,感覺則迥然不同。其山勢之險要,攀登之困難,即便到了山下,也感覺不到的,非爬而不能感覺。它集眾山於小成,是各名山集於一體的一個精緻小品。山頂海拔大概1100米,山高200米左右。不高,但崎嶇險要,到這裡爬山,有些探險的味道。

它的旁邊有一座蓮花山,與其相鄰的是石鼓山,石鼓山的旁邊是石鼓寺,寺中有元代建築,廟堂之中有元代壁畫,院中有唐代酸棗樹——樹之奇特,真會讓你匪夷所思的,據寺中一位老人講,這棵樹估算年齡1000餘年,但他認為在2000年以上。

就在蓮花峰上有肖形石鼓最為壯觀。攀上石峰,便可見那群石支架的天然石鼓形若巨勺倒扣,昂然翹首悍然向下。《崞縣誌》裡曾記載:“天涯巖際有石,形似鼓,風吹廠竊,如聞鼓聲。”仔細端詳,只見一塊巨石,頭大尾細各從巖出,斜跨20多米,中間形成一碩大空洞,致使現兩端友撐點極小,凌虛而架,搖搖欲墜,給人留下一種撼天動地的氣勢。據《崞縣誌》載,元代初年,一位姓延的介休人樂善好施,在石鼓山下建了一個舍藥院,為當地百姓消災除病,一天深夜,延氏夫婦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陣的人喊嘶聲,便隔窗斗膽相問:“窗外你們是什麼人?”窗外的人竟回答說:“介子推駐兵於此!”聽說是兩千年前的介子推駐兵於此,延氏夫婦深以為神,於脆把舍藥院改建了介子推行宮。殿內塑起了介子推和其母的巨像,牆壁上繪就32幅介公生平行藏。於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也就自然成了石鼓山的山神,“石鼓神祠”由此得名。


花落思紅顏


天涯山既不巍峩,也不出名。完全是現在炒出來的。附近有一寺廟~‘’石鼓寺‘’,有‘’風吹石鼓‘’之說,山上有一較大石塊,與下方之石間有一縫隙,風吹時石塊晃動,發出咚咚之聲,類似鼓聲,‘’石鼓寺‘’由此而得名。至於,介子推之說完全子虛烏有,借名其揚。天涯山還比不上玉皇峁、老君洞(海拔18OO米)出名呢!倒是天涯山後山有兩種不同顏色的山石坡,黑白分明,界線清析。不知遠古何時地質運動之造化。《重申》:大部小編都是避重就輕,不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