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孩子记得小时候被父母打骂的事,是没良心吗?可别再冤枉他啦

大学毕业的弟弟跟我们一起吃饭,饭桌上聊天,他突然来了一句,“我小时候,也是大家一起吃饭,因为把酒杯碰洒了,被妈妈捏着耳朵拎出去了,到现在还记得呢”,一句话说的妈妈好伤心,气急败坏地说,“你这个臭小子,我啥时候拎你耳朵了?就算拎了,都这么多年了,你还记仇呐?你咋不记得我放学接你,被雨淋湿了,病了将近一个月?”

孩子记得小时候被父母打骂的事,是没良心吗?可别再冤枉他啦

孩子“记仇”好像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孩子长大后,还能记起小时候挨打的画面,包括父母的表情,他当时的委屈劲,甚至父母说话的语气都记忆犹新,却对生活中的温暖瞬间都不记得了,为什么他们的大脑会优先选择记住这些“仇事”呢?真的是没良心吗?下面我们就来澄清一下。

挨打挨骂更能让孩子产生深刻的印象

小孩子挨打,势必会产生害怕的情绪,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能够预示这种危险,潜意识地开始保护自己,比如小孩子知道要挨打了,妈妈刚一抬手,他就会做出防御的动作,比如缩脖子、抬手护住自己等,这些都是动物的本能反应,他甚至能够调动一切主观能动性,这种体验是与众不同的,能够快速进入大脑皮层,产生深刻的记忆,在以后的岁月里,如果出现类似的场景,他就会不自觉想起来,记忆自然就深刻了。

孩子记得小时候被父母打骂的事,是没良心吗?可别再冤枉他啦

挨打挨骂的情绪体验更多

当孩子得到某种特殊表扬,或者获得荣誉,他其实也能记忆深刻,但是比起挨打挨骂,他的情绪体验会更多,他会紧张地申辩、大声地哭泣,甚至还会有疼痛在身体出现,这是一种调动全身的运动,他可能很久才会平复情绪,跟快乐比起来,痛苦的时间更长,如果受到了某种委屈,他的情绪体验就会更加特殊,想忘记也更难。

事发之后没有得到安抚和释放

很多被孩子念念不忘的痛点,都是伴随着某种委屈的,比如老弟记住妈妈拎他的耳朵,这是孩子感到委屈的地方,明明不是故意的,却还要受到惩罚,事后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抚,孩子就这么委屈地记住了,等到了多年后,说出来的瞬间,一种释放的感觉出现了,他可能才会真正地释然。所以说,亲子关系需要父母更多地维护,亲子关系链断裂或者出现伤痕,都要及时修补,父母如果做错了,也要主动“认错”,也能减少记仇的情况发生。

孩子记得小时候被父母打骂的事,是没良心吗?可别再冤枉他啦

其实,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也能让孩子记住一辈子,比如我小时候牙齿掉了,呜呜哭了一晚上,感觉自己变丑了,可是第二天,妈妈却告诉我,牙仙子拿走了我的牙齿,承诺一个月后就会给我一个新的牙齿,我信以为真,还开始认真地刷牙,害怕牙仙子嫌我的嘴不卫生,不给我新的牙齿,后来果然长出了新的牙齿,虽然是妈妈骗我,但是我却很开心,现在还记忆深刻呢。

孩子记得小时候被父母打骂的事,是没良心吗?可别再冤枉他啦

所以,孩子记仇可不是没良心呢,他只不过对这种经历记忆深刻罢了,父母要想让孩子从“记仇”变为“幸福回忆”,就要减少对孩子的打骂,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她的记忆力,自然就有很多幸福和爱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